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视域内的大学生网络素养解读*

2018-01-22 22:48戴仁俊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8年2期
关键词:胡塞尔现象学世界

戴仁俊

(江苏理工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213001)

一、引言

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4.3%,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1]。大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是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也是先进技术的体验者。在智慧校园环境下,高等学校基本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大学生上网变得便利、便宜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世界”的重要要素。

网络技术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有利弊两个方面,近年来“大学生网络素养”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重要学术名词。根据中国知网全文搜索“大学生网络素养”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国内正式研究“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文献最早见于2002年,自2007年后,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就总量来看,2015年179篇,2016年205篇,研究总量较少。就仅有的研究“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文献来看,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概念或含义进行研究的较少,大多引用和借鉴网络素养的概念。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定义主要有:“对网络的内容与形式的识辨能力、批判能力、醒觉能力、管理能力和创制能力”[2]、“全面反应着大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思想道德素质、个人情操和文明程度”[3]、“包含四个方面:作为网络知识与技能方面,作为网络信息受众方面,作为信息传播者方面,意识形态、道德规范和法律安全方面”[4]、“获取、评估、制造和传播各种网络信息,使用网络促进自我发展的一种综合能力”[5]、“由五个方面构成,即网络道德素养、网络安全素养、网络认知素养、网络自控素养、网络法制素养”[6]等等。

分析上述诸概念可知,不管是网络素养还是大学生网络素养,现有研究成果重在对“大学生网络素养”进行表面性描述,即网络知识与应用、获取、评价、创作、传播和伦理等方面进行阐述,缺乏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本质问题,对概念的要素分析不够。

二、现象学基础理论

现象学是上世纪初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一个哲学理论,它与形而上学的传统哲学截然不同,超越了传统的经验主义和心理主义思想,主张认识事物要尊重“现象”本身,“将哲学观念从被动的经验主义观点转向行为和感觉的王国”[7]。

1.经典现象学理论

胡塞尔提出了“意向性”以及“现象学还原”概念,将意识活动看作意向性,并通过“悬置”、“还原”和加“括号”等办法,悬置已有的概念和理论,排除一切外在于意识的成见或假定,把所有东西都“本质直观”地显现出来,从而“朝向事物本身”。这种现象学理论通过海德格尔、舍勒、伽达默尔、梅洛-庞蒂、德里达等哲学大师的继承与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哲学思潮。

胡塞尔现象学来源于对笛卡尔“我思”的批判,“在每一个这样的我思(Ago Cogito)上到处都将那种按一定方法进行的还原运用到自我(Ago)、我思行为(Cogito)和所思之物(Cogitatum)”[8],自我(Ego)、我思行为(Cogito)和所思之物(Cogitatum)三者是构成胡塞尔超验现象学的基本架构;海德格尔是胡塞尔在弗赖堡大学执教时期的助手,他将胡塞尔的“意向性行为”进行存在主义化和解释学化,认为现象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和存在之意义,“现象学始终只是表示存在论方法的称号,而存在论的方法本质上是与所有其他科学的方法相区别的”[9],他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存在问题是一个独特的问题”,“存在总是某种存在者的存在”,“与实证科学的存在者层次上的发问相比,存在论上的发问要更加源始”[10];梅洛·庞蒂是法国著名哲学家,他受胡塞尔晚年 “生活世界”观念的影响,批判性地接受和改造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理论,形成了知觉现象学,他认为“在投入世界时,不能如实地认识自己,意味着我们的存在需要一些理想性的场来认识和克服我们的存在的人为性[11]”,“现象学的世界不属于纯粹的存在,而是通过我的体验的相互作用,通过我的体验和他人的体验的相互作用,通过体验对体验的相互作用现象的意义”[11]。

2.后现象学理论

哲学家们对现象学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哲学框架内,而是不断向社会、教育、心理、护理、建筑、艺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进行渗透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产生了一些交叉学科,如技术现象学、教育现象学、社会现象学、存在心理学、艺术现象学甚至物理现象学等等[12]。现象学在技术领域的影响而产生的现象学研究也称为后现象学。

后现象学由以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为代表的经典现象学与杜威实用主义相互影响发展而来,“杜威始终把我们所共同生活的世界,始终把日常生活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把他的哲学全面地服务于社会”[13],杜威认识论哲学的基本思想是工具主义思想,注重经验性或工具性。

