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中福贵的悲剧人生

2018-01-22 10:34李炎超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思考

李炎超

[摘要]福贵的人生中充满了苦难和死亡,福贵面对人生苦难时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告诉人们:面对不完全的生命状态,要想“活着”就要有能承受生命中苦难的毅力,时时挣扎在苦难深渊中也不放弃。从福贵身上人们看到了生命本真力量的强大,看到了人类最顽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余华小说;悲剧人生;思考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2-018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2.086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活着》是余华在1992年创作的经典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徐福贵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的悲剧人生。福贵在面对生活中一次次的苦难木然面对,一种存在的悲哀让人油然而生。

虽然福贵的人生中充满了苦难和死亡,但他却依然挣扎地活着。福贵面对人生苦难时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告诉人们:面对不完全的生命状态,要想“活着”就要有能承受生命中苦难的毅力,时时挣扎在苦难深渊也不放弃,哪怕是阿Q的精神。从普通农民福贵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命本真力量的强大,看到了人类最顽强的生命力。但同时也看到了一种仅追求“活着”的人生悲哀。

一、福贵的悲剧人生

《活着》的开头写到作者在一个夏天刚刚来临的季节,在乡间地头遇到了个叫做福贵的老人。当时福贵正在开导一头叫做“福贵”的老牛。“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头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一个老人把自己的名字起给了一头同样老的牛,并跟牛讲道理,可见其脑海中对农民地位的认可,不可改变根深蒂固。当老人又对牛吆喝着“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的时候,作者忍不住好奇,走进老人,询问这头牛到底有几个名字。一个悲惨故事的回忆就此拉开序幕。在老人不断回忆中,福贵的悲剧形象慢慢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画面至此给人以伤感、悲凉的感觉。

故事的开头,福贵还是一个地主少爷,出行都有人力来回背,吃喝嫖赌,什么浪荡的事儿都做过,就是一个十足的败家子。也可能就是福贵年轻时活得太随性、太挥霍,似乎把命里的好日子都过完了,所以也似乎注定了他下半辈子就是受苦难来的。

输掉家产,一夜之间,从地主儿子变成了一无所有的农民,这只是福贵苦难生活的开端。同样的,当福贵失去了一切物质之后,更悲剧的就是父亲的离世与怀着儿子的妻子的离开。当初,地主少爷富贵,在一天夜里见了上夜校的家珍,一见钟情,回家便给他娘说,要娶家珍。娶到陈家珍,不争气的福贵,并没有好好珍惜他最喜欢的女子。婚后的他仍整日里吃喝嫖赌,最终赌掉了全部家产。妻子当时怀着儿子有庆,一直再给他老丈人出难看的徐福贵,面对老丈人要接走家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福贵的性情也可能就是从那一刻开始转变。为了女儿凤霞和老娘,福贵没办法就去找龙二租了五亩地。一个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地主少爷,开始慢慢学做着农活。

沦为佃农的福贵,一无所有。娘生病了没有钱医治,是家珍拿出来从家里带来的仅剩的两块银元。不幸的是,福贵刚进了城就被抓去“拉大炮”了。在战争中,他回家的希望一次又一次被扑灭时,他不知道的是:没有及时请回大夫,老娘走了。凤霞生病时不能及时就医,丧失了听说能力。回家后又经历一系列社会变革:土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等。土改时,福贵分到了租的那五亩地。龙二被枪决后,福贵告诉自己:这下可要好好活了。命运就是像在跟福贵开玩笑,当他心里开始变得安稳了,想要好好过日子时,他不知道的苦难还在后面等着他。

大跃进时连吃饭的锅都给砸啦,福贵以为炼出钢铁来日子就会过得好些,事与愿违,最后竟到了要出去逃荒要饭的地步。对儿子有庆抱有极大的期望,有庆却在献血时被没经验的护士抽血过量抽死了。儿子的死给富贵带来沉重的打击,晚上常独自到坟地上,陪有庆说话。苦难还在继续。悲伤的福贵以为女儿和女婿可以一直陪伴自己,女儿却在生苦根时因医生的疏忽致大出血没有熬过来,死在那间有庆死去的病房里。家珍在失去两个孩子以后,在伤病的折磨中,随儿子、女儿去了。没了妈的苦根天天跟着福贵、二喜在工地上做活,想不到的是,二喜在一次意外中丢了性命。苦根成了富贵唯一的挂念,命运弄人,在饥荒的年代苦根却因贪吃豆子被撑死。

福贵的亲人相继离他而去,無人相伴。为了排遣寂寞,他决定去买头牛来做伴。在去集市的路上,他看到一个屠夫正在宰一头老牛,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头牛居然对着他流泪,出于对老牛的同情,他高价买了这头牛。虽然招人嘲笑,但是福贵却有自己的想法:反正自己岁数也大了,也没几年好活的了,要是牛活得比自己长,岂不孤单了?就这样,福贵与老牛相依为伴,安宁地生活着。

