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赫斯特·欧森(F. Kursat Ozenc)
译/辛向阳 孙志祥
行为和社会变化问题既复杂又重要,已经成为当今设计师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解决单个的产品或孤立的功能问题的传统方式已经失去了影响力。为应对这些挑战,设计领域受认知科学和工程学的影响,开始把重点放在动机和最终目标上。2B. J. Fogg, Persuasive Technology: Using Computers to Change What We Think and Do, (San Francisco: Morgan Kayfmann, 2002), 1-13.但是,倘若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或动机,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又会如何呢?倘若变化与现状界限模糊,又会如何呢?尽管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个人的幸福很可能受到了挑战,但是如何进行资源设计实现自立并度过这种状态,目前尚不明了。
理解社会变化问题并采取相应行动,需要设计师式的立场,以便提供基于体验的视角,更深入地领悟民生状况。通过引入所谓的转型模式这一设计框架,本文为这一立场铺平了道路。通过突出变化与恒常共存这一悖论,该框架对“变化”有了更微妙的甚或更全面的认识。这一悖论导致人们研究设计师运用转型模式框架分析变化问题的方法,并据此合成产品的方式。本文在结论部分突出了该框架在人类追求幸福中的重要性。
与过去相比,当代人面临的“变化”问题更为显著。无论是在后工业化社会还是发展中国家,人们都处于新与旧、变化与现状之间的不断斗争之中。我们不妨想想一个人试图改变自己的某种行为,如吸烟,那么她就一直处于戒与不戒的斗争状态。从体验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把变化与否的动态斗争理解为一种转型。究其本质而言,当一个人处于从一种状态到另种状态的变化之中,就发生了转型。
一般而言,转型挑战个人在身体、情感、社交以及精神等方面的幸福感。与这些挑战相生相随的往往是对幸福感构成严重威胁的因素,如被诊断患有重病的情况。如果医生诊断病人患有食道癌,病人马上就会陷入一系列严重的转型。她的身体状况会发生最明显的“变化”,细胞增殖,形成肿瘤,进而干扰整个身体系统。在身体发生转型的同时,在物质和抽象层面会出现其他一连串的转型。她每天都在诊疗室度过,周围都是医生、护士和病人;她需要每天服药;还有可能面临饮食、锻炼、睡眠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在抽象层面上,她对未来数月的期许、生活目标、个人所爱以及对于生活轨迹的谈吐方式都会发生变化。鉴于上述症状,我们可以说变化问题暗示着更深层次的转型挑战:个人幸福感有可能下降。
图1 转型模式框架
鉴于转型的复杂性,转型对于设计师而言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每一种转型中,很多部分都在发生变化,设计师很难理解个人的功能性需求和体验性需求。此外,转型因人而异,本质上具有隐含性,这对设计师构成重大挑战:他们如何才能应对一个人所经历的各种各样的情节和潜在的情感呢?要降低复杂度、明确这些体验性需求,就需要有处理转型体验的新途径。
在应对转型挑战方面,设计的相关性至关重要。阿伦特(Arendt)指出,“世上的事物都具有稳定人类生活的功能”。1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157.亦如西森米哈里(Csikszentmihalyi)所言,“通过提供目前投入的重点,过去的纪念品,以及未来目标的路标,物体通过时间提供自我的连续性”。2Mihaly Csikszentmihalyi, “Why We Need Things,” in History from Things, Steven Lubar and W. David Kingery, eds. (Washingt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93), 22-23.另外,产品依附理论解释了产品为何参与了转型,1W. Russell Belk,“Possessions and the Extended Self,”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5, no. 2 (1988): 139-68.它们参与的意义如何,以及它们如何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福祉。在不断变化的转型中,人们依附于产品,把产品视为可以抓握的东西,并紧紧抓住不放。在走向独立的同时,蹒跚学步的孩子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抓紧安全毯;陷入中年危机的男子凭借敞篷车重新进行自我定义;移民靠服饰与自己的文化重新建立起联系。在所有这些例证中,产品都不仅仅是功能性装置,它们还承载着诸如挫折、希冀和幸福等更深层次的情感。产品都带有在转型过程中充当伴侣和辅助的这种强大潜质。
