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哲学思想探析

2018-01-22 17:32吴灿新
桂海论丛 2018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价值观文明

□ 吴灿新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广东 广州 510050)

习近平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进行了创新性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生态哲学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生态唯物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生态唯物论强调的是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生态哲学的根本问题就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1]231习近平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唯物论。首先,坚持了自然界的先在性与客观性,“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1]231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人必须与其依存的自然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才能得以生存发展。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就根本无法生存发展下去。其次,坚持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人固然是自然的产物,但人还是能动的社会存在物。因为“人类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1]231。人类不但创造了人化的自然,也创造了人类社会,并通过不断的变革,去完善自然,去完善社会,也去完善人自身。再次,坚持了人类发展要合符自然规律。人类虽有主观能动性,但是这种主观能动性却必须建立在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与合理运用上。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人类归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1]231最后,指出人类一旦违反自然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2]397。为此,习近平曾引用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警言:“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2]394-395习近平强调了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不可抗拒性,进而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2]396说到底,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要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根本基础,这是生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它强调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历史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法则,从而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辩证唯物论角度上突出了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文明发生发展的宏观视野来看,无疑是人类面临的第一关系,或说是最基本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变化,也必然反映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水平与程度。因而,他在总结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231从而深刻地揭示了生态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回顾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世界古代四大文明都曾经发源于森林茂盛、水草肥美、土地肥沃、生态良好的地区;而后来许多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之所以衰落甚至于灰飞烟灭,就在于其生态遭到破坏所致。“这些深刻的历史教训,我们一定要认真吸取。”[2]395-396基于此,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在习近平看来,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成果,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要求。人类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几种文明形态。在原始文明时期,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条件限制,人与自然关系的“混沌和谐”,是以人类消极地适应自然,成为自然的奴隶为代价的。到了农业文明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人类开始初步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但由于对自然的影响有限,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相对平衡”是以人类对自然的屈从为条件的。进入工业文明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突飞猛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似乎感到自己无所不能。她要从以往的“奴隶”“屈从”状态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界的征服者,同时也成为了掠夺者;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尖锐对立,从而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逼迫着人类逐渐警醒过来,呼唤着生态文明的崛起。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3]6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并非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二、生态世界观: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世界观强调的是对生态系统如何存在和发展的整体看法。习近平站在生态唯物论的哲学立场上,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

首先,习近平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1]236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一切万物及所在的环境则构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与整个系统的关系,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系统中每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引发整个系统的变化。而人在生态系统中是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要素,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最大。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而自然是人化自然,自然被人化的同时,人也被自然化。人与自然构成了一个生命共同体,休戚相关,一荣皆荣,一损皆损。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1]231

其次,习近平又提出了人类生命共同体理念。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只有人与人的关系达到一种文明进步的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才能达到一种文明进步的状态。在生态问题上,不仅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而且人与人也是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生态问题,既涉及到同代人的共同命运,也涉及到后代人的共同命运;既涉及到本国(地区)人民的共同命运,也涉及到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命运。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务必要落实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国内环境正义和国际环境正义的原则。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4]208他还语重心长地说:“要把眼光放长远些,坚持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严格执行节能减排考核‘三管齐下’,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保护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本钱。”[3]24

2017年1月,在日内瓦万国宫“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他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个国家要在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一致的努力。

第三,习近平提出了生命共同体与人类生命共同体对立统一观。生命共同体与人类生命共同体对立统一,生态系统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对立统一,两个共同体的相互关系统一于生命共同体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习近平的这种生态世界观,既超越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人道主义”生态世界观,也超越了现代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自然主义”生态世界观。人与自然之间虽然有着区别、矛盾和冲突,但却统一于建立在生态系统利益基础上的生命共同体之中,正是这种建立在生态系统利益基础上的生命共同体,使人与自然的命运紧紧相连,并使“统一”成为两者关系的主要方面。人与人的关系虽也存在着差异、矛盾和冲突,但却统一于建立在人类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正是这种建立在人类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使人与人的关系能够“统一”起来,并促使其向良好与和谐的方向发展。

既然生命共同体与人类生命共同体对立统一,那么,对自然环境保护与治理,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习近平说:“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1]236他还明确提出:“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切实把能源资源保障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1]236

三、生态辩证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辩证法是生态哲学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生态辩证法是运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和解决生态问题。习近平的生态辩证法重点表现在生态战略辩证法、生态矛盾分析法和生态底线辩证法。

