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
[摘要]社会工作者是指专门为有需要的个人、机构、社区等提供服务,帮助其渡过一定的难关、促进社会的和谐的专业人员。本文将通过对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的研究,得出社会工作者如何更好地提供社区服务,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社区实践
“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工作立足民生改善新需求,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打造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与社区工作体系。在一系列社区工作和社区发展的实践中,社会工作者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必须具有高水平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社区工作以及实践发展中必须要结合服务对象的自身需要,以人为本,提供“按需定制”的社会服务,对于服务对象及普通居民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一、我国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开展社区救助工作加强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一种助人为乐的活动,社会救助工作主要集中在对社区的存在健康问题的人群,主要包括对病人的帮助,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技能协助病人解决健康方面的问题,还包括对其家人的开导帮助,以及对病人心理的健康问题的开导,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保持身心健康,而且应该积极找出病因,提供相应的预防治愈措施。还应该包括对资金方面的救助,不仅对病人的治病基金的帮扶,还应该关注贫困居民,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帮助其满足日常的生理需求,满足温饱问题,促进其生存问题的保证,还应该包括对一些孤寡老人的帮助,对孤儿进行心理上的关怀及抚慰,不仅保证其生存问题得到解决,还应该尽可能的给予教育支持,促进其不断完善自我,健康成长,还应该加强思想引导,心灵上的治疗,促使其身心健康,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社区扶贫助学工作的支持
教育作为促进一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任何阶段,任何时刻都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对一些因贫困或其他原因等而不得不放弃学业的儿童,可以给予一定的资金援助,也可以为其提供教育资源。扶贫助学工作应该作为社区工作开展的重点,不断完善扶贫助学体系,让更多的失学儿童以不同形式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三)社区活动的策划及组织
社区主要一人的活动为主,在进行社区工作时也是为满足人的需求为中心,必然要进行一些社区工作的组织与开展,在社区活动的开展上,应该多方面的听取居民的意见,尽可能地以民众的要求进行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在进行活动时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商讨,可以针对要进行的主题开展商讨会,让尽可能多的居民充分表达其想法,集思广益,做到完美的要求,使得社区工作真正达到其开展的目的。
(四)对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
社区康复主要针对残疾人,为残疾人的利益开展工作,我国的社区康复工作主要由政府领导,实行社会化的管理,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以街道、乡镇为主要的开展平台,为残疾人提供就近的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疗法以及仪器辅助以及咨询等服务,社区康复矫正工作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实施模式,由国家直接下达康复服务的指令,在乡镇,居委会村委会来开展,这样的模式便于分工开展,协调发展,统一管理,是直接为残疾人服务的。
二、社区工作与社区发展实践对社会工作者的要求
(一)专业的社会服务知识体系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必须具有专业的知识,包括最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劳动、社会保障、民政和卫生部门等提供专业的服务,以及其他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公益团体等机构里从事社会保障、社区工作与管理、社会服务等工作,树立正确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念,掌握开展社会工作的技能与方法,了解党最新的重大方针、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社会工作者是一种专业的工作,不论其服务对象是谁,都要通过协助使其的困难得到解决,使得社会关系得到调整生活得到改善,为了培养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我国在很多大学都设立了相关的专业,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解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知识,掌握社会工作的技巧与方法,善于运用知识、技能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克服困难,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善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
(二)良好的个人品质,耐心细心必不可少
1.对服务对象有基本的尊重与包容力。在社会服务工作中与很多人进行交流,容易产生观点上的矛盾,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有很强的接纳能力,接纳就是对服务对象最基本的尊重,接纳不等同于认同,是对个人观点,价值观的一种包容,也应该作为社会工作者的最基本的服务态度。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对服务过程中遇到的价值观不一样,出现矛盾的情况,应该充分理解服务对象的内心,尊重他们的观点,绝对不能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性别、年龄、种族等差异就产生偏见。对服务对象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都应保持尊重,尊重其基本权利,尽可能的保障他们的权益不受到侵犯,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满足他们的需要。尊重不仅是一种思想,还是一种道德,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应该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服务对象,更不应该出现指责批评服务对象的行为,也不应该存在抱怨的情绪,更不能将自己的情绪发泄给服务对象。应该乐于接受服务对象的感受,彼此交流,分享心得,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最后应该尊重服务对象的决定。
2.较强的针对性服务,关心特殊群体。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在进行社会服务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尊重差异,不应该在对待任何问题上都采取统一的标准化的解决措施,而应该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应该全方面考虑,尤其是对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思想的了解,尊重个性需求,尽力为特殊群体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当然一定要与区别对待区分开来,这种服务不带有任何个人色彩,只是尽可能地提供服务,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在工作中細心耐心,注重引导。对一些知识水平不够高的服务对象而言,应该要耐心听他们的想法,不应该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要加强沟通,耐心疏导,向服务对象尽可能多的提供必要的信息,在服务对象充分了解情况之后,自进行自己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服务者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不能强迫其接受自己的观点,更不能为了省事直接略过这一过程,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即便是出于好意,社会工作者也不应该替服务对象做任何决定,在与服务对象进行问题的处理时,无论中间过程中出现怎样的问题,都应该耐心的解决,不能嫌麻烦就隐瞒某些事情,造成服务对象的不满意。endprint
