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明,宫慧明,张爱民,黄 莹
1.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100068;2.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3.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信息研究所,北京市100068;4.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北京市101318
跌倒是老年人群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1-11]。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在其运动功能部分或全部恢复并稳定若干年后,再次出现新的神经肌肉症状和体征,称为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ost-polio syndrome,PPS)。PPS表现为原来受累或未受累的肌肉出现新的无力或无力加重、肌肉萎缩、疲劳或疼痛、不耐受寒冷。患者感到功能变差,在日常生活活动、移动、上肢功能、呼吸量等方面存在困难。随着PPS患者逐渐增加,该病征逐渐受到重视[12-22]。跌倒是PPS患者常见且重要的问题,可能是瘫痪性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最容易致残的事件。跌倒经常导致这些患者出现身体损伤,进一步残疾以及产生恐惧心理,继而避免活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应该高度重视并预防跌倒,以免产生严重后果[23-24]。
有研究显示,大部分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至少有一次或多次跌倒,大多数跌倒发生于步行、户外活动或不慎滑落。PPS患者跌倒发生率比老年人高得多,可造成损伤和骨折。跌倒有多方面原因,除与老年人跌倒相同的危险因素外,肌肉和关节疼痛、不能耐受寒冷和疲劳等也可能导致跌倒发生。下肢长度差异是跌倒的显著相关因素,解决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肢体不等长可以防止跌倒。应强调平衡训练和加强膝关节伸肌的作用。跌倒与恐惧跌倒、股四头肌无力、平衡功能差独立相关,而与年龄增加和用药没有显著相关性[1,23-24]。还有研究显示,68.5%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在过去1年中至少有一次跌倒,跌倒患者中,42.5%在1个月内跌倒至少一次,45%造成损伤,23.3%骨折;跌倒后最常见的伤害是轻微外伤,如瘀伤、割伤、扭伤、挫伤等,9.7%有骨折[25]。鉴于跌倒的多因素性,需要多学科方法以减少损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23-26]。跌倒事故是65岁以上年龄人群中导致死亡的第六大主要原因。对跌倒的恐惧可能导致身体活动减少,并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鉴于跌倒的高发生率和严重后果,需要制定干预策略。现有的老年人跌倒干预策略不能简单地应用于PPS患者。干预措施必须个体化,以增加活动安全,减少家中跌倒危险因素及跌倒恐惧心理。需要更多研究以明确使用矫形器或步态异常情况下肌无力,疲劳,感觉、平衡感知损害等问题[23-24,26]。
询问患者跌倒历史和残疾情况,包括患者目前的医疗和身体状况、家庭环境、移动性、跌倒平均频率、过去一年的跌倒次数、对跌倒受伤的担心、是否因恐惧而减少活动、最近的跌倒情况[26-27]。记录患者使用药品的种类、数量和频率,以及某些药物潜在的风险,如镇静剂和催眠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痉挛药、利尿剂、强心剂、非甾体抗炎药、毒品[26-27]。
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估跌倒,评分越高,平衡功能越好,<40分提示有跌倒风险。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Tinetti Performance Oriented Mobility Assessment,Tinetti POMA)包括平衡和步态测试两部分,满分28分,19~24分提示有跌倒风险,<9分提示有高跌倒风险。活动特异性平衡信心量表(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 Scale,ABC)用来评估患者与活动有关的信心,<67%提示高跌倒风险[25,27]。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比一般人遭受跌倒和严重损伤的风险更大,危险因素也更复杂。第一,许多患者在生活中经常跌倒,并认为自己能应对跌倒。他们也许是因为过去没有受伤,或者没有意识到可以预防大多数跌倒。