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剑
(西双版纳版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0)
紫色姜(Zingiber purpureum Rosc.)为姜科(Zingiberaceae)姜属(Zingiber)植物,傣名补累,别名野姜。紫色姜是傣医常用药材之一,收录于贝叶经文中,以根茎入药,味苦,性寒,具有健胃、消积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食积胀满、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肝脾肿大和热风湿痛等症;也可用根茎抹醋外擦治疗皮肤顽癣等症,同时在治疗多种真菌皮肤病及其皮肤保健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疗效[1-3]。紫色姜是傣药成药“双姜胃痛丸(帕中补)”的主药之一[1],收录于《云南省中药材标准》,应用前景广阔。
根据文献报道,紫色姜在云南南部与东南部有栽培,未见有野生分布报道。但西双版纳州庭院种植户的紫色姜种苗均从野外引种,说明紫色姜在西双版纳可能有野生分布但资源较少。由于紫色姜药材长期依赖少量庭院栽培资源,大大限制了其产业发展。西双版纳版纳药业为“双姜胃痛丸”国内唯一生产厂家,近年来随着产品销售量的不断扩大,对原料需求越来越无法满足[2]。公司近年来开展了较多关于紫色姜种植技术的研究,现将紫色姜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通过与紫色姜种苗来源地物候对比,选择湿润温暖的环境作为紫色姜种植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良好、背阳地块作为栽培地为佳,也可选择海拔在1200 m左右的倾斜山地,土质以砂壤土或壤土为佳。
栽培前进行整地处理。去除种植地土壤中杂物,深耕25-30 cm。每亩撒石灰粉35-40 kg,优质土杂肥4000-5000 kg,或有机肥100-200 kg后,精细整地,开沟起垄,沟距50 cm,沟深10 cm。
选饱满、均匀、有光泽和无病虫害的健壮姜块作为种姜。
在阴凉处把种姜分割成70-100 g左右小块,每个小块留3-5个壮芽为宜。
将分割好的姜种用波尔多液按1:1:120的比例消毒处理20 min。注意倒种时要轻拿轻放,避免伤害姜芽。
将消毒的姜种捞出,放置于太阳下翻晒1-2天,提高姜温的同时让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药膜,减少病虫害侵害。然后用箩筐将紫色姜装好放置于室内,进行室温催芽。
根据西双版纳地区的气候田间及地理条件,紫色姜的栽培时间一般选在每年的12月到次年4月间进行种植。12月播种次年2月出苗,2-3月播种,则3-4月出苗,其中4-6月生长最快。
紫色姜播种一般采用穴栽,株行距30 cm×40 cm,穴深15 cm左右,每穴放种姜一块,覆土。
紫色姜播种后60天左右大部分出苗,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穴及时补种。
栽种后根据杂草生长情况及时除草。栽培初期为西双版纳旱季,杂草少,1-2个月除草一次;进入雨季后,紫色姜的萌蘖少,未封行,杂草生长快,需15天左右除草一次;随着紫色姜营养生长,萌蘖数增加,出现封行现象,地块内杂草由于没有生长空间减少,清除周围杂草即可。栽培第2年开始,每年中耕除草2-3次。
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在栽培后,紫色姜有3-5个分枝的时候进行,培土深度2 cm左右,避免培土太深对紫色姜生长的影响;第一次培土之后20天左右,开始进行第二次培土,厚度约2-3 cm;第二次培土后15-20天进行第三次培土,厚度7-8 cm,将栽培时的垄变成沟,沟变成垄,对外露的姜芽及时培土,保障姜块正常生长。
紫色姜生长到1-2个小分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种肥30 kg;立秋后进行第二次追肥,秋分前后进行第三次追肥,第二和第三次施肥使用复合肥15-20 kg/亩,避免淋到姜头,防止烂根。
根据紫色姜的生长特性,需要适当遮阴处理,避免阳光直射对紫色姜的伤害。采用遮阴网,适宜遮阴度为50%-60%,既能保障光照,也能避免阳光伤害。
紫色姜生长过程中虫害发生较少,可能与其活性成分相关。病害主要为叶枯病,发病季节使用1:1:150倍的波尔多液喷洒,可有效防治[4]。
紫色姜种植2-3年之后开始采收,采收时间为每年12月,挖去块茎,抖掉泥土,将老姜和幼姜块分开,老姜块作为药材使用;同时选择健壮、芽点多,没有病虫害的幼姜作为种姜。
通过对栽培关键技术的控制,2年生紫色姜的亩产量可达2000 kg,比庭院种植亩产仅800 kg左右大幅提高。
紫色姜采收之后,不能直接暴晒,以免影响质量,应尽快去除表面泥土,切成厚度0.5 cm的薄片,60℃鼓风干燥后备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及扶持力度的增大,民族医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紫色姜是傣族地区常用药材之一,随着傣医药事业的发展,对该药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西双版纳州开始加强对紫色姜规模化种植的研究。因此,栽培过程中技术要点的控制,对提高紫色姜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