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亚莉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8100)
猪丹毒病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疫病,俗称“打火印”,该病的特征为高度发热和在皮肤上形成特异性疹块,慢性病例多表现为非化脓性关节炎和疣状心内膜炎,并导致发育停滞和恶病质。3—12月龄以内的猪发病最多,哺乳仔猪及老龄猪较少。本病常为地方性流行病,有时也能传播到广大的地区。主要通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感染。
猪丹毒的病原为极纤细的猪丹毒杆菌,形状呈直杆或稍弯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全身各器官都有病菌存在,在耐过猪和带菌猪的扁桃体、肠道、胆汁中含菌量较高。由于病菌在外界能长时间的存活,病猪和带菌猪的分泌、排泄物能造成圈舍环境的严重污染,从而决定了该病常呈地方流行性的特点。一般猪丹毒杆菌在腐败的病猪尸体内能生存4个月,但病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经75℃处理,1分钟内就能致死病菌。1%漂白粉、1%臭药水、10%石灰水,以及用2%烧碱水与5%生石灰水混合溶液,都能在5—10分钟内杀死猪丹毒杆菌。
该病常发生在断奶后至10月龄的猪、牛、羊,犬、禽、鱼和人也能感染。患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落在土壤中的病菌能长期生存并进行繁殖,致使土壤也成为传播病菌的主要因素。健康猪往往在吃了被污染的伺料、饮水或掘食被污染的土壤而发病。
潜伏期一般为3—5天。临床上根据患猪的表现,可分为三个主要类型
3.1 急性败血型猪丹毒
该类型最常见,死亡率较高。体温突然升高,可高过42℃,食欲减退或拒食,精神沉郁,结膜有脓性分泌物。病初粪便干燥,后期发生下痢,有时粪中带血,卧地不起。发病后不久,一般在发病2—3天患猪的胸、腹、四肢内侧、耳等部位的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的红班,先为淡红色疹块,后变紫色,稍肿不痛,用手指按压时红色消退。严重病例,患猪心力衰竭,关节肿胀,眼脸浮肿;极严重病例,患猪常后肢麻痹,呼吸困难,寒颤。多数急性败血型病猪常于第三或第四天死亡,死亡率可达50—80%。
3.2 亚急性疹块型猪丹毒
病初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精神不振,体温可达41℃以上,便秘、呕吐、经 1—2天后,在背、胸侧、四肢、臀和颈等部位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界限分明的方形或菱形紫红色疹块,也有不规则形状的,俗称打火印。几天后,体温下降,随之疹块形成痂皮,脱落后常可自愈,经8-20天即恢复健康。但也有的病例可转变为败血型而死亡,极少数的病例可见皮肤坏死,随后结成棕黑色干痂。
3.3 慢性型猪丹毒
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变而来。主要病状是,体温一般正常或稍高,常见心内膜炎或四肢关节炎,或两者并发。发生心内膜炎时,心脏衰弱、心跳急促、呼吸迫促、并件有咳嗽,发生关节炎时,关节肿大、四肢僵硬、有的发生粘膜发绀;交成皮革样的痴皮,经久不脱。耳及腹部呈家皮肤坏死,这类病猪生长受阻,严重者经过2—4周即死亡。
4.1 每年春秋两季坚持定期注射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哺乳仔猪应在断奶后补针,对体重10kg以上的断奶猪,皮下注射5ml。注射后后第三周产生免收力,免疫期可达6个月。
4.2 严禁从疫区引进猪只,必须购入时,要严格隔离观察1个月左右。
4.3 猪群中一旦发生猪丹毒,要迅速隔离患病猪,对同群尚未表现症状的要坚持每天测体温两次,并详细观察其表现,发现病猪立即隔离,对健康猪注射抗猪丹毒血清,进行紧急预防,但经往射后有的可能表现过敏反应。
4.4 病死猪或急宰的病猪严禁食用,以免给人传病。可对猪尸就地炼油化制处理,内脏及血液应焚烧或深埋,认真反复几次消毒圈舍、饲槽和用具等。对污染的猪圈需用10%—20%石灰水、1%—3%漂白粉容液等进行喷酒消毒,对猪圈最好用10%—20%的石灰乳涂刷2—3次;对猪运动场每年应深翻一次。
猪丹毒由于病原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临床上只要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一般能把患猪迅速治愈。
5.1 肌肉注射青霉素或链霉素,也可二者分点同时肌注:青霉素10-20kg体重者20—40万单位,20—50kg体重者40—100万单位,50kg体重以上者酌情增加;链霉素每公斤体重注射50mg,每日1—2次。
5.2 磺胺类药物疗法,20%磺胺噻唑钠溶液肌肉注射10—20ml,每隔5—6小时注射一次;增效磺胺嘧啶或增效磺胺甲氧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20—25ml(按两药总量计算),每日两次,注射2—3天一个疗程。
5.3 中药疗法
方一:病初用地龙 30g、石膏 30g、大黄 30g、玄参 15g、知母 15g、银花 18g、连翘 15g,煎汤两次,药汁混合,日灌服2—3次。
方二:柴胡 10g、金银花 10g、连翘 10g、升麻10g、葛根 10g、花粉 10g、薄荷 10g、白芷 10g、白芍6g、甘草6g,共为细末,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