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本课堂”到“人本课堂”

2018-01-22 23:57邓亚萍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数学

邓亚萍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向学生传授知识是课堂上的主要教学任务。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以学生为本,进而涌现出了许多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本课堂教学方式。这也就是“知本课堂”到“人本课堂”的转变。

关键词:知本课堂;人本课堂;小学生;小学数学

从“知本课堂”到“人本课堂”的转变,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前,课堂上的主角是教师,教师掌控着课堂的一切。但是现在,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在人本课堂上,学生站在班级的中央,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同时更加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不断地利用知识充实自己,利用技能升华自己。具体来说,教学模式的转变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呢?

一、营造学习气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环境对于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课程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枯燥、抽象的学科,如果没有营造出恰当的学习气氛,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人本课堂当中,教师应当注重营造学习气氛,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具体来说,营造气氛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说开展生动活泼的导入环节、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切入点开展教学等等。

例如在开展确定位置这节课的教学时,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笔者在课堂上利用游戏进行导入,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猜朋友,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班里好朋友的爱好和位置,然后让其他同学来猜,看谁猜得最快。此时有比较活泼的学生主动地出了谜:我的好朋友喜欢打篮球,他坐在第三排的墙角位置。话一说出,其他同学马上就猜出了这位朋友的名字。紧接着,大家热情地进行了几分钟的游戏。随后笔者揭示本节课的课题:确定位置。如果我们将班级里的位置进行分组,每一排分别对应相应的数字组,比如说第三排就是第三组。然后再对每组学生进行编号,最左边为1,依次排列。这样一来第三组的1号同学就是大家所猜出来的学生。由此,学生对于数对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笔者向学生进一步展示数对的表示方法,如(3,1)。教师利用游戏的方式,营造学习气氛,能够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活跃,同时也容易被绝大部分的学生所接受。在游戏的过程中,渗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人本课堂中,一切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都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在学习过程中,探究能力是最主要的学习能力之一,为了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可以创设出相应的问题情境,利用设置疑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巧妙、合理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形成一种迫切想要知道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

在带领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的时候,笔者利用一个学生所熟知的生活行为——购买文具作为教学情境的切入点。笔者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小白和小雨购买文具的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商店里都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随后笔者立刻设置疑问:买一个书包和一个笔记本,要多少元?(生:20+5=25(元));进一步深化疑问:再买一本笔记本呢?此时学生所给出的算式分为了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分开计算:笔记本5+5=10(元),书包20+10=30(元);第二种是直接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加上笔记本的单价:20+5+5=30(元)。笔者继续追问:再买一本笔记本呢?再买两本笔记本呢?三本呢?此时学生的心里已经有了一定的疑问: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直接满足老师的要求,用一个式子将结果算出来呢?到此,笔者以共买5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为例,在黑板上列出:20+5×5,开展混合运算的教学。

教师通过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学生的内心自然而然地就想得到问题的答案,正是由于这种心理,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于是人本课堂的构建,便具备了又一个积极的元素。

三、设计问题训练,提升学生运用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本质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相应的问题。生活中有很多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想要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必须要将这些问题具象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进行解决。所以说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已经成为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问题训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利用数学知识,加强实践能力。

如在学习正反比例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夏夏做4道应用题用了28分钟,照这样计算,91分钟可以做几道应用题?笔者对学生进行引导: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方法是把分率(倍数)转化为比,应用比和比例的性质去解应用题。学生经过探讨之后,首先确定做题效率一定,做题数量与做题时间成正比例关系,然后设91分钟可以做x应用题,则有 28∶4=91∶x;28x=91×4,x=91×4÷28,x=13,91分钟可以做13道应用题。为了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笔者又对这道题进行了变式训练:盈盈看《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每天看24页,15天看完,如果每天看36页,几天就可以看完?学生根据上一道题的经验,很快便列出式子:24∶36=x∶15,并算出了这道题的结果。

经过一定的问题训练,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了有效的运用。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方法,促进学生形成数学思想。如果能够长期坚持,相信学生的数学水平能力一定会得到理想的提升。

四、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每一个学生又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学习方面,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以及水平上。简单来说,一个班级里有学习成绩高的学生,就有学习成绩低的学生。在人本课堂上,每一個学生都是教师照顾的对象,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分层教学,让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一来,还可以从整体上拉近学生的水平距离。

在带领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时,笔者在课堂上首先对之前学过的三角形知识,进行了简单的回顾。为了照顾到班级里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为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笔者对三角形这部分知识中比较基础的知识进行了提问,例如: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三角形具有什么样的性质?这个问题基本上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回答出来,笔者邀请一个平时不爱说话,学习成绩较低的学生来回答,他紧张地说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此时笔者走到他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露出一个微笑,并鼓励道:说得很对!以后上课老师提问的时候,要积极一些哦!相信自己!在笔者的鼓励下,笔者看到了他紧张的神情变得轻松起来,对笔者投以一个快乐的目光。

笔者发现这些后进生其实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他们身上也有很多优点,如果能够改掉一些不太好的学习行为或习惯,相信他们也能够成为优秀的学生。

总之,在新的教学理念下,以人为本不仅成为我们的教学理念,更成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学生是教学的根本,是学习的根本,是课堂的根本。在人本课堂上,只有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才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数学的魅力,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生小学数学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