福贵的人生中虽然有短暂的快乐、精彩,也有积极乐观与豁达,但最终每一个希望的梦都被戳破,通过一种喜剧的荒诞把整个人生悲剧化了,福贵的人生是与苦难相伴着走下去的。

富贵面对家境的巨大变故,没有表现出悔恨,而是木然地活在这样的境遇中,这是阿Q精神在富贵身上的演绎。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的相继离世,是他最大的痛苦。福贵在面对每一次苦难时都有自己的精神治疗法,就像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让人不自觉地感到悲凉和无奈。

更为可悲的是,福贵活到最后已经没有了作为人的尊严。这也是福贵能称得上悲剧人物更为重要的原因。悲剧形象的塑造也就无疑注定了小说《活着》是一部悲剧。在他晚年所生活的世界里,充斥着更多悲剧色彩的就是他跟动物的对话和交流,如“二喜,在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的好;苦根也行啊。”面对生活中苦难的不断压榨,福贵已经没有了生活的追求。他甚至把自己的名字给那头老牛,可见他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木然。这里正如评论家谢有顺曾在他的一篇评论中关于阅读《活着》的体会,“从中,我不仅没有见到高尚,反而读到了一种存在的悲哀,因为放弃存在的价值和光辉比存在的消失本身还要可怕得多。”endprint

福贵形象的悲剧性就在于,他追求的只是生命的存在,在他身上体会不出任何生命存在的价值和光辉。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福贵的精神世界是枯竭的,这样的存在比消失本身还要可怕的多。

二、福贵的悲剧人生留给人们的思考

福贵的一生充满悲剧性。作为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当生活一次一次地跟他开玩笑时,他都选择用自己的生活态度对待苦难,一直坚守“活着”的信念。

当福贵被抓壮丁的国民党抓走后,福贵在战场上与生命作斗争,他一直想念着那个他被抓走时经过的茅草屋,心里一直挂念着生病的老母亲和还未出世的儿子。只有活着才有机会再见到他们,所以,他一直寻找逃跑的机会。在被老全告知逃跑的几率几乎是零时,他还是没有放弃希望。最终,他活着回来了,正是他心中对“活着”的渴望,才让他坚持了下来。回到家里后,经历了土改,看到了龙二被枪决,那时的他告诉自己要好好活下去。后来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再艰苦的日子都没有让福贵放弃过活下去的希望。这些期间还买过几次羊,一方面是有庆喜欢喂,另一方面,在福贵的心里一直没有忘记他爹说的发家经。后来,有庆走了,就没有喂羊了,因为没人喂了。接着凤霞难产,家珍病亡,二喜意外死亡,苦根被豆子撑死,一系列的死亡后,你会发现,只有富贵依然活着。不错,他还是在带着他活着的信念和买一头牛的心愿活着。晚年的他,终于买了一头与他相依为命的老牛。他没有用那足够可以买一头好牛的钱买一头好牛,而是买下了一头别人要屠宰的老牛。在别人看来,他是吃亏了,只有福贵心里明白,他不忍心这头为人类奉献了一生的老牛就此死去。他给了这头牛活下去的机会,就像一直为了活着而活着的自己一样,只要活着就好,不为别的。

从福贵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只要坚守活着的信念,就能坦然地活着。

《活着》围绕福贵身边发生的事用反讽的写作手法,透露出对生命的关怀。“所谓反讽,意指作者选取的叙事角度,是一个与作者自己信念和规范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不可信的叙事者,这个叙事者自身有着明显的缺陷。他冷嘲热讽,着意欺骗,他表面所要否定的东西,恰恰是作者所要肯定和赞美的东西。”

福贵是一个善于利用“精神胜利法”的人,说到底这也是现今大多数中国农民的基本世界观之一。福贵的人生观是活着,或者说仅仅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这既是宿命又是安慰。余华是一个善于寫宿命的先锋派作家,他的宿命观往往会使他的作品的人物达到一定的高度,叩问人的心灵,阐述人生的意义。这是福贵形象在文学中的整体意义。

我们从福贵经历过的一些社会变革中就可以感受到作者所表露出来的对生命的关怀。村上为了炼钢把村上各家的锅都砸了。当时家珍问村长,锅砸了以后吃什么,村长说去食堂吃,还说里面有鱼有肉。当时福贵还是相信的。没想到没过几天,食堂里就没有米了,别说肉了。后来村长来福贵家要米吃,与之前的神态大相径庭,让人难免看出了个中意味。还有炼钢的时候,用了有庆提出的“科学方法”,福贵家珍连夜烧水,最后却只是得到一块烂铁,还跑去报喜。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县长被折磨到自杀,村长被定为“走资派”。这一系列的对生命漠视的做法,恰恰体现了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传递出来的对广大民众的生命关怀。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