美国哲学家唐·伊德是后现象学的奠基者,他将经典现象学和实用主义理论进行整合,提出构建人的经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14],提出人―技术关系理论,将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技术―世界”的关系归纳为具身、解释、它异和背景四个关系,具身关系中,人通过技术直接感知世界,技术具身与人,表述为:(人―技术)→世界;解释关系中,人通过解读技术来感知世界,技术仍然是人感知世界的中介,表述为:人→(技术―世界);他异关系中,人感知到技术加工后的人工世界,技术是人的“聚焦”对象,表述为:人→技术(―世界);背景关系中,技术是人认识世界的背景技术,表述为:人→(技术―)世界。

三、“大学生网络素养”内涵要素

“素养”,有“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的涵义;素养与素质不同,比如:某人具有较好的计算机编程素质能力,但他却编写偷窃他人信用卡的程序,对社会或他人产生伤害,那么这个人即使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素质,其计算机素养却比较低下。可见,素养是技术和道德的结合体。在此基础上,“大学生网络素养”可以定位为:大学生在利用网络技术的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和道德问题的综合。

要分析“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内涵,首先需要分析“大学生网络素养”涉及的要素。

1.“大学生网络素养”的主体是“大学生”

《汉语大词典》中将“大学生”解释为“在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年岁较大的学生”。21世纪初的大学生是伴随网络技术应用快速发展而成长的一代,是以计算机、手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空前发展的体验者。

2.“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技术是计算机网络

18世纪中叶,法国科学家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把“技术”定义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技术具有目的性、社会性、多元性。“大学生网络素养”中涉及的“技术”并非指“计算机网络”本身的类似于“网络协议”、“编程设计”等工作原理,而是指大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范畴内对其学习、生活、娱乐、交往等信息所产生的认知、应用、创作、评价和反思的行为体系。目前,随着“互联网+教育”成为热门课题,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第三课堂”,甚至成为“第二课堂”、“第一课堂”,慕课、微课、M-learning等学习活动逐渐被高校每一位师生认可并实践。

3.“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目标是认识世界

“世界”即“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胡塞尔晚期现象学思想中的一个概念,是对当时欧洲科学理念与文化处境的反省与批判。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对生活世界表述有所差异和发展,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 “日常生活世界”和“原始生活世界”[15],哈贝马斯借鉴胡塞尔先验性生活世界的概念,认为生活世界由文化、社会和个性三种要素构成,这三种不同的要素,通过不同的形态表现出来[16];人的生活自然离不开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当然更离不开主体自身的主观世界[17]。大学是人的教育的高级阶段(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也是最适合于人文学习的地方[18],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理智去思考并形成对人生或生活的看法,为进入工作岗位或进一步学习提供智力、生存、思考等知识和技能。

四、“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核心要点解析

根据上述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内涵三要素的分析可知,“大学生网络素养”内涵的实质是人类(大学生)利用科学技术(网络技术)认识世界(认知、应用、创作、评价和反思)的实践活动。根据唐.伊德的人-技关系理论,大学生网络素养包含以下几层核心要点。

1.具身关系——大学生通过网络技术直接感知世界

具身关系中的网络技术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或娱乐的中介和桥梁,网络技术“具身”与大学生,与大学生融为一体,此时的网络技术犹如一种透明物,大学生在感知“生活世界”时基本忽略网络技术的存在。如同一位近视眼患者借助近视眼睛看世界一样,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观看现场直播或通过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可以发送电子邮件、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网络购物等。具身关系中的网络技术是大学生感知“生活世界”的基本工具,是大学生感知生活的自觉行为,是大学生眼睛和耳朵的延伸,提高了大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效率。

2.解释关系——大学生通过网络技术阅读和记录世界

解释关系中的网络技术仍然是大学生认识世界的中介,但此时的技术是使大学生与世界进行对话和沟通的中介,大学生并不是通过网络技术来直接感知世界,网络技术成为一个有待解释的对象,“生活世界”通过“文本”形式显现于技术物中,人随后再解释出其中蕴含的意义[19];这种关系是大学生利用网络的最常见关系,如大学生通过互联网阅读学习信息、时事新闻、学习课程辅助多媒体课件、发布博客、微信或QQ等。

