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动画”背景下高校动画人才的培养1

2018-01-22 08:10张巧金陵科技学院动漫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7年6期
关键词:动画专业课程

文/ 张巧 (金陵科技学院 动漫学院)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传统动画的范畴被大大拓展,动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娱乐、教育、医疗、科技、传媒、流通、军事等一切可以利用动画技术的领域,“泛动画”(Panimation = Pan Animation)2泛动画(Panimation = Pan Animation)概念是由世界动画学会理事、中国动画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中秋先生于2003年在中国动画网上提出的动画的延伸概念。2005年于《中国动画》刊物发表,并多次在国内外做主题讲座,在国内外动画学界和产业界引起强烈反响.的概念应运而生。网络及手机动画、广告及影视包装类动画、游戏动画、演示动画等相关产业均属于“泛动画”的范畴,在此背景下,社会、行业对动画人才的需求更加倾向于多类型、多样化的发展,拓宽了动画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方向。依托数字技术、与新媒体结合的泛动画,以满足人们新的体验需求为目的,其应用性、交互性和服务性的特征尤为凸显。因此,新媒体技术与创新能力是泛动画人才必备的素质。承担着动漫人才培养的高校,如何应对时代的发展,培养适应泛动画产业需求的人才,是高校动画教育应着力探索的问题。

一、树立泛动画概念下的复合型人才观

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2010-2014年,动画专业连续5年由热门专业下滑为教育部“红牌专业”。尽管近三年来动画专业已退出教育部红牌专业榜单,但高校动画人才培养的现状并不容乐观:据笔者了解,相当一部分动画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距甚远的职业,能在动画及相关行业一直做下去的只是少数。尽管在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今天,大学生灵活择业能提高就业率,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对于动画产业的发展却是一种损失。

事实上,一方面高校动画专业毕业生较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动画企业却急需专业人才,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的动画人才素质能力与社会、与用人单位、与工作实践还有较大差距,达不到企业的需求标准。当前,由于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动画产业的逐渐发展成熟,动画已突破了传统的影视动画范畴,渗透到社会的诸多行业领域,对动画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企业、行业需要的是应用能力强、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往高校以单一的影视动画人才为培养目标已不适应泛动画产业对动画人才的广泛需求。除了传统影视动画技能型人才外,对新媒体动画、创意设计、营销策划、动漫周边产品开发、虚拟现实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愈加突出。因此,高校动画教育要以“泛动画”的概念为指引,以宏观的思维调整学科布局,探索动画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确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树立能够满足泛动画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观,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确定特色发展的动画教育培养方案,探索、创新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动画产业发展的多类型、兼通艺术创意与多媒体软件技术的复合型动漫人才(图1)。

图1 好莱坞动画《花木兰》

二、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新课程开发建设

泛动画产业为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广泛的方向。因而,高校动画教育应根据新时期对动画人才的需求,加强能够适应当前科技发展与动画产业需求的新课程开发,重视教学和科研的合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成果,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开发优质、系统的教学资源,加强对动画专业课程的开发建设。

1、以研促教,推进课程开发,更新教学内容

动画专业新课程开发应改变重技术、技法,轻文化、创意的狭隘的课程观,以培养复合型动画人才为目标,灵活构建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课程模块,开发建设泛动画领域所涵盖的多媒体技术、动漫衍生产品设计、数字创意、漫画出版、新媒体交互动画、游戏开发等相关课程。在课程实施上注重于课内外教学实践中渗透文化、创新的理念,将理论和实践、创意与技术深度融合发展。

科学研究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近些年来,高校动画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现当代教育发展理念进行了各种探索研究,如进行动画的项目式教学、工作室教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各种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研究等等,对于动画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要把研究和教学相结合,将创新思想、前瞻性的理念以及新颖的教学方法等系统地引入教学过程,增强课程的前沿性、引导性,做到研有所用,以研促教,推动课程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的改革和更新。

