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第40期中青班学员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20年前,新平县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民族、山区、贫困”三位一体的县情特征非常明显。为摆脱这种现状,通过多年的实践,历届县委、政府深刻认识到产业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可以说,新平县近2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立足县情建产业、促发展的历程。
1.以矿冶为主导,加快推进工业发展。立足“矿产资源大县”的县情,新平县委、政府提出了“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2004年,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三产业位居第一,带动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201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2014年,工业总产值181.5亿元,支撑全县GDP首次突破了100亿元大关;201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9亿元。近几年来,全县有50%以上的GDP、50%以上的财政总收入和60%以上税收收入来源于工业。
2.以高原特色农业为主导,加快推进农业发展。近20年来,新平县始终坚持“农业稳县”不动摇,特别是2012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新平县充分依托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培育出省内外知名的“褚橙”等特色农业品牌,成功打造“褚橙”庄园、“喵哆哩”等庄园经济品牌,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云药之乡”“中国特色竹乡”“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产业发展先进县”等称号。
3.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导,加快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新平县突出以花腰傣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加快发展旅游业。目前,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全市旅游业发展的两个重心之一,在全省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通过近20年的发展,全县经济总量快速增加,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从2007年到2013年连续7年位居全省29个民族自治县首位;2016年实现现价地区生产总值124.7亿元,列全省第20位。
1.“鲁奎山”之路。1986年,时任省委书记普朝柱开展调研时提出了“鲁奎山之路”。20多年间,“鲁奎山之路”经历了“鲁奎山矿→鲁奎集团→仙福集团”的发展历程。集团目前从业人员达3800人,成为新平产值最大、税收过亿的民营企业,成功跨入云南省两个百强企业和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
2.“褚橙”品牌横空出世。2002年,75岁的褚时键举债1000多万元,在新平的哀牢山上建起一个2000多亩的橙园。在“褚橙”影响带动下,周边群众纷纷通过流转土地来规模发展柑橘产业。2016年末,全县柑橘种植面积达10万亩,果品销售总收入4.7亿元。
3.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崛起。
20多年来,新平县坚持走特色差异化路子,旅游文化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发展。先后获得“最具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国民族文化旅游新兴十大品牌”“精品自驾游线路”“中国最具特色生态旅游名县”“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
回顾新平县产业发展历程,主要是做到“五坚持”,即坚持产业根本理念,坚持依托资源建产业,坚持资源的高水平利用开发,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今后更长一段时期,新平县将继续牢固树立产业是发展根本的强烈意识,抓牢产业不放松,聚焦产业不散光,努力闯出一条符合新平实际和时代要求的跨越式发展新路子。
一是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实现新突破。产业强县的基础是农业要强起来。到2020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0亿元,把新平县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二是确实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产业强县的核心是工业要强起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强化“产业强县”引领,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增加值96亿元。三是加速推进以旅游文化产业为引领的第三产业发展。产业强县的新动力是三产要强起来。要把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新平县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用二至三年时间,使其产值占GDP的总量超过7%,成为真正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