在转型情境下,设计师该如何阐释产品的这种潜能呢?在设计师的诸多优点中,高效的设计师尤其擅长于以下两项任务:设计制作;与产品的潜在用户感同身受。设计师因而需要更好地理解人并设计出相应的产品,从而利用这种潜能。为了引导他们的工作,设计师应透过务实的透镜——它能够使转型的细微差别更加具体化,并且加深对人及其做事方式的认识。
这一透镜称为“转型模式”,它脱胎于设计过程和理论研究的交互作用。作为一种框架,转型模式赋予了设计师敏化透镜,这些透镜形成认知的方式和依据转型情境的行为方式,2欧文·高夫曼详细阐明了框架的功能以及框架在社会环境下的作用方式:“社会框架提供了理解事件的背景。这些事件包括意志、目标、智力控制、活动力,而最重要的是人……我们可以把它的所为称作‘有指导的活动’。这些活动要求行为人服从‘标准’,接受社会对其行为的评价,而评价的依据包括诚信、高效、经济、安全、雅致、机智及品位,等等。这些活动需要维持一系列的后果性管理,也就是说持续的纠偏式管控,这在行为意外受阻或偏离正轨需要特殊补偿时尤为显著。它们还涉及到动机及意向,而且其污名有助于从形形式式的社会理解框架中选择适用的框架” 。Erving Goffman, Frame Analysis: An Esay on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New York, Northeastern, 1986), 22-23.这从而也给予了个人可以动用的资源,给予了幸福转型以资源。该框架遵循由三个阶段构成的设计过程:理解阶段、构思及提炼阶段以及评估阶段。在每一阶段,该框架都为设计师提供了综合及分析的方法,用以理解并帮助人们度过转型。作为一种实用的设计框架,转型模式关注实现和谐转型的个人行为方式。该框架已用于若干设计项目,并产生了可喜的结果。3F. Kursat Ozenc, “Reverse Alarm Clock: a research through design example of designing for the self”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Designing pleasurable products and interfaces, DPPI 2007, Helsinki, Finland, August 22-25, 2007); F.Kursat Ozenc, Lorrie F. Cranor, and James H.Morris, “Adapt-a-ride: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Commuting Preferences through an Experience Design Framework”(paper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and Interfaces, DPPI 2011, Milano, Italy, June 22-25, 2011); and F.Kursat Ozenc and Shelly D. Farnham,“Life‘modes’in social media” (于2011年5月5-7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计算系统中的人为因素”会议上宣读)。
一般而言,设计框架依赖于两个不同的视角:一个是设计的传统,另一个是社会科学的传统。前者要求对情境进行分析,并综合产品或服务形式的解决方案;而后者要求有序灵活的分析及综合框架。转型模式建构了分析性及综合性的设计过程,为“有指导的活动”提供了框架,从而权衡理解及按照转型行事这两方面的源动力水平;4Goffman,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22-23.转型模式提供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的灵活架构,便于分析并理解转型;转型模式与基于场景的设计相结合提供了行为的手段;转型模式暗示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建构对讲原型(图1)。
转型过程中两个基本但棘手的问题,即拆解转型情境的复杂性以及阐明体验性需求的内涵。解决以上棘手问题的一大挑战在于收集相关数据,另一大挑战就是理解数据。该转型模式框架运用理解阶段应对这一挑战。这一阶段提供了数据收集和理解的方法,进而降低了复杂性。
在框架的启发作用下,设计师可以借助转型模式理解转型情境。转型启发法提供了确认转型情境中的冲突的透镜,重点在于决定身体、角色、互动、习惯以及环境等变与不变的维度。5F. K. Ozenc,“ Transitions Heuristics in the Pursuit of Well-being: Situating Interactive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Transitions”(于2010年7月7-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国际设计研究协会会议上宣读)在所有转型中,一个人的生活体验的某些因素可能在变,而与此同时另一些因素则维持不变(见图2)。在物质层面,一个人的身体、角色、周遭的人、交往、行为及环境有可能发生变化。所有这些因素在物理世界都是显而易见的,其他人也能观察到。在更抽象的内层,一个人的动机、目标、意图,期望以及价值观也是可变因素。另外,我们还要考虑一个人的基因和文化烙印,以及个人及集体生活经历。除非在非常极端的转型中,它们更有可能是“不变的”因素而不是“变化的”因素。