应注重运用新的教学技术、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研究性课程、精品课程、网络课程、慕课、微课等,研究、创新网络环境下教学方法、手段,提高课程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发挥研究成果的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而当前一些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更多追求制作技巧,流于形式,因此,进行课程建设,必须要避免仅仅为了各种“评”与“奖”而“做”,而要为了真正能“用”与“学”而“做”,切实让研究成果发挥最大的效用。

2、校企共建,提高专业课程资源的实用性

教育不是孤立的。高校教育需要企业参与,而企业同样也需要高校。校企合作已不是一个新鲜的举措,但却是当前高校必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其关键在于要真正把校企合作落实到实处。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认为“企业对人才需求渗透到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学习团队精神,认识复杂社会,这些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优秀员工……”1张红梅,“加强大学与企业合作 促进人才培养——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举行第一次论坛讨论”[DB/OL],人民网-教育频道。http://edu.people.com.cn/GB/8216/188867/189175/11525480.html,2010-05-05.。校企双方相互利用资源和优势,达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上除了采取人力资源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之外,笔者认为,以学校教师为主导,与动画相关企业共同进行专业课程资源建设尤为必要。

质量高、丰富而实用的课程资源能够辅助学生更为高效地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实践技能。另外,高校应支持教师积极进行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等的设计开发,在课程资源建设上秉承开放、创新、实用、共建共享的理念,与企业合作,聘请动画导演、资深原画师及动画师从课程教学内容革新、最新的教育技术运用以及系统优化教育资源等多方面进行交流研讨,听取企业、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邀请相关人士参与课内外实践案例的设计与编写、修订教材、录制教学视频并进行校外实践基地、网络化教学资源等的建设以及人才标准制定等等,发挥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分别在项目实践、系统教学上的优势,提高教学案例资源的系统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加强教师、学生与行业的互动交流与合作,缩小高校教学与动画行业规范的距离,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另外,在当前泛动画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新的技术、资源往往首先来自于动画企业和社会相关行业,与校企合作共建专业课程资源,可以避免高校课程资源建设的封闭和陈旧,促进课程资源的更新,帮助学校更快拉近和社会的距离。

图2 《克鲁德一家》,2013,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发行

图3 动画片《功夫熊猫》

三、重视复合型与个性化的动画人才培养

最受动画企业、行业所看重和需求的,应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要在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行业、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意创新能力,通过课内外教学实践及各种学术活动、竞赛活动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探究,鼓励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学生的实践创新创造便利条件。1、将创意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动漫教学各环节

研究生第一年,金钻明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文章,这对于研究生新生来说是少见的。他的研究是基于“逆法拉第效应(一个高强度的脉冲激光可以产生瞬态有效磁场)”首次在磁光晶体中实现全光磁开关。这个工作在刊出的同时,就被Nature Photonics杂志选为亮点文章加以评述,认为这项“超快磁开关”技术有助于将来实现超高速数据存储和信息处理。金钻明说,看到自己的文章作为亮点被引述报道时还是挺激动的,他没想到自己的研究工作能得到本领域影响因子这么高的杂志的肯定和认可。这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激励,增强了他的研究自信。

创意是动画作品的灵魂与生命,一部动画从前期策划直至后期特效及周边产品的营销推广,都离不开创意。正如《精灵鼠小弟》的动画总监埃瑞克-阿姆斯特朗(Eric Armstrong)在他的《从创意到奥斯卡》一书中认为的:创意渗透在“动漫制作的每个环节要素”的技术中。目前,中国虽有“世界第一动画大国”之称,但还仅仅是世界动漫的“加工厂”,一些当红影视动画和网络动画也还偏向于美式或日式风格,有严重的模仿痕迹,真正的原创却比较少。梦工场CEO杰弗瑞·卡森伯格认为:“好莱坞动画片区别于中国乃至全世界动画最重要的一点不是技术,而是更看重一个好的故事、好的创意和点子。”1施晨露.“梦工场CEO谈中国动画: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耐心”[DB/OL],华夏经纬网 ,http://www.huaxia.com/zhwh/whrw/rd/2013/04/3311028.html,2013-04-26.

