姜红梅
摘 要:分層教学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从分层教学的含义切入,探讨了分层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具体实施策略以及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目的在于为当下的新课改工作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效率;重要意义;实验研究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一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在校学习的优劣,甚至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影响。当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普遍存在教学随意性较大、教学目标不能落到实处的问题。为了达到全面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本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用了分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接下来,我就针对分层教学在课堂活动中运用的相关问题发表一下浅见。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按照教学大纲,从各个层次学生认知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教学目标,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测验,促使各个层次学生在各自的“就近发展区”中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一般认为,分层教学模式中的层次指的是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这三个层次。
二、分层教学的重要意义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这同当下新课改所倡导的分层教学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分层教学对于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具有重要意义。分层教学立足于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强调课堂教学应当满足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就近发展区”。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还能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自信。
第二,分层教学对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遗传因素、家庭背景以及个人性格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的发展必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每个人都有相应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符合“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的教学原则。
三、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课堂提问分层
课堂提问分层意味着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处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就近发展区,尽量激发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既让优等生有探究欲望,又让其余两个层次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进来。为了凸显提问的层次性,可以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优先让学困生、中等生回答。例如将一个复杂的大问题拆分为几个不同层次的小问题,分层设问,层层递进,进而调动各个层次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
(二)课外练习分层
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当指导各个层次学生进行课后练习,以巩固课堂新知、提高学习效率。分层课外练习不仅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合”,还要有提优、补差性质的“分”,让各个层次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做相应的练习。优等生选做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练习题,中等生选做教材上面的练习巩固题,学困生选做要求较低的缓坡度题。这种练习设计方式照顾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有助于强化学困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三)教学评价分层
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师也一直非常重视教学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从教学评价的本质上来说,评价的根本目的是矫正、提高,为下一步教学活动提供参考意见。传统的排名制教学评价方式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反映了终结性评价的不足。采用分层教学评价即是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原有基础水平以及发展潜力方面的差异,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区别化对待,重点是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关注各个层次学生近段时间之内所取得的进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分层教学模式运用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
我本人一直积极参与新课改工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展开了分层教学模式运用的尝试与研究。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课堂气氛不活跃,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课堂教学进度很难统一。尤其是部分学困生表示: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我们都听不懂,虽然有时我们也很想参与课堂活动,可是实在听不懂,只好放弃了。实施分层教学以后,我能明显感觉到课堂教学有了极大的改善,各个层次的学生有了相应的学习目标,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努力方向。课堂上敢于回答问题的人多了,过去不愿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困生也开始尝试独立思考,学习热情高涨。课下不少家长反映: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被进一步调动,放学回家之后他们主动完成作业,学习面貌焕然一新。
分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介入,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很多教师在参与分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还发现:分层教学理念之下的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这也意味着备课任务的加重,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将分层教学模式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本人还将继续开展分层教学的探索,希望能使分层教学模式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旭明.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教育学报,2012(34):109-110.
[2]黄晓颖.国外分层教学的历史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41):87-88.endprint
新课程·教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