4.注重对服务对象隐私的保密工作。社会工作者应该尽可能地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在没有经过服务对象的同意时,不应该向别人泄露其任何信息,即便在特殊情况下,也应该向相关部门请示后进行决定,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必须出示服务对象的基本资料,社会给工作者也应该做好事后补救工作,向相关部门提供证明,完成相应的证明工作。尊重个人隐私是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强有力的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
社区工作也可以称为社区组织,是一种互动的过程,要求社会工作者具有很强的活动策划能力与组织能力,在进行社区工作时,对服务对象进行合理的组织,可以使工作人员协调一致,配合完成工作,使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得到提高,整合社区成员、加强机构之间的协调都需要社会工作者来完成,从而达到满足社区需要的目的。在进行具体的活动时,如社会调查、会议主持等方面,应该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合组织能力。在活动开展时,应该对工作的预测进行详细的安排,在活动开展前做好准备工作,在活动开展时进行合理有序的规划,使得活动的开展更为顺利,加快活动进程。积极挖掘社区资源,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使得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资源配置最优化,还应该对社区的各种资源进行熟练掌握,将不同元素组合利用,平衡供需。优秀的社会工作者还应该具备对问题的分析、整合,得出解决办法,充分利用谈判,教育等手段解决社区问题。社会工作者还应该具备很高的社会责任感,对自己所处的地位以及应该担负的责任有着清晰深刻的认识,也就是说无论服务对象处于何种状态,都应该尽可能地为其提供帮助,以社区和居民群體作为服务对象,以服务居民为己任,社区工作是一种无偿服务,对服务对象是不收取任何报酬的,来自政府的资金和社会捐款都用于公共福利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上。
三、怎样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社区工作能力及创新社区发展实践
(一)以社区居民的需要为依托
社区工作的开展本质就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协调各方利益,争取做到工作的高效,所以在进行社区活动前,必须对居民的具体要求进行充分的调查,通过分类记录,得出不同人群的具体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例如,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工作上,就应该多方面听取意见,基础设施主要用来为居民提供发展的道具,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般的器械就可以,但是,对于特殊群体来说,还必须进行具体的改进。对年轻人来说,一些锻炼身体的器械主要以力量训练为主,对老年人来说,舒适的座椅,安静的环境着更为重要,宽阔的场地便于散步,可以进行一些跳舞活动等。对于残疾人来说,特殊设备必不可少,对于一些疾病康复器械必须采购高质量的,对于一些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公厕、人行道等基础设施必须进行针对性的建设,以确保其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二)开展多样的社区能力培训活动
对社区工作者知识技能的培训是必需的,为人民服务的人员,是直接的活动实施者,其专业知识如果不过关会使得活动的开展难以进行,也会给服务对象造成一定的损失,毕竟社会工作者是面向大众的,服务人群广泛,必须掌握多项技能,加强对其知识技能的培训可以减少社区工作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失误,使得社会工作的开展更为快速,且能切实满足居民的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的社区服务人员体系,形成合理有效的工作模式。社区能力培训可以缩短开展时间,也可以扩大开展人群,既可以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也可以加强对居民的教育,使其配合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也可以增强其自身能力,对一些小的问题难事可以进行自我解决,这样就可以节省社会工作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去做更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三)结合实际创新社区发展实践的形式
社区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例如,针对妇女这一类群体,可以经常开展一些育儿交流会,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普及推广科学育儿的观念,增加居民之间的互动与联系,促进邻里等初级群体的和谐与重建。针对儿童可以开展“四点半课堂”服务,此类服务主要对孩子进行课业辅导、兴趣的培养以及一些游戏模拟、寒暑假活动等等,从不同角度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压力增大,大部分小学生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日常课业辅导,“四点半课堂”就是相当于托管和课业辅导机构,在帮助孩子完成课业的同时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场所,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社区居民、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家庭解决了孩子的课业辅导问题,满足了孩子和家庭的双重需要,提升了人群的幸福感。还可以开展亲子互动等活动,例如进行手工合作,加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亲子感情,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体育活动,进行一些比赛,增强青少年的体质,促进其健康发展,建立完整的社会支持体系。暑期定期活动是是孩子合理利用暑假的重要举措,可以协助孩子完成暑假工作,发展不同的兴趣爱好,促进其全面发展。对“四点半课堂”的内容的完善与推广,可以增强这一计划的可实施性,促进社区工作的高效发展。
(四)定期进行社区工作的检查与报告
对社区工作的检查是确保社区工作达到其预定目标的重要方式,在进行社区工作的定期检查时,社会工作者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工作的开展,要个要求,对社区工作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并且找出存在的不足提出一定的改进方式,确保下次工作可以做到完美,在进行工作报告时,一定要对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特殊的标记,对工作完成的好坏进行区分性的标记,让报告一目了然,让上级领导更直观的明白问题的所在,在下次工作的开展时吸取经验,发扬优点,在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将社区工作做到最好。还可以通过居民的自我监督来促进工作的实施,在进行工作的检查时,可以展开民意调查,就居民关于整个活动的想法进行汇整,使得工作的真实性得到保证,是否满足群众的需求才是真正的检验标准。
四、总结
社区工作与社会实践活动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考虑,不断完善社区工作活动体系,不断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素质与能力,通过各种培训方式,不断进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工作体系,促进社会服务工作的健康开展,为人们的利益服务,切实的解决实际问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