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的疗效分析

2018-01-22 10:30赵雨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1期
关键词:血钠渗透压连续性

赵雨娟

(长春市中心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1)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是指由颅脑组织损伤而引起严重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大多数患者出现血钠升高[1]。高钠血症是一种水、电解质发生严重紊乱的状态,诊断标准为血钠≥145 mmol/L。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疾病,主要治疗手段为降低血钠水平,且纠正速度不宜过快,以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能够连续、缓慢地清除水分和溶质,能够持续、稳定地维持水盐代谢与电解质代谢平衡,保证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稳态[2]。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清除效率更高等优点,目前在临床的应用更加广泛。本院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4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汇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共14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6.0±3.11)岁;观察组患者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9.0±1.6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大小、受伤原因、GCS评分差值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患者在伤前均无可能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疾病。

1.2 诊断标准。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GCS)昏迷评分在3~8,患者在受伤后持续昏迷6 h以上,或者在受伤后24 h内发生意识情况恶化继而发生持续6 h以上昏迷。患者临床表现为嗜睡、烦躁、昏迷,且呼吸、体温、血压等指标发生明显变化。高钠血症:血钠在145~160 mmol/L为轻度增高,血钠在161~170 mmol/L为中度增高,血钠>170 mmol/L时为重度增高,1 d内经2次测定血钠浓度均≥145 mmol/L的患者确定为高钠血症。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限制使用各种含钠类制剂的使用,减少利尿剂的使用量,另外鼻饲白开水、流质营养剂以及等渗糖水,计算当日补给量并分成多次进行鼻饲,测定患者血钠值调整鼻饲量;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针对病因的基础上进行连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采用仪器为Baxter ACCURA血液滤过仪以及配套管路,治疗时间为8~20小时/次,3~5次为1个周期;置换液量为2~2.5 L/h,置换液配方为5%葡萄糖注射液0.5~1.5 L、生理盐水1~2.5 L、25%硫酸镁3 mL,注射用水0.5~1.5 L,置于4 L袋内。以上配方为基础参考,后根据患者自身血钠水平做出调整[3]。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每2~3 h测1次血钠浓度与渗透压,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记录患者出现的所有异常反应。

1.4 评判标准:评价标准分为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显效:患者血钠逐渐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状态良好;好转:患者血钠水平有所降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状态较好;无效:患者血钠维持不变或持续升高,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出现病情恶化,精神状态差。

1.5 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数据,采用SPA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数据卡方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结束后,经统计分析得出,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7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χ2=4.74,P=0.03),P<0.05,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具体是指由颅脑组织的原发性损伤或继发性病理改变而引起严重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大多数患者出现血钠升高。临床主要治疗手段为降低血钠水平,且降低速度不宜过快,以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

高钠血症是一种水、电解质发生严重紊乱的状态,人体正常的血清钠浓度标准为135~145 mmol/L,本次研究所采用的高钠血症标准为血钠≥145 mmol/L,具体划分标准为:血钠在145~160 mmol/L为轻度增高,血钠在161~170 mmol/L为中度增高,血钠>170 mmol/L时为重度增高,1 d内经2次测定血钠浓度均≥145 mmol/L的患者确定为高钠血症。

造成高钠血症的原因有很多种,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高血钠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无法自主饮水而出现摄水量不足,另外治疗时使用了大量的高渗脱水剂、利尿药且补液量受到限制,使得水分丢失过多,多数患者出现的中枢高热、发汗也会造成水分丢失过多;②中枢因素:多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下丘脑受到了破坏,反馈调节机制受损,使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异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多使醛固酮量增多,醛固酮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钠排出量减少,血钠升高,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使得仍有大量水分通过尿液排出,最终出现血钠升高。

目前对高钠血症的常规治疗方法为在针对原发病因治疗的基础之上,停用一切含钠类制剂使用,减少利尿剂与脱水剂的使用量,鼻饲白开水、流质营养剂以及等渗糖水等措施,高钠血症的此种常规治疗法与重型颅脑损伤的一些治疗措施上存在矛盾,因此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尤其是存在严重水肿、少尿无尿、心力衰竭的患者治疗效果更是不佳[4]。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能够连续、缓慢地清除水分和溶质,能够持续、稳定地维持水盐代谢与电解质代谢平衡,保证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稳态。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的作用原理是模拟肾小球滤过的方式,清除血浆中的水和溶质,而置换液则充当肾小管的角色,发挥重吸收作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以达到渗透压平衡为目的,缓慢、安全地降低血钠浓度,不仅保证了血液动力学状态的稳定,同时又可以发挥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的作用,将血液与细胞外液之间、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之间的渗透压差维持在一个较小的波动范围内,避免了由于渗透压的突然升高或降低而出现的异常反应。且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动态监测患者血钠水平而有针对性的调整置换液的钠离子浓度,有效控制了血钠的纠正速度,使得血钠的降低速度与患者自身情况更加匹配,有效避免了一些因血钠降低过快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治疗的安全性也更高。正是由于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所具有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清除效率更高、更安全等优点,目前在临床的应用也更加广泛。

本文为探讨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4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治疗法,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钠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出现的高血钠症状,有效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且速度稳定、安全系数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血钠渗透压连续性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高考生物问答复习之渗透压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渗透压测定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三生物学复习教学策略——以“内环境渗透压”复习教学为例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