3.他异关系——大学生在网络技术条件下沉浸体验世界

他异关系中的网络技术是独立个体,是完全独立于大学生的存在物,网络技术物成为大学生的认知对象,而世界被弱化甚至 “不在场”;大学生所感知到的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是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加工后的人工世界,网络技术成为一个“准他者”而独立存在于大学生和世界之间;如大学生通过微课、MOOC平台自学课程知识,对社交媒体应用,打游戏、VR等。

4.背景关系——大学生在网络技术背景环境内感知世界

背景关系中的网络技术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背景技术,此时的网络技术不被人所“聚焦”,处在非主要位置;如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着耳机聆听网络歌曲,此时的音乐成为学习的氛围,再比如网络设备的连接技术是人通过计算机上网的背景技术。背景关系中的网络技术本身与大学生是一种弱关系。

根据技术发展与人认识世界的关系来看,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技术,技术又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如此往复;网络技术的发展影响尤为明显,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新型产品和代表性技术不断更替变换。由于不同时代的网络技术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程度不同,它们与大学生的关系也会跟随变化和转移。在人-技关系理论的四个关系中,技术与人的紧密程度:具身→解释→他异→背景依次减弱,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使某技术从具身关系逐渐转移到背景关系中;当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发展到一定程度,VR等智能技术可能会从他异关系进入背景关系而被忽略。

图1 大学生网络素养中要素关系图

以上四种关系中,由于背景关系中的技术基本消失,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内涵的阐述并不具备实质性意义。因此,在结合素养与技术和道德的关系的基础上,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内涵是指大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具身认知外部世界、阅读和解释网络信息、沉浸感知学习等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技术与相关道德的综合(如图1)。

五、结束语

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必然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普及,大学生作为先进科技和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和体验者,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重建了大学生认识世界的技术和道德,从“朝向事物本身”的“本质直观”现象学视角看,大学生网路素养的本质内涵是:大学生通过网络技术具身感知、阅读或解释、沉浸体验以智力提高、生存交往、学会思考为主的“生活世界”中所形成的技术和道德的综合体。由于不同时期的代表性网络技术具有显著发展性,大学生与网络技术的具身、解释、他异和背景四种关系将不断转移变化,所以大学生网络素养虽然其内涵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但其具体表述细节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使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应对策略更具针对性。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 hlwtjbg/201708P020170807351923262153.pdf.

[2]燕荣晖.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周玫,梁芷铭,董鹏.基于美学教育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方法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2(22):255-256.

[4]林洪鑫.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初探[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4):109-112.

[5]吴跃峰.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基于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调查分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4(6):220-224.

[6]方楠.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化育路径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坐标[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19.

[7]曹继东.唐·伊德的后现象学研究[J].哲学动态,2010 (6):104-110.

[8]胡塞尔,王炳文.第一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40.

[9]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6:751.

[10]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1-14.

[11]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1,17.

[12]倪梁康,方向红.现象学在中国与中国现象学[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6(4):26-33,127.

[13]邹铁军.实用主义大师杜威[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16.

[14]吴国林.后现象学及其进展——唐·伊德技术现象学述评[J].哲学动态,2009(4):70-76.

[15]张廷国.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意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5-19.

[16]田润锋.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J].人民论坛, 2014(23):200-202.

[17]夏宏.生活世界理论视域中的现代社会危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2-26.

[18]王建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 2014(2):1-9.

[19]吴宁宁.对伊德“人-技术关系现象学”的辨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3):147.

[20]梁丽.我国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概况及展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2):243-245.

[21]高建平,肖立新,赵宝新.大学生网络素养及其培育问题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5-38.

[22]林洪鑫.全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对策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9-92.

[23]廖翼,姚屹浓.我国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基于文献综述[J].农业网络信息,2016(1):66-70.

[24]欧阳九根,刘文献,梁一灵.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14):175-177.

[25]戴仁卿,张福贵.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路径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度[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7):37-38.

[26]张定红.从大学生沉迷网络谈网络素养教育[J].企业家天地,2006(3):159.

猜你喜欢
胡塞尔现象学世界
语境中的胡塞尔*
——专栏导语
揭露现实和预示无限——对电影营造空间的现象学解读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胡塞尔晚年著作《形式逻辑与超越论逻辑》(1929年)的形成始末与基本意涵
对胡塞尔《逻辑研究》再版的解析
天主教新神学运动中的现象学视野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