一些患者认可跌倒是一种生活方式。第二,随着年龄增长,患者可能会经历越来越无力,并且平衡、协调越来越困难。因为这些问题,许多患者开始使用辅助器具,如手杖、拐杖、助行器,却没有辅助具使用的正规训练。装置可能太大或太小、使用不正确,甚至可能不是理想的解决方案。第三,许多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还有其他医疗问题,未经治疗,可能导致进一步残疾和有跌倒倾向。例如,肩袖肌腱炎使转移更困难,使用辅助器具行走时更不稳定。这种损伤可治疗,且可能治愈,应及时就诊专科医生。第四,由于最初脊髓灰质炎导致的瘫痪,完全或部分麻痹肌肉围绕的骨骼比未受累及肌肉包围的骨骼更薄弱和更脆弱,出现骨质减少或骨质疏松,当发生跌倒时易发生骨折。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骨骼首先断裂,然后发生跌倒。第五,患者由于上肢无力,在失去平衡时缺乏用手臂有效保护自己的能力,常是跌倒而没有保护,对身体的打击很大。第六,与一般人群相比,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容易受到所有相同跌倒风险因素的影响。由于以上这些原因,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跌倒和遭受严重伤害的风险极大增加,应尽量减少跌倒次数[25,28-29]。
所有跌倒都是由于存在内在或外在的风险因素导致的。内在风险因素是影响身体功能的因素,包括平衡功能差、无力、药物作用以及视力或听力不佳、血压异常、贫血、心律不齐、足部问题、身体灵活性差、疼痛、感染、心理障碍、疲劳、眩晕、夜间尿频等。外在因素与环境相关,包括照明差、浴缸或淋浴地板很滑、浴室缺乏扶手等保护设施、行走的表面不平整、天气条件恶劣、物品杂乱、地毯使用不当、凸起的门框、外露的延长线、楼梯没有安全栏杆、家具太低或太高、扶着家具移动、家具没有坚固的扶手支撑、架子太低或太高、鞋袜不适当、使用的支具老旧沉重或破损、辅助器具不正确、地方拥挤增加碰撞或推挤的可能性[1-2,25,28-29]。
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可以同时发挥作用。研究表明,高达35%可导致损伤的跌倒发生在居家熟悉的环境中。人们在家中度过大部分时间,但在熟悉的环境中可能不那么小心,也可能有其他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可能更难以清洁和维护自己的房屋。危险可能积聚,例如浴缸或淋浴地板上的肥皂泡沫、地板上不留意的物品、由于烧坏的灯泡造成照明差等。相反的情况也是如此,地板过度清洁和打蜡可能会使其潮湿和光滑,更可能使人跌倒。宠物可能会造成威胁,因为它们在脚下急跑或安静地躺在地板上。许多人忽视家里小的绊倒、滑倒,没有意识到这些可能导致跌倒和严重损伤。研究指出,绊倒、滑倒是跌倒的最常见原因,占近60%。这些绊倒、滑倒大多数由外部因素造成,并且可以通过改造家庭环境而避免[1-2,5,25,28-29]。
内在因素也与家中发生的跌倒次数有关。家里是人们通常服药的地方,人们也常在家中喝酒精饮料,这些可能影响警觉性和平衡。人们在家里更可能放松警惕,把眼镜放在桌子上,移动时眼神差,或者没有使用手杖等辅助器具。许多人在夜间起床去卫生间,这也有危险。他们还在睡意中,在黑暗中快速起来和走动时更容易跌倒。是否要麻烦地穿上笨重鞋子和支具等使这种夜间情况进一步复杂化[5-6,9,25,28-29]。
社区或陌生环境中也有潜在威胁。恶劣天气时,跌倒更容易发生在冰冷湿滑的地面。如果无障碍环境有问题,跌倒也可能发生。例如不能使用电梯时,爬上一截楼梯之后可能过度疲劳导致跌倒。或者,如果自行上下楼梯又没有栏杆,可能被绊倒或跌倒。外出到社区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危险。要避免过度疲劳并避免在离家外出时跌倒,提前规划并在一段时间后停下休息至关重要。
研究跌倒的专家很少将跌倒归为意外,更确切地说是称之为可预防的事件,超过80%的跌倒可以预防。虽然存在个体不可避免跌倒的情况,但了解如何发生跌倒,就知道如何防止其发生[5,9,25,28-29]。
跌倒时的常见损伤包括:①软组织,例如擦伤、挫伤;②骨折,髋、前臂和脊柱最常见;③头部损伤,脑震荡和颅内出血最常见;④撕裂伤,常常需要缝合;⑤肌肉、韧带和肌腱损伤,例如颈扭伤、踝扭伤;⑥关节和软骨损伤,例如膝关节软骨或半月板的撕裂。跌倒后可以发生许多类型的损伤,有些轻微,而其他可能威胁生命或导致永久性残疾。跌倒大多数既可以无伤害或只导致轻微软组织损伤,例如瘀伤和擦伤。更严重的损伤包括脊柱骨折和四肢骨折。跌倒最严重的后果之一是硬膜下血肿,这类创伤可导致严重的脑损伤或死亡[6-9,25,28-29]。
瘫痪患者由于缺乏肌肉收缩而骨骼变薄,而肌肉收缩能保持骨骼宽厚而坚固。脊髓灰质炎病史结合正常衰老常常导致骨骼特别脆弱,可能容易断裂,有时甚至没有任何创伤。更常见的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发生骨折是跌倒的结果。如何保持健康骨骼也非常重要[25,28-29]。
另一个现象是某些人跌倒后恐惧再次跌倒。这种恐惧可能是心理残疾,可以引起社会隔离,导致抑郁症。虽然对跌倒的恐惧本身并不是一种伤害,但它可能是跌倒最有害的后果。患者与同龄的无脊髓灰质炎个体比较,由于各种原因多次跌倒和遭受严重损伤的风险更高[8-9,11,25,28-29]。
