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亦弛
摘 要:中小学法制教育,就是教授学生一些法律常识,本文从中小学法制教育的起因、意义、现状及改善措施展开论述,并对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今后的改革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使得对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 普法教育 意义与影响
“依法治国”的提出,使一个国家公平和正义得到了有力的维护。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学校中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是重要而又长期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育人与教书有机结合,在学校教育中,帮助中小学生认识了解法律。这不仅仅培养了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更能提高未来公民的整体素质教育,故本文对中小学普法教育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小学普法教育定义
中小学生的普法教育是法制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有着其特殊的持续性与广泛性优势,这与其他法制教育形式是不同的。根据教育的基本规律,中小学生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他们对于世界的万事万物有着独特的好奇心,这种猎奇心正好是在教育中最需要的东西。中小学生作为法制教育的对象,是有着独特的潜力的,是教育对象中重要的最好的教育对象。同时,他们未成年的身份特质,缺少社会经验,所以说中小学生比成年人更需要法制教育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方向。中小学学生的活动场所在学校,学习是他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所以他们现阶段所接受的各方面的知识都是为他们走上社会做准备。我们利用学校现有的最大资源对中小学生进行普法教育,使他们一直接受法律意识的熏陶。小学到高中这几年,通過在校设置课程对他们进行普法教育,我国国民的法律素质就会与文化素质齐头并进,真正有利于实现全面素质教育,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的法律意识是可行的,推进中小学普法教育是必须的。
二、中小学普法教育意义
(一)推进依法治国
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相辅相成的。普法教育对象是对于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的教育,而对于中小学青少年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少年强则国强”中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新时期的接班人理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是如今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小学生普法教育也显得格外重要,是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培养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他们进行普法教育,以提高全国公民自上而下的法律意识是社会的一项根本任务。邓小平曾经说过,法制教育要从小开始。江泽民发表过的重要讲话也曾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所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十分重要。
(二)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
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首要意义在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积硅步以至千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慢慢累积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所谓小错不断,大错必犯。现在社会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形成与他们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树立正确是非对错的正确意识,最后铸成了大错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中小学普法教育现状分析
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道德与法律关系密切。中小学生的普法教育是我国中小学生的重要课程。把对中小学生的普法教育和学科教育紧密结合,共同发挥作用,切实发挥实效。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在教育领域一直没有得到相对应的保障。在中小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方面还有许多的问题。
(一)法制教育急于求成
忽视了在普法教育过程中循序渐进的规律,在对中小学生普法教育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的现象,这种现象会使普法教育原有的思想相背离,甚至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理论研究的滞后性
社会,国家层面给予这方面的研究不多并且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工作缺乏联系
在中小学生的普法教育过程中各个部门没有做到相互联系,各自为政。
(四)实践成果不明显
中小学生普法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在没有相应地位和保障情况下,本身的需求量和反映周期会与社会公众的反映存在一定差距。
四、中小学普法教育的实施建议
(一)根据班级学生特点进行模式创新。
中小学年龄与知识面不同,就需要学校要根据年级来具体划分教学内容。小学生可以以游戏活动为主,寓教于乐,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美好的品德。中学生可以以课堂教学,分析事例,谈论分析发表意见以培养他们正确的观念树立法律意识。
(二)严格规范考评机制
一是对学校法制教育管理水平的评估;二是对任课教师的全面评估;三是学生法律素养的评估等,从多方面促进普法教育的有序有力进行。
五、结语
中小学生的普法教育是法制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对于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在中小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方面还有许多的问题,例如急于求成、重视度不足、部门缺乏联系、效果不显著等,仍需在课程设置和考评机制方面做出更多改善。
参考文献
[1]欧元雕,胡金六月,余雷.论法制教育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2]余雷,欧元雕,胡金六月.青少年普法师资问题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3(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