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 刘朝伟 陈法山 魏桂明
区块链与生物识别创新实验室坚持以“潜心钻研,锐意创新”为指导思想,深入开展区块链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的研究与探索,推动新技术在业务领域的运用,促进金融模式革新,让金融创新服务融入人民群众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联通工商百业、惠及千家万户。
区块链技术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分布式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生物识别技术是通过人体固有的生物特征进行身份鉴定的计算机技术,在金融领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区块链及生物识别实验室顺应科技发展趋势,持续加大区块链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的研究力度,并推动研究成果的落地应用。
图1 生物识别认证平台
研究区块链技术原理,搭建区块链基础设施:以区块链开源产品为抓手,研究信息加密、数据存储、网络通信、分布式计算等相关区块链技术。研发、完善、提升我行自主产权的区块链产品,形成包括开发、测试、运维全生命周期的区块链服务支撑能力。提取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典型业务模型,帮助开发部门便捷研发。
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势,推动创新应用落地:利用区块链的可追溯、防篡改、可靠存储等特性,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银银合作、银企合作、银政合作等领域的落地实施,构建合作共赢的区块链商业联盟,协助业务部门在客户营销、客户服务、风险管理、运营管理四个方向结合区块链技术进行业务创新,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研究生物识别技术原理,建设生物识别平台:建设生物特征识别平台,构建“识别精准、控制严密、智能高效”的用户身份认证体系和智能感知体系。开展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声纹识别、虹膜识别、静脉识别、语音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以及生物识别技术在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和研究。
应用生物识别新技术,提升我行业务系统:推动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在互联网金融、自助渠道等业务领域利用语音识别等技术,简化业务流程、提升效率;在内部运营管理、支付结算、消费等业务领域利用指纹、人脸等技术,增强客户身份认证,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实验室成立以来,在总行、中心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实验室研究人员同心同德,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在科研、产品、业务三个方面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作为聚焦区块链、生物识别方向的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团队,实验室十分重视学术研究,以完全掌握核心技术为己任。研究团队通过查阅学术期刊、检索论文、研读测试开源代码,深入了解区块链、生物识别相关的前瞻性技术的核心原理和技术实现;积极与各类科研机构、高校、银行同业、互联网企业等公司开展技术交流,获取新技术的研究动向和技术落地的具体实施经验;密切关注各类资讯网站和产业新闻动态,紧跟业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
实验室的辛勤工作已经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截至目前,实验室已经提出技术优化方案二十余项,并提交相关技术专利申请八份;在《金融电子化》《中国城市金融》《中国金融电脑》等各级刊物公开发表相关技术文章六篇;代表工行在金融科技论坛针对区块链技术发表公开演讲一次;完成我行区块链及生物识别研究规划、区块链及生物识别综述报告、区块链跨链研究报告、区块链可插拔数据库研究报告、生物识别接入指引、人脸识别活体检测报告等各类技术报告二十余篇,为我行后续应用区块链、生物识别技术提供了指引。
实验室凭借在前沿技术研究中积累的经验,将科研成果产品化,研发成功了面向金融应用的区块链基础技术平台和生物识别平台。
区块链基础技术平台是我行自主研发的面向金融服务的企业级区块链基础设施产品。在建设平台的战略路线上,实验室决定采取兼容并蓄、自主可控研发方案,在完全掌握了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实现原理的基础上对业界各种区块链平台的优秀思想加以吸收融合,结合我行的IT架构和业务习惯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自主研发一个技术可控、架构灵活、安全可靠、系统稳定、性能高效、部署便捷的企业级区块链平台。
图2 扶贫基金区块链
区块链基础技术平台在高安全性、高性能、高便捷、易扩展性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技术水平在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1)区块链平台构建三级多维度的高安全体系,通过接入安全、访问控制、交易安全、数据安全四个维度保证业务数据的严密保护,不会被非法获取。同时通过国密算法支持、数据隔离等技术创新,实现了区块链系统上不同机构间的信息保护。(2)平台通过双通道技术、异步转同步、精简架构提高了系统的处理能力,系统在高业务并发时依然有出色表现,满足业务长远发展需求。(3)平台支持多语言智能合约、全流程图形化、持续集成,功能全面的SDK支持,令基于区块链平台开发业务应用无比快捷,确保业务部门的创新产品迅速研发。(4)平台实现了跨链对接互访技术,云平台支持、可插拔数据存储,支持我行区块链系统与其他公司的区块链产品无缝对接,形成产业联盟。
