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8-01-22 10:3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1期
关键词:老年性优质脑梗死

林 娜

(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门诊采血室,吉林 白山 134300)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主要是指各种因素所致的局部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造成脑组织相对应位置发生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所致,临床多表现为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1]。该疾病一般多发生于安静时,部分患常一觉醒来便发生口眼歪斜以及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改善预后,临床多辅助有效的护理工作。本研究中笔者选取81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为例,主要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中81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病患,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认知功能障碍、护理依从性差等患者。将所有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72.5±4.4)岁。观察组男26例,女15例,平均年龄(72.3±4.1)岁。上述资料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显示,差异不会影响本次研究结果(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教、常规巡房、血压及心率等生命体征检测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包括:

1.2.1 病房环境干预:每天定时对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定时更换床单及被褥,及时开窗通风换气,促进室内空气清晰;控制室内温度以及湿度,一般以25 ℃、40%~60%较为适宜。另外护理操作过程中,要尽量进行噪音控制,避免大声交谈,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同时为了实现安全管理,病床上要加固床档,地面需做防滑处理,在公共区域易摔倒的地方可设施宣传标语。

1.2.2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方式要根据患者以及家属的性格、文化程度灵活选择,如QQ或者微信内容推送、发放宣教手册等。内容包括:疾病发生机制及危害性、常用治疗手段、常见诱发因素等,这个过程中态度要温和,语言要通俗易懂,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以提升对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缓解其内心顾虑。

1.2.3 心理干预:老年患者多数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对于突然发病难以接受,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护理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波动,采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引导其进行倾诉,针对其不良情绪症结所在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尊重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及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以最大程度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2.4 饮食干预:患者饮食应以清淡、少盐以及低胆固醇为主,注意饮食规律以及少食多餐;少食用动物油,植物油较为适宜,同时可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满足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切忌暴饮暴食以及可适量饮茶,注意戒烟戒酒。

1.2.5 并发症的预防: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可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进展;另外由于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慢,在康复阶段极易出现“便秘、关节疼痛”等并发症,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行评估,针对性加强预防。

1.3 观察指标: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Bather指数(巴氏指数)对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二者均为100分,SAS评分越高焦虑状态越严重,Bather指数越高则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2-3]。

采用百分制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85)、基本满意(60-85分)、不满意(<60分)3个等级,满意率=(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根据SSPS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SAS评分及Bl评分对比:观察组SAS评分及Bl评分分别为(36.5±4.7)分、(70.8±12.4)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8.3±5.3)分、(44.6±16.7)分,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6.018、7.935;P<0.05)。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32/40),其中满意18例(45.0%),较满意14例(35.0%),不满意8例(2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40/41),其中满意23例、较满意17例、不满意1例,分别占比56.1%、41.5%、2.4%。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χ2=6.432,P<0.05)。

3 讨 论

脑梗死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循环障碍疾病,起病急促且进展快,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经实践显示,如果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干预,预后极差,多数患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肢体麻木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4]。再加之老年患者年龄大,多数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身体功能较之年轻群体差,患病后常常意识模糊、行动不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最终治疗效果。

调查显示,予以脑梗死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工作,对于降低并发症以及恢复神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5]。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经实践证实应用效果确切,在临床多种疾病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推广[6]。相较常规护理而言,该护理模式措施的制定均建立在患者生理需求调查以及循证支持基础之上,实施过程中弹性较大,可有效保证干预的针对性;另外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要求其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熟练的技能操作水平,还需要护理人员提升沟通以及应变能力,针对患者的情绪变化作出及时处理。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其中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对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病房环境干预、饮食干预、并发症预防则可为其营造良好的环境,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舒适度。护理后观察患者SAS评分及B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说明优质护理应用优势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预后良好,与上述分析相一致。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老年性优质脑梗死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的应用效果分析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温针灸配合中药塌渍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浅析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