生态战略辩证法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去认识生态战略问题,善于把握生态环境发展总体趋势及其方向。首先,在纵论国际国内大势、擘画改革发展蓝图时,习近平反复强调要以唯物辩证法去认识战略问题,因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1]44。在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习近平并没有就生态问题谈生态问题,而是认为生态文明就是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明确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4]211其次,为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面的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事业。而生态文明不仅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互融通。因此,“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11再次,习近平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对头不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提出了绿色发展等“五大发展理念”,并指出:“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6]可见,走绿色发展之路的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

生态矛盾分析法是指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解决生态领域的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问题上,不仅整个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几乎所有的后发国家,在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上,都走了一条“先发展,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不可持续之路,造成了全球难以扼制的生态危机。

习近平以矛盾分析法,提出了一个“中国方案”——“两山论”。早在2004年,习近平就明确指出:“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单纯是速度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代表着全面的发展,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7]44一年后,习近平进一步鲜明地提出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辩证思想。他说:“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7]153为此,他结合当时浙江省的省情解释说:“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7]233-234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习近平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深刻分析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一味索取自然资源;其次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此时经济发展和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最后是认识到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这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关系的认识过程,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矛盾思维的辩证过程,也是对“先发展,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不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否定。

生态底线辩证法揭示了重视量的积累与把握事物发展变化临界点的重要性,要求在认识和处理生态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的期望值。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1]288正是运用这种生态底线辩证法,习近平明确地提出了“生态红线”观。“生态红线的观念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来。……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3]99生态红线的提出,就是要求人们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尽心竭力地去保护好自然环境。要保住生态红线,就必须以生态法律权威树立起生态环境破坏的底线。习近平强调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4]210

四、生态价值观:人与自然的永久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不仅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而人之所以要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问题,在哲学上,是一个价值问题。而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于价值问题的总的观点和看法,是引导人们实践走向的行动指南。生态价值观是一般价值观在生态这一特殊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是认识和处理生态与人之间关系或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价值观。

习近平生态价值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它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追求人与自然的永久和谐共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因此,必须把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消费限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所能容忍的限度以内。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减少人类对自然的消费,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解”。

习近平生态价值观也是生态民生价值观。习近平作为党的总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利益和最高宗旨的形象代表。他说:“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业业,夙夜在公,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1]43不同的时代,服务的内容也有所不同。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准的提高,人民的生态权利意识也不断增强,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就是当下人民群众最关心、与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密切的问题之一。

习近平生态价值观又是人民主体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历史既是物质生产的历史,也是物质生产者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必须确立人民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的本质,就是把“服务”与“依靠”统一起来。早在浙江工作时期,习近平就指出:“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必须建立在广大群众普遍认同和自觉自为的基础之上。”[7]13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胜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习近平生态价值观还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不仅是重视当下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问题,或说代内公平问题,而且更是重视民族的未来发展前途问题,或说是代际公平问题。只有保证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在这个问题上,习近平是特别重视的,他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3]5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习近平还写道:“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4]211-212

习近平生态价值观是对以往生态价值观的超越。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主张:第一,以人类为中心,以利益和物质为先导。第二,“消费更多的物资是好事”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欲望”。第三,自然环境不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共存体,而是人类发展的总体资源。这种生态价值观将人类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漠视自然界与一切生命的价值。造成人类的利己主义和物质主义;其本质是一种物本主义的价值观,是见物不见人的价值观,是反自然的价值观。在反人类中心主义斗争中发展起来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其价值观则强调:第一,自然生态有其自在的主体地位。第二,自然生态具有先天的内在价值,它不依人的评价而存在。第三,自然生态与人是平等的,具有同等的权利。虽然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比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更具合理性与进步性,但是,这种价值观把自然生态捧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完全抛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其本质却是一种只见生态不见人的价值观,是一种否定人类主体地位的价值观,是一种生态乌托邦。习近平生态价值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论基础上的价值观,由此,它克服了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这两种价值观的片面性,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和解开辟了一条广阔的大道。

五、生态伦理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生态伦理观是生态价值观在生态伦理领域的具体展现,习近平的生态伦理观,是其“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统一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逻辑展开。由此,他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三大生态伦理理念。

尊重自然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自然的生态利益,尊重自然的道德地位;不能把人类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能否定自然的道德顾客地位,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资源。尊重自然意味着敬畏自然,关爱自然,把自然当作道德关怀的对象,用道德来约束人类对待自然的行为,自觉改变无视自然内在规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存在样态。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一种“真假关系”,也是一种“善恶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之所以也是一种“善恶关系”,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因为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生命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而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否认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生态环境利益,只承认人既是道德代理人(道德主体)也是道德顾客(道德客体),而自然生态是没有道德地位的,因而不是道德关怀的对象。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与其他伦理观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他伦理观把道德基石放置在利益之外,而只有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始终坚持将道德放置在利益的基础之上。也只有把道德放置在利益基础上的生态伦理观,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科学的生态伦理观。

