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朝格吉乐图
本文通过分析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和特点,就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并对民族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支持作出阐述。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激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创新创业意向越来越明晰。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为例: 2015届毕业生中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所占比例为 0.7%-0.9%,2016届为 0.8%-1.2%,2017届提升到1.5%-2.2%。创新创业项目也从简单的网络代售、摆地摊等向高新技术服务、实验项目成果转化、蒙汉双语网站研发和大数据服务及富硒农业发展等中高端领域延伸。2014年,第一届校园创新创业大赛中提交作品14件,参与人数30人次。 2017年,全区第三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申报项目达292件,参与人数1500多人次,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技能和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一是心理准备不足。初出校园的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社交能力相对较弱,与人沟通不顺畅,经常遭到冷遇,处处碰钉子,打击了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信心。自主创业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困难和挫折较多,而当今学生大多在顺境中成长,抗打击能力普遍较弱,遇到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灰心丧气,甚至否定自我能力,从而导致创业半途而废。
二是资本筹措困难。创业之初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尤其涉及科技、商贸等领域,更是需要强大的资金链作保障。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自筹、借贷和风险投资。对于多数来自农村牧区的大学生来说,自筹存在数量有限、无路可筹的困境;借贷额度有限,限期还款,难以满足大学生创业者长期投资需求;风险投资是创业者获得资金的首选,也是最适合他们的资金来源方式。然而,我国风险投资市场尚未成熟,投资人数少,投放资金有限,管理不够规范,投资风险较大。此外,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往往因为不够成熟或者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而不被看好,投资者较少,资金额也极为有限。
三是普遍缺乏企业管理经验。一个创业项目从选择、确定、正式运营到取得成果,整个市场运作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要求创业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大部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对相关财务、人事、行政等制度运作不清楚,能力不足。可以说,具备全方位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少之又少。
首先,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在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的同时,辅以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创新创业比赛、企业知名人士专题讲座、建设孵化基地孵化新项目等工作,全方位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服务。
其次,借助便利条件,树立理财意识。大学生创业之初应借助社会所提供的一切便利条件,本着“多少实力做多少事”的创业原则,合理筹措和调配资金,并积极寻求更好的资金来源渠道。
第三,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大学生在选择自主创业项目时,可考虑与志同道合者共同组建团队,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取长补短,充分考虑团队成员性格及各自愿景,达到团队合作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第四,建立广泛而有效的社会关系。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有意识地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保证在自主创业过程中与各方面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建立起广泛的社会关系,获得更多人的帮助与扶持,有利于调动人力、物力,发现商机。
第五,对创业项目做好长期规划。任何一项事业的开启,都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大学生创业之初,要对创业项目做充分的市场调研,选择自己能够驾驭的项目,避免因好高骛远、不熟悉项目而失败;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急于追求回报,应将创业过程当成一个逐步积累经验的过程;要善于总结,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经营方式,不断学习,提升经营企业的管理能力。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创新创业的规划和措施,在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培训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为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提供工作、网络、社交和资源共享众创空间,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打造了良好环境。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强调要着力抓好大学生创新创业,鼓励各地高校将大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增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指出在做好“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培育建设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励学生预先做好创新创业项目,同时鼓励学生返乡创业,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进行支持,鼓励学生确立创新创业理念。这些规划、措施及文件为大学毕业生选择创新创业提供了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