图2 个体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变与不变维度之间的张力
转型模式把设计师的注意力集中在揭示发生在某一情境下的最显著的转型,如生病情境下的身体变化,初为人父人母情境下的角色变化,移居异国情境下的环境变化。通过描绘一系列物质的和抽象的动态转变,设计师能够确定感觉到转型的地方,既能看到最显著变化动态中的转型,又能看到该情境下潜在转变中的转型。该框架认识到体验是多层次的,时常伴随着一连串的转型,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转型。这一框架为设计师收集数据以及确定新的主题提供了方向。
除了描绘特定的动态转变之外,设计师还应勾画该情境下的需求。每个转型都包含功能性需求和体验性需求。功能性需求本质上来说具有即时性且相对透明,类似于从甲地到乙地;体验性需求本质上来说则具有长期性和隐含性,类似于从甲地到乙地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时间”。转型模式突出了这种细微差别,并使隐含的体验性需求表面化。设计师在对这些需求进行观察并分类的时候,他们渐渐地对转型问题以及幸福面临的风险有了更好的界定。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植物类中药多途径、多机制抗肿瘤的优势,结合中医辨证和患者个体特征按“目标调节+整体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调节”规则进行个体化组方,是中药治疗胃癌的探索方向之一。但由于患者病情受其自身心理状况以及所处环境的影响,加之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复杂性,均会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故本研究仅能为抗胃癌中药组方设计及新药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而方剂具体组成、疗效和安全性仍有待后续研究予以证实。
转型模式为转型情境的数据收集和理解提供了另一面透镜,为从四个方面描绘个体生活提供了可能性。这四个方面包括常规、仪式、呈现和叙事,它们引导着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如访谈和调查。对这四个部分进行描绘有助于设计师发现理解阶段的个人行为和价值观主题。在上述各个情节中,设计师能够确定处于转型中的个人与其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并发掘出潜在产品隐含的功能性需求和体验性需求。
常规是指某一既定程序中机械性的或习惯性的行为表现。1“Routin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routine (accessed February 17, 2013).已有研究表明,常规是人们下意识的自动行为;它们本质上普普通通,是日常生活的粘合剂。2Peter Tolmie,“Unremarkable Computing,” 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Minnesota, ACM, 2002), 399-406.常规的形成可能很有创意,可能具有社会性,也可能变得具有可预测性。3Ron Wakkary and Leah Maestri, “The Resourcefulness of Everyday Design,” Proceedings of Creativity and Cognition 2007 (New York, ACM, 2007), 163-72.常规与其他模式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个人在常规中能够各司其职。常规可以成为个人叙事和仪式中的基础材料,从而赋予她物质性行为,借以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观察和叙述。在转型情境下,常规是人们戴上的第一面透镜,是习惯和下意识行为的情节。在不引起变化的范围内,常规为身处转型情境中的人提供了秩序。常规可能会受到情境的挑战(如移居到一座新城市),或者可能需要受到不断变化的干预的挑战(如养成一个新习惯)。
图3 转型的分类
呈现是指施行某一行为。就人类体验而言,角色扮演是指个体在不同环境下扮演多种角色。视角色和情境情况,它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习惯性的。欧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把呈现定义为“发生在某一时段的个人活动,在这一时段内个体不断出现在某组观察者面前,并对观察者具有一定的影响”。1Erving Goffman,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1959), 15.萨奇曼(Suchman)对这些呈现情境的解释是,个人在此的行为绝对是有条件的,它建立在与环境的局部交互基础之上,同时以即兴发挥为基础。2Lucy A. Suchman, Human Machine Reconfigurations: Plans and Situated Actions, 2nd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85.这一说法源于“人物角色”的概念:一个人依据自己对情境的判断,呈现选定的角色。呈现可以通过常规或仪式行为,并能够为个人叙事提供素材。呈现为角色扮演和即兴发挥提供了情节;呈现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提供了灵活和即兴的一面;呈现在不变的情境中根据脚本和观众进行角色扮演。呈现是通过设计过程中的人物角色显现的,继而帮助设计师预测不同场景中的角色扮演可能性。