对于跌倒,许多人有一些错误观念,这可能导致更多跌倒并随后导致进一步残疾。纠正并消除这些错误观念对于免受严重伤害至关重要。错误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跌倒偶然发生,因此不能预测或预防;②偶尔跌倒是预料中和可以接受的;③绊倒没关系;④跌倒后没有必要看医生;⑤大多数跌倒发生在恶劣天气;⑥如果待在家里就不会跌倒[25,28-29]。
人们完全可以预测大多数跌倒,并且通过适当注意内在和外在的风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跌倒的危险就能简单地阻止跌倒。医学专家对支具需求的评价很重要。在正规物理治疗环境中帮助患者进行步态和平衡协调训练也非常有益。对家庭和办公环境进行评估和改造则可达到更理想的效果。最主要是不应该认为跌倒是偶然的,而应该是可预测和可预防的。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不能接受跌倒。理论上,不是每次跌倒都可以防止,但应该尝试防止所有的跌倒。即使一个人只跌倒一次,他可能会遭受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的损伤[25,28-29]。
许多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有足下垂,会导致他们走路蹒跚而绊倒。绊倒距离跌倒仅一步之遥,也应避免。即使不发生跌倒,绊倒时失去平衡也会导致受伤,如脚踝扭伤,患者出现新的、尽管是暂时的残疾,从而出现更多绊倒和进一步跌倒的可能性。个人跌倒后应该咨询医生,首先,最重要的是有可能严重损伤而未被诊断、没有适当干预。有些骨折没有X线检查很难发现。此外,有时没有正式体检或没有其他研究如CT扫描、MRI等,不能检测到内部出血,如硬膜下血肿。人最初可能会感觉很好,然后开始的征象比最初怀疑的问题更严重。这些症状可能包括平衡困难、尿失禁、说话困难、视力模糊,甚至更多。医生在跌倒后检查的另一个原因是评估什么导致了跌倒。跌倒有时是潜在疾病的第一个征象。感染未确诊常常足够引起某些跌倒,特别是患者的力量和平衡在正常时也不是最佳的情况下[10,25,28-29]。
许多人认为,如果他们生活在温暖的气候中,并避免在恶劣天气外出就不会跌倒。实际情况是大多数跌倒发生在熟悉的环境中,与天气不佳或爬梯子这类冒险行为无关。大多数跌倒发生在家里,所以待在室内也不是解决办法。此外,这种自我强加的隔离会导致抑郁症和生活质量降低[5-8,25,28-29]。
全面预防跌倒是确保避免严重损伤的唯一方法。虽然这项任务对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比较困难,但仔细考虑如何避免就能防止大多数跌倒。从三个方面给患者一些指导和提示。
首先,患者每年进行彻底体检。与医生讨论任何药物问题、新的损伤和新的症状,如疲劳、头晕或尿频;定期进行视力和听力检查;定期检查和更新支具或辅助器具;改造居家和工作场所使之更安全;定期外出,但在非常疲劳或天气条件有危险时避免这样做。遵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锻炼,以提高灵活性、力量、平衡和协调[11,25,28-29]。患者要进行视力和听力以及血压检查;评估当前所用的药物,并让医生知道任何新的医疗问题。寻求治疗任何疼痛的情况,这些可能会导致稳定性不如平时。常规实验室研究可发现诸如贫血的因素,其可引起头晕和失去平衡。治疗骨质疏松症,并讨论决定这个选择是否可行。任何体质量变化都应引起警觉,因为它们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移动。诊查时也要检查鞋袜和支具,应该评估和修正支具或辅助器具的任何问题。保持轮椅等状态良好,定期检修。讨论目前的锻炼方案,个人定期锻炼可以改善平衡和协调性,从而有助于防止跌倒[11,25,28-29]。
其次,改造家庭和工作环境以防止跌倒。修理破裂或损坏的楼梯和通往门厅的过道;使地板表面平整但不要光滑;去除凸起的门槛和门框;更换易摔的地毯和杂乱东西,如暴露的电线、杂志架等。室内和室外应拥有坚固楼梯,两侧有扶手。如果上下楼梯困难,请考虑乘坐电梯。坐在坚固的椅子上,扶手高度合适。淋浴或洗浴时坐在坚固椅凳上。在马桶和浴缸、淋浴周围安装扶手;使用浴室防滑垫。保持适当照明,但避免眩光。将所有电源插座和开关放在手臂长度范围内,以避免伸手和弯腰。夜间使用便桶或小便器,避免大范围活动。稳定所有家具,但避免使用家具来帮助行走。将物品存放在可接触的高度,以避免伸手和弯腰[6-9,25,28-29]。许多保险公司支付物理治疗师或作业治疗师访问家庭或工作场所的费用,以解决安全和跌倒预防的问题。即使医疗保险不包括这笔费用,这也可能是一个明智的投资。让治疗师来到居家或工作场所的好处是他们会看到患者如何移动,让专家评估患者的环境。按照建议提供的清单进行检查很有帮助。对于居室要简单实用,并确保空间整洁。患者要避免使用家具和其他物体来支撑身体,例如门把手和毛巾架。患者在真正需要之前,要积极主动地安装保护装备,主要是楼梯扶手、浴室扶手。让人修理破裂或损坏的楼梯、过道。更换凸起的门槛、门框和小块地毯。考虑安装电梯,而不要等到攀爬楼梯成为难以承受的负担[25,28-29]。
