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萍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说起《共同纲领》和五四宪法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一般我们都认为《共同纲领》在五四宪法制定之前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而五四宪法是在《共同纲领》基础之上而来的,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们的区别,那么下面我就简要来分析一下他们的差别。
我们先从他们制定的背景来看。《共同纲领》是在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使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时代宣告结束。需要建立新中国,建立自己的中央政府进行各项事业的发展。由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而五四宪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一过渡时期的背景下,受斯大林影响而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
他们的制定者也有所区别,《共同纲领》是由上层精英所制定的,民众没有参与。使各民族党派共同参与政事,为的是团结各党派来巩固政权。而五四宪法是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进行制定,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因此是代表了人民的意愿。由普通百姓参与制定比只是上层统治者制定更能安稳人心。这是一个进步之处。
从他们的内容来看的话,《共同纲领》是由序言和7章60条组成。包括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其中序言规定了国家的一般纲领即国家的性质和总目标,总纲规定了国家各方面的纲领即国家在军事、经济、民族、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目标和任务,其后各章规定的是更加具体的纲领即国家在军事、文化、民族、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具体政策,表现一种逐渐细化的感觉。而五四宪法是由序言和4章106条组成。包括总纲、国家机构、公民权利和国旗国徽首都。序言规定了新中国在过渡时期的任务与路线。在总纲中指明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以及多民族国家的内容,还规定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有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并确立了相应的经济政策。国家机构部分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委员会、民族自治、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上,规定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以及一些义务。最后是关于国旗、国徽和首都的规定。其实他们之间有一些重合的地方,但是所处的位置不同。并且五四宪法在国家机构这一块规定特别多,可见对其重视。
从纲领性和宪法性来看,《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政治纲领,是国家“最根本的政治目标或行动方针”。从他的内容来看多为纲领性政策,但是学界也普遍承认其在建国初期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因为他规定了国家的政权体制、宣告了新政权的合法性、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关于权利与义务的条文偏少,只是在总纲中提及,不像经济、军事等后面还有详细的叙述,权利被纲领化了,其中权利的主体是人民,义务的主体是国民。所以《共同纲领》还是政策性、纲领性较多一些。而五四宪法是在其基础之上,吸收了国内外的宪法经验和内容制定的,其宪法性较多一些,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具有一些政策性条款,比如在公民权利与义务上就吸收了《共同纲领》的条款。
在国家制度上面,《共同纲领》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而五四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更加清楚的表明了我国政权的民主性质。《共同纲领》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民政府为行使各级政权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而五四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部分职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可见职能行使上面存在差别。
最后一点区别在于他们的特点上面,《共同纲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的法律文件,在建国初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对新中国建设具有规范指导作用。而五四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具有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体现了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本国经验和国际经验的统一,借鉴了苏联的36宪法。也是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的统一,特别是毛泽东对宪法的影响。
经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大致了解了《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的区别。希望可以激起大家了解我国宪法不断完善的一个热情。查询资料有限,如果有错误之处望大家指出。
[1]马岭.<共同纲领>的纲领性和宪法性[J].政法论丛,2010,2(1).
[2]韩大元.“五四宪法”的历史地位与时代精神[J].中国法学,2014(4).
[3]钱锦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存疑——关于“五四宪法“历史地位的反思[J].西北大学学报,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