仪式与常规相似,是一种行为,但仪式的涵义丰富。3仪式是社会科学领域广泛研究的重要课题。凯瑟琳·贝尔(Catherine Bell)指出了仪式学术研究的三大流派:研究起源和本质、研究社会功能及结构、研究文化意义、符号和实践。顾名思义,起源和本质流派研究神话或仪式是否是宗教和文化的精髓,把进化论、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方法引入了仪式研究。社会功能和结构流派研究仪式的目的和功能。第三种流派强调仪式产生意义的一面,以及人们的仪式表现是如何创造意义的。Catherine Bell, Ritual: Perspectives and Dimension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80-81.仪式是指一个人有意识的习惯性行为。或许仪式比其他行为更能体现个人意识,对个人的自我意识具有独特的意义——无论是个人、社会、道德还是其他意义上的自我。更确切地说,仪式是由多套呈现组成的具有表达性和象征性的活动,这些呈现会反复地出现。4W. D. Rook,“Ritual Dimension of Consumer Behavior Research,”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2, no. 3 (1985): 251–64.因此,仪式源于常规,可能是呈现的地方,也是叙事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仪式是这种有意识有内涵的行为,因此仪式为生活叙事提供了特别强大的资源。仪式是意义形成的主要内容,兼具变化和恒定两种状态,并为协调变化和恒定这两种状态提供了阈限空间。我们不妨想想交往仪式。例如,我们每次与人打招呼的时候,由于情境的不同,仪式也不断变化;然而由于在呈现的过程中仪式都承载着同样的脚本和角色扮演,仪式又是恒定不变的。或者再想想毕业仪式。在毕业仪式期间,人依旧是学生,遵守学生行为规范这一点也没有变。但是,他还会成为毕业生,他体现了“成为”这一变化的过程。仪式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交往互动、甜蜜点以及仪式性交往的瞬间。场景的变化显现出各种不同的仪式。
图4 对讲原型
叙事意味着叙述一个故事,或者意味着一件事件或一只故事的艺术表现。在转型情境下,叙事可以发生在个人的内心独白,以及与他人的对话或交往中。每个人都会有意或无意地把各种体验和想法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叙事。利科(Ricoeur)的“情节化”概念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认为人们对常规、呈现和仪式进行谋划,进而形成统一的整体。1Paul Ricoeur, Time and Narrativ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54.麦克亚当斯(McAdams)的认同理论也发现,人们通过编写自己的生活故事,领悟生活的意义,从而建构自我身份。2Dan P. McAdams, Ruthellen Josselson, and Amia Lieblich, ed., Turns in the Road: Narrative Studies of Lives in Transi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1).叙事发生在以下四种模式的最高层次:个人的自我叙事会引导其常规、仪式和呈现行为,这三者继而又丰富了自我叙事。生活叙事为动态的身份/性格建构提供了情节,同时生活叙事自身也是一种情节。个人可以基于价值观和动力变量,对变化的和恒定不变的情境进行协调。例如,我们不妨想想一位应届毕业生在新的工作情境下的生活故事。她会根据大学期间的生活经历建构故事,同时又在新的工作情境下的种种局限性和可能性范围内,试图建构一个不断变化的未来生活叙事。生活叙事具有帮助人们适应新的情境的潜能。
这四种情节都给设计师提供了收集转型数据的方法,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构思并优化设计从而应对这种转型的方法。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设计师可以通过常规和仪式配置、社会角色扮演和转型故事等方式对转型进行研究。每一种工具都可以单独使用,或者我们也可以把它们一起考虑。这些情节提供了灵活有力的指南,提醒设计师在复杂的转型情境中应该关注的内容。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能够解释这四种情节进入个人转型的方式,并且揭开创造动力和幸福的潜在“甜蜜点”。