生物识别平台是我行基于分布式服务体系建立的基础平台,平台通过产品引入的方式引入生物识别基础技术和算法API,并通过对API进行服务封装和服务暴露的方式对外提供各种生物识别服务,并可通过灵活的服务组合创新方式,对外提供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的组合服务。同时,平台涵盖客户端SDK、服务端API,提供相应的与业务无关的组件调用,实现技术与业务流程的松耦合。在安全性上,平台包括客户端、业务应用和生物识别应用多个维度的安全防护机制,从端到端提升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的安全防伪能力和整体安全保护机制。
研究工作源于实验室,但不能止于实验室,研究成果需要走出实验室,与业务相结合,将创新研究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为了推动研究成果孵化落地,实验室主动研发金融产品交易平台、资金管理平台等原型系统,邀请行内外业务人员前来进行体验,切实感受区块链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的魅力;团队成员曾多次远赴北京、贵州、浙江、安徽等多个省份与各级政府、金融同业、企业公司、总分行业务科室、产品研发部门等机构介绍新技术,推广新平台,探讨合作可能性。
在区块链方面,目前依托区块链基础技术平台已经实现了贵金属转赠项目、贵州民生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工程等项目。贵州民生扶贫工程是我行响应中央“精准扶贫”号召与贵州政府基于我行基础平台合力打造扶贫资金管理系统,具备扶贫项目审批、扶贫资金划拨、资金流向跟踪等特色功能,实现了对扶贫资金的公开透明管理,提高了资金管理的公信力,具备巨大社会价值,富有示范作用,获得了政府机关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目前系统同时管理资金173亿元,惠及扶贫人口17万人。总行已经决定将贵州扶贫项目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其他省份。此外,实验室正在参与研发的项目还有工银信、工银聚、见证开户、数字货币等,这些项目将体现出区块链技术与金融行业相结合的发展新阶段。
在生物识别方面,实验室根据生物识别技术的特点,业界对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热点领域,结合我行对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的整体规划和业务部门的痛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将生物识别技术在风险防控、客户服务、内管管理、流程优化等业务领域进行场景孵化,在手机银行登录、支付转账,手机App考勤管理,VIP要客识别,工行内部管理系统用户认证等场景应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进行原型验证。截至目前,实验室已实现了人脸识别技术在智能终端、柜面、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融e联、分行特色等渠道的业务试点。这些应用场景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达到快速、精准鉴别用户身份,跟未使用生物识别技术的传统身份验证方式相比,新的流程用户手工输入步骤减少,流程简化,体验大幅改善,极大提高用户对我行产品的好感度。
成绩是属于过去的,希望永远属于未来。实验室满怀信心,计划通过以下四个维度将实验室的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人才是科技之本,也是实验室之本。实验室将持续加强研究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实验室研发队伍的科研能力和科技水平:鼓励研究人员积极学习新技术,定期组织技术交流、经验分享;采购技术资料、培训课程以开阔研究员视野;鼓励对外交流,积极参与业界的技术交流峰会。
未来,实验室计划在区块链、生物识别技术上精益求精,进一步优化区块链和生物识别平台,使我们的平台具有更强的业务支撑能力。
在区块链平台方面,实验室继续坚持兼容并蓄、自主可控的正确方向,密切关注业界技术发展新动态,跟踪新产品,对其优秀理念加以消化、吸收、利用,持续对平台的功能、性能加以不断改进,对系统稳定性、可用性、交易响应时间提出更高指标要求,为平台添加可插拔算法支持、云化部署支持、动态调整节点、引入外部证书体系等一系列崭新功能,力争将平台打造成为服务不中断、数据不丢失、交易响应快、处理能力强的企业级的金融行业区块链基础技术平台。
对于生物识别平台,实验室将进一步加强平台在活体检测方面的功能优化和提升,研究从交互式的活体检测向非交互式的活体检测的优化,并建立活体检测风控模型。同时,扩展平台对外的生物识别服务,在人脸识别服务的基础上,结合业务的需求引入语音识别、声纹识别等其他生物识别服务。
对于区块链与生物识别技术,在目前我行业务领域初步试点的基础上,将会结合业务部门的规划逐步进行扩大试点。对于区块链技术,在银企合作、银银合作等对外合作方面,研究团队将借鉴贵州扶贫项目试点的社会影响和意义,进一步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资产、信息公证、多方合作等的应用,逐步构建合作共赢的区块链商业联盟;在行内业务创新方面,实验室将从客户营销、客户服务、风险管理、运营管理四个方向对区块链技术加以利用,客户营销方向可以应用于金融产品交易平台、网络融资贷款、积分流通市场、安心账户等场景,风险管理方向可以应用于特别客户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管理、扶贫资金管理、电子印章管理、冠字号检查等场景,客户服务方向可以应用于大额存单转让市场、见证开户、预付卡管理、委托贷款、信用证管理、投资监督等场景,运营管理方向可以应用于数字货币、数字票据、信用证管理、电子契约等场景。对于生物识别技术,研究团队将进一步扩大生物识别技术的业务应用领域,将生物识别技术从辅助身份鉴别逐步应用到智能感知及生物支付,构建生物识别技术生态圈。
区块链与生物识别创新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既有自己的特点,也和其他创新实验室密切相关。在互联网+的时代,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创新技术将会融合得更加紧密,共同推动变革。未来,实验室将以区块链、生物识别技术为基础,基于业务场景不断挖掘各种创新技术的融合点,从而不断推动业务场景的创新。
图3 创新技术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