另外,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中的跌倒常常导致进一步残疾,所以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跌倒,与维持良好生活质量之间保持平衡。仔细考虑自己的滑倒、绊倒和跌倒的经历,然后看看促成这些事件的内在和外在因素,防止它们发生,要有计划以防跌倒[25,28-29]。
出游时患者要提前计划让自己休息以避免过度疲劳。如果患者的路线并不容易实现无障碍,考虑寻求帮助而不是接受。患者对有跌倒风险的独立性要衡量价值,并选择在特定情况下最适合的选项。导致严重损伤的跌倒会改变患者独立性,降低生活质量[25,28-29]。
PPS患者由于疲劳和无力,需要通过保存体能和调整生活方式,用最小的努力实现最大的目标,做重要的活动,限制需要支出大量能量的活动,也不应该因为有能力实行某些活动,就时常地对自己施加压力。患者要能找到一些方法来节约体能来改善生活质量,结合多学科的临床支持,来减轻症状及维持功能[28-29]。患者可能终身去适应,并尝试根据身体的限制来有计划地进行活动[28-29]。还要注意保暖,减轻肌肉疲劳,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随着衰老及出现PPS,需要接受的理念是使用就会失去。每个患者的肌肉无力和关节运动范围都独特,与他人不同。专业人员与患者一起根据基础情况,明确了解每天进行的活动,如转移、从椅子起身或走路的方式,然后找到最适合患者个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和特殊技术,以及活动的适当强度和数量,开始时应使用一半负荷,将重复次数减少一半,并使休息时间加倍。如果疲劳在30 min内缓解,不增加肌肉疼痛,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程度及数量[28-29]。
患者的运动处方一定是个体化的,没有相同的处方。关于PPS患者的运动处方或运动方式方面,临床研究方面有一些原则。完整的处方需要包括患者的诊断、非疲劳运动项目、运动类型、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类型有等长运动和等张收缩,运动持续时间包括时间长度、重复次数、遍数,运动频率要明确每周次数,运动强度包括阻力、张力是多少。每一组运动要包括热身、伸展、主要运动任务、降温活动,明确主要运动任务的项目,以及重量练习的数目。强化运动练习的两个重要特征是阻力和重复。阻力是进行锻炼所需重量或张力的量,重复是所做锻炼的次数。必须仔细监测患者在加强运动方案中的这两个因素。患者要将保存能量作为日常生活、工作的重点,精细计划休息和活动安排,掌握特殊的方法或技巧。保存能量和调整生活方式的目标不是吝惜能量,而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有计划地花费精力。能量水平即使少量提高也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这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及PPS患者随年龄老化而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关键。薛丽卿等[28-30]根据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学生的病情与行走能力不同等因素,选择登楼梯、蹲起及跳绳三种运动方式,结果表明选择力所能及的不同运动方式,以心率为测量指标,控制运动强度,进行有氧锻炼,可取得较好成效。
虽然总目标是预防跌倒,但跌倒不可能完全避免。如果发生跌倒该怎么办?理想情况下,PPS患者可以寻求别人帮助,了解跌倒后如何站起和在跌倒后如何帮助的一些技巧,做好跌倒发生时附近没有人帮忙的准备。佩戴医疗警报装置,或携带便携式电话以寻求帮助。如果因跌倒而遭受任何损伤,应及早与医生联系,请医生进行评估。保持最佳的功能水平对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跌倒发生的轻微软组织损伤甚至也可以显著改变功能。早期医疗常常是最大限度减少跌倒造成损伤或残疾的关键。跌倒后,如果患者的轮椅在附近,在向前方的位置靠近它,使用轮椅前架、座和靠背把身体推入轮椅,同时确保锁定车轮。同时转动以采取平衡坐姿。如果患者的床或沙发很方便,把自己拉到表面上并俯卧。当你休息后体力恢复时,翻身或抬高自己坐到位置上[25,28-29]。
总之,跌倒是PPS患者常见且重要的问题,可能是瘫痪性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最致残事件,经常导致患者身体损伤、恐惧跌倒,继而避免活动,具有临床意义但常被忽视,应该与预防老年人跌倒一样受到重视。鉴于跌倒的高发生率和严重后果,需制定干预策略。现有老年人跌倒干预策略不能简单地应用于PPS患者。干预措施必须个体化,以增加行走安全、减少家中跌倒危险因素及跌倒恐惧心理。需要更多研究以明确使用矫形器或步态异常情况下肌无力,疲劳,感觉、平衡感知损害等问题。
]
[1]刘元标,励建安.老年人跌倒与平衡及步态异常[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1):5-8.