通过参与式活动把人们的常规及仪式与参与者进行配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生活映射活动是这种方法的一个例子。1Ozenc and Farnham,“Life‘modes’ in social media”: 564-65.设计师准备一个场景(如用一块白板或一张大白纸),然后要求参与者提问,以便详细列出某个情境的基本要素及细节情况。参与者可使用便利贴、记号笔等最基本的工具就转型情境进行汇报。所讨论的问题都是按照转型情境的细节情况精心设计的,但是(常规、呈现和仪式)模式始终引导并决定问题的本质。这些配置显露出导致人们常规失常的问题,或威胁人们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问题。
配置常规和仪式的另一种方法是角色扮演活动。设计师、从业者以及客户利用这种活动理解某种体验的不同线索,包括这种体验的常规和仪式。为了更好地理解种种体验及其情境,体验原型2Marion Buchenau and Jane Fulton Suri, “Experience Prototyping,” Proceedings of the 3rd Conference on Designing Interactive Systems: Processes,Practice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New York: ACM, 2000), 424-33.和人体风暴活动3Antti Oulasvirta, Esko Kurvinen, and Tomi Kankainen, “Understanding Contexts by Being There: Case Studies in Bodystorming,” Personal Ubiquitous Computing 7, No.2, (2003): 125-34.应运而生。与之相似,角色扮演活动要求把参与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个特定的语境,并要求他们在此语境下完成特定的常规或仪式。在完成常规或仪式之后,要求参与者对他们的常规进行反思,并找出激发自身行为的潜在的功能性需求和体验性需求。因此,设计师把参与者或者说小组成员带到了潜在主题的甜蜜点,从而把他们带到了产品的概念。
收集解释体验性需求的数据的另一种方法就是转型故事访谈。在此设计师寻找转型情境中矛盾的社会角色。角色确定以后,设计师巧妙地利用压力和唤醒刺激这两轴的转型故事提示。由此而来的故事为行为和价值观主题提供了情感上的诱惑。例如,“恐惧”会使人失去自我意识,作为某个特定的角色却不受人尊重可能会激起“愤怒”。通常这些问题不仅深入研究未来设想中的远大抱负和最糟糕的情况,而且研究人们经历过的最难忘的事情,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这种故事建构方式至少给设计师提供了三种信息:从过去沿袭下来的价值观、目前重要的价值观、尚未成形但受未来希冀驱使的价值观。然后,这些价值观主题可以在场景中进行调查。此时此刻,设计师还没有和任何一种价值观相联系,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有很大的选择和聚焦余地。日常通勤时的“自己的时间”或晚间例行的“家长时刻”或许是这些价值观的例证。
随着设计师收集有关转型体验的数据,转型模式框架提供了对这些输入进行分析和排序的资源。理解阶段提供的分析方法可以拟出棘手的转型问题,显示设计干预的甜蜜点,并筹划综合阶段。
首先要给各种转型类型命名。转型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空间、社会角色、生命阶段和迁移转型(见图3)。设计师首先要确定转型主要是发生在宏观层次还是微观层次,是在角色层次还是环境层次,然后利用以下矩阵为转型命名。
因此,转型模式主要关注转型过程中的行为主题和价值观主题。行为主题基于功能性需求,而价值观主题则基于功能性需求和体验性需求。行为主题为产品方案中的功能性目标提供了素材,通常与常规情节有关,其目标在于为体验提供机械性功能。究其本质,行为主题为用户创建新型常规行为及体验提供资源和方向。例如,在共乘角色转型中,不管个人价值观如何,都需要从甲地到乙地。与此同时,价值观主题为产品的体验性目标提供了素材,它们与仪式及叙事情节的相关性更大。价值观主题把设计师引向重点、叙事以及用户珍视的信仰,体现了设计师应该融入到体验中去的资源。在共乘角色转型中,价值观包括隐私和“自己的时间”,这种价值观或许比从甲地到乙地更为重要。
在发掘行为主题和价值观主题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留意所收集的数据中反复出现的模式,并在这些模式的基础上辨别主题。有时候这些模式会导致一大批主题,这些主题又具化为某种功能性需求或体验性需求。留意模式简化了设计师优先选择主题的工作,正如在共乘模式中,所有细微的常规和仪式都指向“自己的时间”这一主题。但是,在其他情境下,各种主题间的竞争使得设计师更难以对主题进行优先选择。设计师此时需要具有具体故事的场景,这些故事验证了这些价值观背后的体验,并就优先选择提供了用户反馈。