图4 原创卡通饰品 陆春

图5 猫咪造型衍生产品组合

泛动画时代,创意之于动漫产业的意义尤为明显。在手机动画、广告动画、动漫周边产品、虚拟网络游戏等等的设计中,创意是核心。高校培养的动画人才不应该仅仅是某个环节的技术工,而是艺术创意与技术应用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高校动画教育不能只注重技能而轻思考,缺乏创新,要通过企业的需求更新办学理念,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创意创新能力的培养。(图2、图3)

创意创新能力需要平时的培养,高校动漫教学要在课堂教学及课外实践、科研中渗透创新意识。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大胆想象,激发自身潜在的创造力。在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课程设计类课程、毕业创作等环节中均可融入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等实践活动。可结合相关学科竞赛与专利申报要求,对实践考核的大作业提出“原创性”与“作品化”的要求,指导选拔原创动漫作品参加专业大赛,并对创意设计作品进行外观及实用新型专利的设计、申报,促进学生将创意创新设计形成固化成果。把创意创新性作为课程作业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在实践中培养原创思考习惯,提升原创技能,拓展创意视野。如笔者在《动画造型设计》、《动画衍生产品设计》等课程中,注重训练学生的原创设计能力,指导学生将课程的原创造型作业进一步加工提炼,参加相关竞赛、申报外观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并寻求与企业合作,进行成果转化。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竞争意识,又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原创所带来的喜悦,提高创意创新的兴趣和动力。(图1、图2)。

此外,在课内外的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多读经典好书、多接触传统文化、多了解社会时事,扩展视野、增长见识,尤其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学会从中国传统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启发创意,提高创作能力。

2、强化对动漫软件和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泛动画离不开软件技术的应用。如今各种动漫制作软件已让传统手绘动画走向无纸动画。中国知名动画导演孟军认为,无纸动画起到的是编辑功能,针对的是低端市场,从培训的角度来看门槛较低。高校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熟练应用动漫制作软件应是一项普及的基础的技能。而泛动画是以数字化为载体呈现,建立在新媒体数字技术的基础之上,其丰富的表现手段为动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多、更广泛的方向。因而,掌握信息科技知识及多媒体技术,甚至掌握开发软件的能力,才能够提高泛动画人才的社会竞争力。

高校动画专业应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多媒体技术及涉软课程的比重,强化实践环节训练,切实落实项目化教学,使学生在练习、设计创作中提高对一些常用的绘图软件、动画制作软件、后期编辑软件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等的操作应用能力。另外,从学生角度来讲,除了要利用好课堂时间学习实践,还要能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相关软件更精更深的技能技法,探索更多新媒体技术知识。必须主动学习,勤学多练,才能不断提高对软件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动画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育教学中既要有面向全员的科研思维、创新创意能力的培养,又要因材施教,实施针对部分学生的研究创新与创业实践引领。按照学生的兴趣需求,组建跨专业、跨年级的创新创业团队、成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工作室(如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创作、多媒体网络技术、数字插画、传统文化、动漫创意产品设计等方向),多渠道探索新媒体的动画应用和传统媒体的新应用。指导老师可结合教师的纵横向科研课题、学生的自主探索课题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制定工作室研究计划,对学生进行导向性的研究与实践引领,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自我管理理念,给学生独立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强化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导师引领的特色工作室研究,既能够在项目实践中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自主性,又能够发展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和开发优势潜能,锻炼学生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和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等能力。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最受动画企业、行业所看重和需求的,应是具有较强

