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燕
摘 要:在语文教学当中,汉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当中却依然存在诸多的不足,只有让汉字教学实现系统性,以及可操作性,才能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本文针对汉字教学与提高语文素养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我国教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汉字教学 语文素养 关系
新课改中明确表示,教师在给学生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时,应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更要让其得到有效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讲,只有具备了语言素养,才能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的课程,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语文素养是新课改中的核心概念,它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其中有语文知识、语言积累以及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语文素养不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状态,它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更存在共时性,两者之间是相统一的。而且语文素养是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所以,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不仅要对汉字本身的规律进行不断的探究,更要让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使得汉字阅读和写作方面的作用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
一、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更丰富
汉字本身就是表意文字,它的外形非常的美丽,而且有着自身的魅力。如果能够对汉字本身的文化内涵进行有效的挖掘,让汉字独有的审美魅力得到充分的展现,更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
新课改中明确要求学生需要认识汉字,更要能够正确的书写汉字,对汉字可以准确的识记,对汉字的字形、等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从简易过渡到实用。所以,在教学当中开展汉字教学时,同音相混以及形似字相混等方面要尤其的重视。
例如,“仗义执言”写成为“仗义执言”,“真知灼见”写成“真知卓见”等,因为很多字形似,对字形不重视,更没有注意字义的不同,很容易在写字时发生错误。
再如,“火中取栗”写成“火中取粟”,“针砭时弊”写成“针贬时弊”等等。
二、学习汉字的古诗文,更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语文课程改革中,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融合,使得目标更加的有创新性。在开展识字教学时,三个维度的融合在很多目标当中比较常见,很大程度的让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了统一化,让汉字教学的追求境界得到了提升。中国的文化传统有着一定的历史性,尤其是在古诗文当中,汉字不仅是载体,更是钥匙,通过让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品质得到磨练,更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1.推断实词。学生在对古文中实词理解时,会给学生读懂古文方面带来直接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通过字形字音进行推测,在古文当中,有很多的字能够从形旁进行字义的推测。
例如,“启听淮北取籴”中的“籴”,可以通过字形进行推断,然后得出会意字,说明和粮食有一定的联系性,在推断中得出“买入粮食”的意思。也能够根据本义进行推测,得出引申义,其的作用非常的显著。
再如,“鄙”这个字的本义应该是边疆的意识。边远之地生活的人不喜欢社会纷争,他们选择了远离,这样的百姓非常的质朴,可以引申成为质朴和厚道等。
2.煉字。杜甫曾经这样讲自己“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充分的说明了杜甫本身在创作方面非常的严谨,而且很负责。所以说,在古代诗歌中进行汉字的炼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管是原创作者,还是阅读者,通过理解汉字的音、形、义,更体现了对古代诗歌的把握程度。
例如,古代诗词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敲”,“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腾的春光,很大程度的使得诗歌的意境更有深意,而且充分的体现了汉字本身的魅力。
三、充分在汉字文化中体会阅读和写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更是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语文课程教学当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其的主要特点。所以,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将人文性的内容在其中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识字是前提条件。对于学生来讲,通过阅读和写作,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汉字在阅读材料和写作文本当中扮演着主要成份的角色。能够让学生的阅读速度得到提升,对阅读内容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使得学生具备写作能力等。这些都是以认识、多识汉字为基础。由于教学的改革,课本中的教学素材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人的精神领域,更会震撼学生的心灵。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对于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方面重视起来。
例如,教材内容当中有一篇《花末眠》的散文,一开始就写到“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然后“大吃一惊”。其中有些汉字将作者当时的心境进行了充分的体现,如,“醒”、“眠”、“惊”等。那么通过眼睛我们能够看出开花会“未眠”吗?作者所要表达的“惊”又是指什么?是展现了“感时花溅泪”的那种悲伤,还是“心有戚戚焉”中自己也有一样的感触?可以说,这充分的展现了汉字文化给阅读本身带来的巨大魅力,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对其进行反复的思考。
四、结束语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处处都能寻找到汉字的资料,更给学生学习汉字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机会,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这样的汉字环境当中,对汉字的形、义进行深刻的体会,从而发现汉字本身的魅力,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形成,更能够与时俱进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冠玉.汉字教学和语文素养之刍议[J].现代交际.2017(18),12-90.
[2]刘沙沙.传统汉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与传承探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7),129-146.
[3]林锦贤.语文教学与汉字文化[J].学语文.2017(05),11-109.
[4]沙春梅.浅析语文汉字教学[J].语文教学之友.2017(09),405-4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