顺应自然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按照客观自然规律进行绿色发展;如果违反客观自然规律,就必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习近平为此曾反复告诫说:“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2]397-398中国历史上也有过这种教训。据史料记载,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曾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善水草、便畜牧”的地方。由于毁林开荒、滥砍乱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沙漠的扩展,毁坏了敦煌古城。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河北北部的围场,早年树海茫茫、水草丰美,但从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出现了几十万亩的荒山秃岭。这些深刻教训,我们一定要认真吸取。

保护自然就是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自然生态相统一。既然要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一切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和违背客观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会遭受惩罚。因此,就必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也就是要让当今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绿色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共同生命利益与共同生态环境利益得到共同发展。

自然价值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一方面,自然具有外在价值——对人、他物及活动有影响、有价值,另一方面,具有内在价值——对维持自身的完整、稳定、和谐、良性循环与平衡发展有影响、有价值。我们不仅要看到它满足人类生态需求的外在价值,更要尊重和珍视它的内在价值。因为,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生态系统的完整、平衡与稳定,依赖于自身与其他物种之间以及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适应关系,人与自然存在着互惠共生关系。

为此,习近平特别重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他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说:“各级领导干部对保护生态环境务必坚定信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2]394他还说:“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2]397

尊重自然是生态伦理的核心原则和理念,只有尊重自然,才能顺应自然,进而保护自然。其中,尊重是基础,顺应是客观要求,保护是结果。

六、生态审美观:美丽中国——人与自然“美美与共”

审美观是从审美的角度去认知世界,生态审美观则是一种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狭义是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审美关系;广义是指建立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生态审美观。

习近平生态审美观集中表现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审美追求上。他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4]211美丽中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层次)的审美内涵:

一是生态文明的自然和谐之美丽。生态文明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之和谐。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生态文明的自然和谐之美与纯粹的自然美是有很大区别的:第一,强调并凸显自然美中的生态性。自然性是自然美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其区别于社会美的关键。生态文明视觉下的自然审美也注重这种自然性,但它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第二,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到生态美学的高度。纯粹的自然美,强调的是自然的形式美,但生态文明审美观,不是停留在一般形式美的审美上,更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第三,将生命意味的美提升到生态意味的美。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角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而生态意味的美则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

二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和谐之美丽。生态文明的社会和谐之美,首先表现为物质文明之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进步状态和积极的物质成果。经济建设的结晶体现为物质文明。物质文明解决的是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矛盾。在生态文明新时代,物质文明建设要解决好这对矛盾,经济建设就必须要走绿色发展道路。生态文明的社会和谐之美,其次表现为政治文明之美。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政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政治建设的结晶体现为政治文明。政治文明解决的是人民与国家(执政党与政府)的关系问题,重点是政治生态化形成的民主法制之美。在生态文明新时代,政治文明建设当务之急是要建设一个绿色政治生态。绿色政治生态主要是指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优良,绿色政治生态是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经验教训说明,生态环境的恶化与政治环境的腐败是紧密联系的。建设山清水秀的生态文明,必须要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生态文明的社会和谐之美,还表现为精神文明之美。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主观精神世界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文化建设的结晶体现为精神文明。精神文明解决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在生态文明新时代,政治文明建设应当走绿色文化发展之路。绿色文化发展之路应当从以往单纯的诸如花卉文化、环境文化等,提升到走蕴含绿色象征意义的生态伦理、生态哲学、生态意识等彰显绿色文化发展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理念之路。以绿色文化为实践载体的精神文明,是美丽中国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三是生态文明的美好生活和谐之美丽。生态文明的美好生活和谐之美丽,不仅要靠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来实现,还要靠社会建设之结晶——社会文明来实现。社会文明建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重点是民生问题,而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的美好生活和谐之美丽问题。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追求是美丽中国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因为党和政府领导建设美丽中国,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又强调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的美好生活之美,体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形象和审美形态,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在习近平看来,生态文明的美好生活之美,就是“人民热爱生活”,“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4]4

建设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的自然和谐之美丽、生态文明的社会和谐之美丽和生态文明的美好生活和谐之美丽的统一,它造就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都“美美与共”的平衡、和谐关系。

习近平生态哲学思想不仅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生态哲学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杜尚泽,任 彦,王 远.习近平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20(1).

[6]本书编写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辅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5.

[7]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共同体价值观文明
爱的共同体
我的价值观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请文明演绎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