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辉,张庆梅,苏俊红⋆
(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
脑卒中也称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都很高,成为危害全世界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血管性痴呆。因而对其早期的评估、诊断和治疗就显得格外重要。本研究利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技术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明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对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早期患者进行测查,现报道如下。
实验组: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1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5~78岁,平均64.87±7.78岁。所有病例均在发病2周内进行ERP及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检查。
对照组:为同期排除脑血管疾病史的来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5~79岁,平均64.50±5.69岁。
ERP测定:病例组与对照组均在安静的电生理室内完成,ERPs记录采用Neuroscan脑电记录系统,按照10~20国际脑电记录系统,将记录电极置于Fz、Cz、Pz三点上,地线置于头前部中点,参考电极为双耳垂,各电极阻抗均小于5 KΩ。试验以Oddball范式,纯音“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刺激被试者双耳,声强90dB,刺激频率0.3~1.1 Hz,刺激波宽50 ms。靶刺激为1000 Hz的高频短音,出现概率为15%;非靶刺激为500 Hz的低频短音,出现概率为85%,两者分别进行叠加平均,靶刺激叠加36次。要求被试者对靶刺激进行按键选择。分析时间800 ms,带通10 Hz~3 kHz,灵敏度10 μV/D。分析指标为ERP的P300各点的潜伏期和波幅。
神经心理学量表检查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和标准化调查用语,对所有患者进行MMSE及MoCA测试,测试在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下同日完成,两者至少相差1小时进行。
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P300各脑区潜伏期比对照组都长,尤其是CZ和PZ脑区上差异较明显(t=2.07~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MMSE、MoCA得分比较上有较明显的差异(t=3.58~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P300 各脑区波幅上比较,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本研究分别对两组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及不同受教育年限的P300潜伏期、波幅与MMSE、MoCA得分进行比较,其结果是:(1)实验组和对照组男性在P300各波幅上均低于女性(t=1.99~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oCA和MMSE得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P300各点潜伏期、波幅与MMSE、MoCA得分比较(±s)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P300各点潜伏期、波幅与MMSE、MoCA得分比较(±s)
注:**P<0.01,*P<0.05
项目 实验组(n=60) 对照组(n=60) t P P300—FZ潜伏期(ms)—CZ潜伏期(ms)—PZ潜伏期(ms)—FZ波幅(μV)—CZ波幅(μV)—PZ波幅(μV)MoCA MMSE 378.02±45.78 379.29±50.15 395.80±46.15 5.14±6.53 3.87±6.47 6.85±5.28 18.92±5.42 24.18±4.25 367.24±38.95 365.34±41.04 376.69±41.81 5.61±5.54 4.19±5.27 5.83±4.58 23.41±4.36 26.59±3.68 1.49 2.07 2.58-0.46-0.31 1.22-3.71-3.58 0.14 0.04*0.01**0.64 0.75 0.22 0.00**0.00**
分上男性均高于女性(t=3.34~3.35,P<0.01)。(2)两组的<60岁、≥60<70岁、≥70岁3个年龄段在P300各潜伏期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3.27~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年龄段在MMSE、MoCA得分比较上有显著差异(F=4.33~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年龄段在MMSE、MoCA得分比较上均无差异。
笔者对实验组P300潜伏期、波幅与MMSE、MoCA得分之间进行相关分析,见表2。表2显示实验组P300 潜伏期与MMSE、MoCA得分之间呈线性负相关(r=-0.284~-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300波幅与MMSE、MoCA得分之间无相关性。
表2 实验组P300各脑区潜伏期、波幅与MMSE、MoCA得分的相关(r)
两组P300 潜伏期、波幅及MMSE、MoCA得分与年龄之间相关分析显示:P300 潜伏期与年龄之间呈正相关(r=0.340~0.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300波幅与年龄之间无相关性。两组MMSE、MoCA得分与年龄之间呈负相关(r=-0.456~-0.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该组P300波幅与MoCA得分之间呈轻度负相关(r=-0.254~-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MMSE得分之间无相关性;该组P300潜伏期与MMSE、MoCA得分之间均无相关性。
P300潜伏期代表大脑对外部刺激进行分类、编码、识别的速度, 也就是反映了神经活动与加工过程的速度[1,2]。本研究实验组P300潜伏期均比对照组延长,尤其是在CZ和PZ差异较为显著(t=1.97~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300潜伏期是评价脑梗死患者智能障碍的一个较敏感指标,这与国内多家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4]。本研究实验和对照组的<60岁、≥60<70岁、≥70岁3个年龄段在P300各潜伏期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3.27~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300潜伏期与年龄之间呈正相关(r=0.340~0.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是年龄越大潜伏期越长,P300的这种随龄变化反映了大脑功能的衰老过程;这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5]。
两组在MMSE、MoCA得分比较上有较明显的差异(t=3.58~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被试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实验组P300 潜伏期与MMSE、MoCA得分之间呈线性负相关(r=-0.284~-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脑梗死患者的P300潜伏期变异程度与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平行,也可认为患者的认知能力越差,P300潜伏期越长。两组MMSE、MoCA得分与年龄之间呈负相关(r=-0.456~-0.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的认知能力逐渐衰退。
本研究用ERP和 MMSE、MoCA对多发性腔隙脑梗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进行神经电生理和认知评估量表测查。结果P300潜伏期实验组比对照组显著延长,实验组在MMSE、MoCA测验得分上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实验组P300 潜伏期与MMSE、MoCA得分之间呈线性负相关。以上结果说明多发性腔隙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的损害。将P300和MMSE、MoCA结合起来测定,就可真实反映脑梗死患者的认知损害程度,因此在临床上可为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P300为判断大脑的认知功能提供了一种客观、灵敏、特异性较强的电生理指标。但因ERP测查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多因素影响;尤其是P300波幅因个体差异太大,目前难以成为有效的观察指标。另外P300各成分与相对应的特异性认知功能受损之间尚无定论,如何使P300各成分更恰当地反映患者的脑功能受损状况也尚待解决;再则正常人群的P300正常标准(常模)如何确定也有不少疑问。因此要将P300发展成一项有效的临床检测手段,可谓任重而道远。
[1] 许春伶,谭郁玲,王春雪.P300测试对血管性痴呆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分析[J].北京医学.2000,22(1):13-16.
[2] 凡子莲,唐 涵,戴东106例智力障碍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智商分析[J].华西医学,2008,23(6):1262-1263.
[3] 罗跃嘉,吴宗耀.175例正常人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0,16(5):272-275.
[4] 张道培,张淑玲,张洪涛.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J].山东医药2010,50(41):40-41.
[5] 张庆梅,韩 静,苏俊红,等.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的临床研究[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7,6(6):357-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