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病例分析及防治措施

2017-01-17 01:10孙洪英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10期
关键词:猪丹毒亚急性病原

孙洪英

(河北黄骅市农业局,河北黄骅061100)

猪丹毒病例分析及防治措施

孙洪英

(河北黄骅市农业局,河北黄骅06110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高热败血为特征,皮肤表面出现菱形疹块俗称“烙铁印”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健康猪群带菌30%~50%,主要传播是由于被污染的饲料、啮齿动物(老鼠等)及鸟类、鱼粉等水产制品、污染水源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在高温、高湿、气候骤变的环境下易发生。2017年夏秋季节,河北省黄骅市附近发现母猪体表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红疹块,指压不退色。初步诊断是猪丹毒。

1 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1~7d,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疹块型)、慢性型三种。

(1)急性型:常见,精神不振、体温42~43℃不退,常突然暴发,死亡率高。不食、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附有黏液,小猪后期下痢。耳、颈、背皮肤潮红、发紫。临死前腋下、股内、腹内有不规则鲜红色斑块,指压退色后而融合一起。常于3~4d死亡。

(2)亚急性型(疹块型):病较轻,1~2d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烙铁印”,指压退色。疹块突出皮肤2~3mm,大小约1至数cm,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口渴、便秘、呕吐、体温高,也有不少病猪在发病过程中,症状恶化而转变为败血型而死。病程约1~2周。

(3)慢性型: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常见关节炎,关节肿大、变形、疼痛、跛行、僵直。溃疡性或椰菜样疣状赘生性心内膜炎。心律不齐、呼吸困难、贫血。病程数周至数月。怀孕母猪不分怀孕阶段高热后流产。

2 病理变化

急性型猪丹毒胃黏膜急性卡他性出血性炎症,胃底、幽门部严重,肠黏膜发生炎性水肿,小肠、十二指肠、回肠黏膜上有小出血点,体表皮肤出现红斑,淋巴结肿大、充血,脾脏肿大呈樱桃红色或紫红色,质松软,包膜紧张,边缘纯圆,切面外翻,脾小梁和滤胞的结构模糊。肾脏表面、切面可见针尖状出血点,肿大。心包积水,心肌炎症变化,肝充血,红棕色。肺充血肿大。

疹块型:以皮肤疹块为特殊变化。

慢性型:溃疡性心内膜炎,增生,二尖瓣上有灰白色菜花赘生物,瓣膜变厚,肺充血,肾梗死,关节囊增厚、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试验室分离鉴定病原进行诊断。这种病原很容易培养。血清学试验结果只能说明患猪接触过病原,不足以当作确诊依据,必须间隔14d做两次血清学试验,如果结果都是滴度升高,才可以用来辅助诊断。

4 治疗

(1)发病后用青霉素治疗,体重注射1万单位/kg,1~2次/d,直到症状消失后再治疗2~3次;青霉素无效时,可改用四环素或红霉素治疗。

(2)饮水投药效果不好,可在饲料中添加10%阿莫西林500~750 p pm。

5 预防措施

(1)加强猪场灭鼠驱鸟工作;制定猪场消毒制度;加强饲养管理、农贸市场、屠宰厂、交通运输检疫工作,对购入新猪隔离观察21d,对圈、用具定期消毒。发生疫情隔离治疗、消毒。

(2)预防免疫,有计划地实行疫苗接种,是防治本病最有效的方法。常用猪丹毒弱毒冻干菌苗于仔猪60~70日龄注射,每只1m L,其他猪春秋两季各注射1次,免疫期9个月。

猜你喜欢
猪丹毒亚急性病原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猪丹毒病原菌特性
浅析猪丹毒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用药规律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