[2]焦伟国,周明,彭楠,等.社区老年人下肢骨骼肌肌力衰变的趋势和特点[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5):440-444.
[3]夏庆华,胡嘉,周鹏,等.老年人在家中跌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0):865-867.
[4]曹雪佳.老年人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J].社会福利,2015(7):45-46.
[5]耿桂灵,尹志勤.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行为方式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2015,35(24):7191-7193.
[6]张庆来,张林.老年人跌倒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2016,36(1):248-249.
[7]彭轲,雷林,冯浓萍,等.深圳市老年人跌倒流行情况及直接疾病负担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2):122-124.
[8]唐雨欣,郭小牧,谯治蛟,等.北京、上海社区老年人跌倒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21(1):72-76.
[9]张迪,何耀,曾静,等.影响中国老年人跌倒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7,19(4):329-333.
[10]姜彩肖,马新颜,段蕾蕾,等.石家庄市社区综合干预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效果评价[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21(8):772-774.
[11]袁泉,姚文兵.老年人跌倒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老年学,2017,37(17):4373-4375.
[12]张爱民,王玉明,宫慧明,等.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概念及病理生理机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5):497-500.
[13]Boyer FC,Tiffreau V,Rapin A,et al.Post-polio syndrome:Pathophysiological hypotheses,diagnosis criteria,drug therapy[J].Ann Phys Rehabil Med,2010,53(1):34-41.
[14]Trojan DA,Cashman NR.Post-poliomyelitis syndrome[J].Muscle Nerve,2005,31(1):6-19.
[15]Gonzalez H,Olsson T,Borq K.Management of postpolio sydrome[J].Lancet Neurol,2010,9(6):634-642.
[16]Bridgens R,Sturman S,Davidson C,et al.Post-polio syndrome-polios legacy[J].Clin Med,2010,10(3):213-214.
[17]李海燕,杨清成,齐尚书,等.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1例临床病理特点及文献复习[J].临床荟萃,2010,25(6):533-535.
[18]侯世芳,李凯,刘银红.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18(4):273-275.
[19]李妍,黄天龙,张朝东,等.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2例[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2,20(6):680-681.
[20]何超明,马越,汤颖.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1例报道[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3,40(1):35-36.
[21]丁云龙,赵艳霞,唐冰,等.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一例[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21(1):62-63.
[22]孙雪纯,赵哲.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临床及电生理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5,42(6):501-504.
[23]王玉明,宫慧明,张俊义,等.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5):501-504.
[24]王玉明,宫慧明,张俊义,等.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5):510-513.
[25]Nam KY,Lee S,Yang EJ,et al.Falls in Korean polio survivors:incidence,consequences,and risk factors[J].J Korean Med Sci,2016,31(2):301-309.
[26]Bickerstaffe A,Beelen A,Nollet F.Circumstances and consequences of falls in polio survivors[J].J Rehabil Med,2010,42(10):908-915.
[27]张爱民,王玉明,宫慧明,等.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评价方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5):505-509.
[28]Silver JK.Post-Polio Syndrome.A Guide for Polio Survivors and Their Families[M].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
[29]Halstead LS.Managing Post Polio.A Guide to Living and Aging Well with Post-Polio Syndrome[M].2nd ed.Washington D.C.:NRH Press,2006.
[30]薛丽卿,郑红斌.小儿麻痹后遗症学生有氧锻炼运动处方的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1,10(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