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君
摘要 农牧区属于防雷工作薄弱地带,本文针对农牧区易遭受雷击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农牧区防雷防灾减灾措施,以保障农牧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 雷击;原因;防灾减灾;措施;农牧区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206-01
雷电是一种放电的现象,通常是由带电云层对大地放电、云层之间放电、云层内部放电。我国雷电灾害频发,每年的春夏之交,很多地域都会发生程度不一的雷电灾害。雷击事故的发生,通常很容易出现在农牧区,这些地方的经济、设施都相对比较落后,防雷减灾工作情况严峻。农牧区的防雷意识不强,农牧民对防雷知识掌握的也较少,因而气象等相关部门要在农牧区做好防雷减灾的工作,尽可能地预防或减小雷电灾害给农牧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使农牧民的生命财产得到安全的保障。
1 农牧区雷击事故多发原因
1.1 缺乏监管组织和防雷技术
农牧区的地域比较开阔,这样的环境出现雷击事故的概率较高。农牧区的建筑多属于自建房,农牧民受经济制约未装备防雷设施,即使有些农牧区有防雷意识,但也因所掌握的防雷知识有限,防雷设备不符合要求。而农牧区的相关部门对于防雷防灾减灾的组织管理能力也较为薄弱,所掌握防雷技术有限,不能给予农牧区提供建房选址、设计上的科学指导,加大了农牧区雷电安全隐患程度。
农牧区基层防雷减灾人员缺乏,即使有也因不具备专业的防雷技术知识而不能起到组织管理的作用。因此,防雷技术与人员的缺失,让农牧区成为雷电监测预警的盲区,加上信息平台有限,进一步增加了雷电灾害的发生概率。
1.2 农牧区用电基础设施落后
农牧区居民流动性较强,生活居住不固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并且对基础设施也未做相应的保护措施,整个防雷技术几乎空白。农牧区的建筑缺乏防雷装置,遇上雷雨天气,建筑都存在潜在的危险。此外,农牧民所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以及电视接收器等装置通常安装在建筑物顶上,拉扯在外面的电线、电源线等均未做防雷防护措施,加大了雷电安全的隐患。而农牧民建筑内的家用电器都是通过由外接进来的电源线,布线时未经过科学合理规划,私拉乱扯的现象严重,这些都是诱发雷电灾害的因素。
1.3 农村雷电预警信息发布不畅
由于农牧区地理位置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导致气象部门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传播速度较慢。通讯不畅,使在出现雷雨天气现象时,气象部门无法在第一时间把灾情预警传递给农牧民。农牧民不能及时做好灾情的预防准备工作,因而无法做到防灾减灾。
2 加强农牧区防雷防灾减灾工作的措施
2.1 拓宽防雷减灾知识的宣传渠道
鉴于农牧民所具备的防雷意识和知识的局限性,气象部门要争取政府与相关部门的工作支持,进一步加强农牧区气象科普宣传队伍建设,在农牧区开展防雷知识讲座,加强对防雷减灾知识讲解,吸引群众参与學习,让防雷意识深植于农牧民心中[1]。同时,气象部门可通过现在各种媒介手段,如网络、电视、广播、电子显示屏、宣传册、板报等向农牧民传播防雷减灾的知识,增强农牧民对防雷法规的认识,增强遇到雷电灾害时农牧民能拥有防雷自救的能力[2]。
2.2 安装防雷装置,完善防雷措施
农牧区的经济较为落后,因此推行安装防雷装置不一定能够顺利进行。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在农牧区的部分场所安装避雷针等防雷装置,以降低雷击危害。规范农牧区室外电线布设,并进行严格防雷安全措施保护。推行政府补贴,给自建房安装避雷装置,并进行防雷安全检测,减少减轻雷击给农牧民带来的灾难和经济损失[3]。
2.3 强化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责任落实
气象部门在防雷减灾工作当中,应进一步与相关行业协作,加强沟通合作,把农牧区防雷减灾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做到真正落实到位。在安排农牧区的防雷减灾工作时,选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与各个部门协调好。政府要起到带领的作用,统一部署相关单位的协调工作,制订科学的防雷减灾责任体系,落实防雷减灾工作的责任,加强统筹管理的能力。气象服务中的雷电天气预警信息要及时准确地传送与共享,做到随时更新[4]。
对于农牧区的建筑,相关部门要在工程验收上加大监管的力度,对于项目规定所必须要求安装的避雷装置,通过审核项目设计,跟进项目建设过程以及项目竣工验收进行严加防范,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对于有些建筑防雷装置经防雷中心检测不合格的,要严格根据法律法规限定日期整改,做好防雷减灾规范性工作。
2.4 开展精细化雷电灾害预警预报服务
气象部门要根据农牧区的地域特征,与政府部门协作,因地制宜地制定防雷减灾措施。在农牧区建立多个防雷减灾监测网点,展开农牧区雷暴天气监测预警业务,并且保证所发布的气象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农牧民,给农牧民做好灾前预防的准备时间。在农牧区展开雷电灾害调
查分析,为政府部门制定防雷决策提供科学详尽的数据[5]。
3 结语
防雷减灾工作是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工作,防雷建设属于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重视,集结来自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努力,齐心协作。在农牧区严格执行防雷安全规范,配合防雷减灾工作的实施,减少雷击灾害带来的损失。
4 参考文献
[1] 袁娜,丁俊.加强农牧区防雷减灾工作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0):103-104.
[2] 许永彬,刘赛.西藏农牧区雷电灾害防御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5):179-186.
[3] 李向津,苏伟.农村雷电灾害预警系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0):65.
[4] 周红彬.农村防雷现状及科学防雷措施[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7):65-66.
[5] 牛萍,吴明江,谢大勇,等.防雷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浙江气象,2014,35(1):45-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