在构思及提炼阶段,设计师借助基于场景的设计方法研究行为主题和价值观主题,1John Carroll, Making Use: Scenariobased Design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s (Boston: MIT Press, 2000), 46-74.以及它们是如何满足转型过程中个人的功能性和体验性需求的。场景是按照常规、仪式、呈现和内心叙事这四种情节精心制作的。在人物角色模型中,设计师在构建场景和形成概念之前创建角色原型。与之恰恰相反,设计师在此从情节本身着手,情节又推进了理解阶段学到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转型模式框架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一个人所处的的动态变化的场景,并寻求个人目标,而不是以目标固定人。请注意,在转型情境中,价值观或目标往往尚未形成,这也是人们“迷失方向”(打个比方)的核心原因;他们在转型中失去了自身的生活叙事和目标。每个情节都深入探索行为主题和价值观主题,揭示出至关重要的叙事——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人的目标。这一方法也给设计师提供了一种机制,借以观察人在不同的模式之间或生命通道之间的切换方式。
在借助场景设计产品概念时,设计师可以整合潜在的行为和价值观主题,建构一连串的情节,为转型情境中的动力和幸福提供资源。在形成情节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谨记以下几条原则。每个情节都要遵循开头、中间和结尾这样的戏剧结构。例如,设计师可能会设计出包括四个场景的原型:设置转型情境、冲突、提案及其结果。
在拟定不同的情节时,设计师不仅应探讨司空见惯的情境,还应探讨极端的情境,以便拟出对付种种转型情境的各种可能性。在设计师向用户展示各种场景,观察用户是遵照还是偏离这些情节时,往往会出现重要的见解,借以逐渐形成设计方案或创建新的迭代设计。
在转型情境中,常规是最为脆弱的情节。例如,一名大学新生刚刚踏入异国他乡的高校深造。她所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她尚未养成常规或组织协调一致的活动。为了形成常规情节,设计师需要把行为主题转化为设计概念。在转型情境中,所面临的特殊挑战在于,个人原本一成不变的活动受到变化的威胁。这些一成不变的活动包括时间、人物、地点以及对这些活动的协调。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设计师应在场景中锤炼灵活性主题,提出设计方案,从而帮助他们探索新的常规活动。
我们不妨再回到大学新生的例子。她刚完成中学的学业,可以用以规划大学生涯的资源也很少,因而严重依赖于她新角色的传统惯例及其隐含意义。研究表明,当人们获得新的角色时,他们会利用产品作为新的角色扮演的道具。2Belk,“Possessions and the Extended Self,”139-51. Ozenc and Farnham,“Life‘modes’ in social media,” 566.在转型情境中,设计师应该意识到产品作为某个特定的角色扮演的道具和脚本的潜力。但是,设计师还应意识到个人按照新的角色即兴发挥的需要,而不是依赖一成不变的道具或脚本去处理未知多变的情境。
设计师既要考虑多变的角色又要考虑不变的角色,应该了解人们在转型情境下在不同的角色之间进行切换的方式,以及他们所使用的线索工具。在“生活模式”项目中,3有关角色呈现的研究结果之一就是人们利用时间、人物、地点、日程安排和个人配备等作为角色切换的线索。设计师在借助产品探索新角色的同时,可以考虑这些线索,并在不同的场景中对它们进行探讨。个人也会优先考虑自己的角色和扮演问题。从转型模式框架来看,一个人往往同时担任很多社会角色,因此只关注某一特定角色不足以探索呈现情节。在此戈夫曼(Goffman)提出的“策略性互动”的概念就很重要。4Ozenc et al.,“Reverse Alarm Clock: A Research through Design Example of Designing for the Self,” 6-7.戈夫曼借用了博弈论的思想,他的策略性互动定义包括四个步骤:评估、判断、行动和回报。每个步骤都是在某一特定对象面前扮演特定角色的方法,其目标在于实现(人物的)和谐统一。在转型情境中,设计师可能会设计出执行多种角色扮演的方案,其中某些角色起到引导或主导的作用,另一些则更多地作为互补角色。
仪式是人们下意识地呈现的常规,由此个人将情感和意义投入到特定的转型情境之中。它们很可能承载着很强的价值观主题。设计师需要探索仪式情节,并思考哪些仪式时刻和聚焦式互动能够体现所发现的价值观主题。例如,通勤者的个人仪式有可能包括在音乐播放器上听歌,或者拨着念珠做祷告。每一种仪式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某种价值观。设计师可以为这些仪式时刻设计道具或画面。“逆向闹钟”项目是仪式时刻设计的典型案例。闹钟一般用于设定家人睡前仪式,其形式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家长都是一个音乐盒。晚上睡觉前选好晨起音乐。这样,孩子们就会变得更加投入并成为仪式的一部分。1Erving Goffman, Interaction Rituals: 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r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67), 149-234.