动画是一门需要技术和艺术高度结合的学科。动画专业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艺术素养,又要有过硬的软件应用技术。泛动画背景下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也给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在2000年之后的几年中,动画专业在全国高校遍地生花,生源猛增,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师资短缺、教学力量薄弱的问题。尽管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多数当初由纯艺术转行的教师逐渐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探索,成长为较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加之近年来陆续培养出来的动画专业研究生加入了高校动画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即便如此,从整体而言高校动画师资力量依然单薄,专业课教师缺乏相关企业实践经验,在教学上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较为突出。在当前高校动画师资队伍中,缺乏深厚理论素养和精湛的动画专业技能并重的专业教师。动画专业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的动画软件及新媒体技术,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以应对不断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要求。高校除了可以通过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交流访学考察、参加学术会议、参加动画行业交流、在职深造等措施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之外,尤其要注重发挥学校教师和校外导师的优势互补作用,通过培养“双师型”教师和聘任校外导师,打造理论和实践、艺术和技术并重的师资队伍。1、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动画教师往往在理论教学上占有优势,但缺乏在企业、行业的实践经验,对行业需求了解不足,因此在教学设计上也缺乏有效的项目训练。因此,学校应制定双师型师资培养计划,在培养要求、时间、工作量计算、考核评价等环节提出要求,给出激励机制,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创造机会让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参加企业项目培训或挂职锻炼,保持知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并锻炼自身的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促使教师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将在企业学到的实践经验用于教学之中,修订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案例,推进教学改革;同时,学校要鼓励与支持教师与企业合作,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特长参与企业的项目策划、设计等活动,这样,对于动画专业教师而言,能够更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经验统一起来,更好地进行学校教学。

2、聘任校外导师

校外导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相关企业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家能手;一是其他高校或相关单位的专家、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校外导师对于学校教学是一种新鲜的力量,学校要建立校外导师的聘用与评价机制,积极聘请校外优秀人才参与专业实践课、创新创业、毕业设计等课程指导,定期举办讲座,将行业动态、产业前沿研究等情况与校内师生面对面交流,加强教师、学生与行业的互动交流与合作。高校在对企业导师的聘任条件上应该灵活变通,要考虑到学校和企业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对于人才的评定标准有所区别。在聘任企业专家时,高校往往要求“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在企业某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而对于动画这个行业,奋战在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动画导演、原动画设计、后期制作人员是校外导师的人选,但有些能力很强的人却并未有较高的学历和职称,也未必留意考各种技能证书,这样就被学校的条件拒之门外而无法被聘任。因此,高校在制定校外导师聘任条件时,应给与动画院、系较大的空间,以根据动画专业特点灵活制定,可以从其实践能力、是否参与制作过较有影响力的动画片、是否获得过较高等级的相关奖项等来衡量甄选企业导师。扎实的行业经验及专业技能应是动画专业企业导师聘任的首选。

另外,学校教师可以联合校外导师共同申报、研究科研课题,整合企业和学校的研究资源,优势互补,提高项目的研究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结语

泛动画时代要求高校动画教育不仅仅专注于动画艺术本身的传承和创新,还要能够更大限度地实现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高校动画的人才培养应适应时代的发展,立足社会经济及动画产业发展需求,依托本校学科优势,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找准学校教育与行业需求错位的症结所在,创新与完善人才培养措施,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动画人才培养质量,缓解高校动画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存在的供需矛盾,着力提升高校动画教育的学术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切实做到教育引领产业的发展。

[1] 泛动画(Panimation = Pan Animation)概念是由世界动画学会理事、中国动画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中秋先生于2003年在中国动画网上提出的动画的延伸概念。2005年于《中国动画》刊物发表,并多次在国内外做主题讲座,在国内外动画学界和产业界引起强烈反响.

[2] 张红梅,“加强大学与企业合作 促进人才培养——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举行第一次论坛讨论”[DB/OL],人民网-教育频道。http://edu.people.com.cn/GB/8216/188867/189175/11525480.html,2010-05-05.

[3] 施晨露.“梦工场CEO谈中国动画: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耐心”[DB/OL],华夏经纬网 ,http://www.huaxia.com/zhwh/whrw/rd/2013/04/3311028.html,2013-04-26.

猜你喜欢
动画专业课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做个动画给你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动画发展史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我的动画梦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