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多生
摘 要: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中,知识正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在更新和增加,由此也带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教学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对“一三六”高效课堂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一三六”高效课堂模式;高中物理;楞次定律
“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学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各大校园中应用十分广泛,且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广泛青睐和认可。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热情,而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符合时代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
一、“一三六”高效课堂模式内涵概述
课堂效率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此过程中,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重视其综合能力水平和素质的培养。高效课堂应做到“师生互动、生生合作”,既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之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所谓“一三六”高效课堂模式就是“一个宗旨”“三个要素”以及“六个环节”。其中“一个宗旨”便是将学生培养成合格中学生,新课程改革需围绕学生来制定,并以全体学生的组织教育为核心,全面培养其基本素养和技能,使其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三个要素”即高效、互动以及人文。“六个环节”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展示、自学、合作学习、展示和提出问题、分析总结、检测反馈。
二、“一三六”高效课堂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分组合作学习
为保证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可将班上的同学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但在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不提倡学生自愿分组,学生的个人意愿只能作为教师分组时的参考。各组成员人数不宜过多和过少,一般以8~10为最佳。分配过程中,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学习层次等差异进行分组,并保证每个组中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完成分组后各组需安排一名组长,通过该方式,形成“1+1大于2”的高效课堂学习模式。
例如,在学习“楞次定律”一节课的内容时,组内中、低层的学生通过高层学生的带动和引导,可逐渐了解本章节中的重点内容,如“来拒去留、增缩减阔”的简易判断方式。高层学生再通过对口诀的来源进行分析,从而明确了“来拒去留、增缩减阔”的适用条件,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以及原磁场的实际分布状况。“一三六”高效课堂模式的开展,可为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2.把握全局、分层设计
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教育背景和家庭环境不同,故其学习动机、学习能力以及智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別,若教师过分追求教学统一,则很难照顾到所有的学生,甚至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遵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基本原则,注重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感。
例如,在学习“平抛运动”一课的内容时,教师便可要求学生记住平抛运动的产生条件,并通过深入了解,明确该运动可通过等效替代原理分解成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和水平向上的均速直线运动,并学会应用平抛运动相关规律解决瀑布、投弹等现实问题。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可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出差异化的目标要求。例如,在讲解“回旋加速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便可要求学生通过拼接法并运用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计算出加速粒子在两极板之间的加速时间,之后再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的物理知识点有一个更加详细、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3.三维目标、人文先行
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所谓的“三维目标”分别为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过程和方法以及知识和技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即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因为对物理学科的浓厚兴趣而继续坚持,勇攀科学高峰。
教师在为学生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可随手写一些鼓励或表扬的话,例如“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但如果你能戒骄戒躁,相信你未来一定能够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再例如“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同学,但希望你能多一点自信,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通过教师这些简单而又质朴的语言,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并逐渐完善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属于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开始暴露出一些缺陷问题,且已远远无法满足时代以及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将“一三六”高效课堂模式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可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和缺陷,符合现代教育的实际需求,可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六种任务类型和体系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4:79-84.
[2]蔡廷栋,高光珍,贾天俊.大学物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4):177-178.endprint
新课程·教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