在完成设计方案后,设计师需要借助对讲原型来实现这些方案。所建对讲原型的复杂性不等,可以从低保真到高保真。在原型的功能或形式上值得投入的提炼程度取决于项目的限制性条件。对讲原型还应根据一系列的功能性需求和体验性需求,研究转型情境的目标(见图4)。基于原型在这一范围内的位置,设计师可以对原型进行先导研究或实地研究。在对对讲原型进行评估时,设计师可以利用日记或日志来评估常规情节;利用基于访谈的转型故事来评估仪式和呈现情节;利用调查来评估仪式和呈现情节。需要注意的是,调查和访谈问题都需要考虑到安慰剂效应——也就是说,人们是如何感知产品的?人们在预期情境中是如何实际应用产品的?为了克服这种安慰剂效应,设计师需要慎重地设计问题,并就产品对角色呈现和仪式的影响进行间接提问。在评估这些情节时,设计师必须把评估和出发点紧密联系在一起:借助行为主题和价值观主题。换言之,他们必须评估到底是什么触发了一个处于转型状态的人通过使用产品来追求幸福。
实际评估:用户把设计作为寻求幸福和动力的资源而融入其中吗?
在理想状态下,蕴含行为主题和价值观主题的产品能够使人们意识到并有意识地控制个人转型。源动力过程需要以下几个步骤:意识、角色扮演、对讲以及策略制定。在源动力过程中,产品首先必须让用户逐步意识到转型。该产品有助于把转型明确地传达给个人。在这种有意识的状态下,用户能够对周围的情境更加敏感,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考虑重点对转型的适用性情况,并向她的社群咨询以求进一步的指导。如果她不了解自己的价值观或考虑重点,设计也可以引导她培养那种意识。
通过转型模式框架,个人能够利用自身的价值观和考虑重点与转型情境“对讲”。这种对话产生策略。产品中嵌入了转型模式,人们自己利用该产品所提供的资源,逐步形成策略并将这些策略付诸行动。2我们可以把策略定义为个体的高层次行为。这些行为发挥个人的灵活性,调用个人的资源,以便在转型中做到机动灵活。因此,个人获得了和谐转型的动力。处于转型中的人们更加了解了转型,积极与产品和周围环境对话,这又有利于个性发展和制定策略。通过这种以行为为中心的转型设计,所设计的产品为人们提供了获得更大动力的手段。
转型模式凭借其分析和综合方法,赋予了设计师敏感的透镜,并为建构设计过程和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指明了方向。利用转型模式所提供的工具,设计过程既涵盖了人们的功能性需求又涵盖了人们的体验性需求,目标在于提升人们的幸福感。透过转型模式透镜的幸福意味着帮助人们在个人和社会关系中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发现日常交往和长期交往中的意义;帮助他们平衡自己的生活方式(如工作、在家和社交时间);帮助他们接受个人情感和价值观。当这一过程融入了意义的发现和平衡的需要,那么设计师设计的产品就可以实现陪伴功能并协调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幸福并非一种状态,而是对和谐的不断追求,达到了和谐人们就可以从容地接受生活中变与不变的方方面面。
转型模式脱胎于学术背景下的一项普通设计研究项目。未来的研究工作将着重于长期和短期的转型情境,并在更广泛的背景下对框架进行评测。未来的研究工作可以优先考虑医疗保健、通信、教育和社区建设等新兴领域。幸福在这些领域都有重大利害关系,需要运用内在的转型模式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