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国义
(甘肃省武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1300)
近年来,犊牛痢疾在我镇各村时有流行,本病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但以夏秋炎热多雨季节发病率最高,1-4月龄犊牛最易感染。自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笔者通过对68(白痢46、血痢22)例痢疾犊分型治疗,治愈66例,无效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白痢主要是脾胃虚弱而引起的,也与饲料中缺乏微量元素硒有密切关系,受凉、过食等因素也常常是本病的诱因。病初体温正常,食欲、精神尚好,泻灰白色糊状稀粪,完谷不化,腹胀,结膜潮红,口色淡红,舌苔白,口津减少。后期排白色或黄白色带有大量粘液的团状粪便,不时努责,被毛粗乱,精神沉郁,磨牙,食欲、反刍减退或者是废绝。中药治疗以补脾健胃、消积导滞为治则,方用参苓白术散合消食平胃散加减;西药以抗菌消炎、调节胃肠功能,强化消化机能为治则,可选用下列处方:(1)稀盐酸5ml、胃蛋白酶10g、维生素B15g,加常水1000ml,分3次灌服,1日2次。 (2)磺胺脒 10g、乳酶生 10g、酵母片 10g、多酶片10g、葡萄糖粉10g,加水混合灌服,日服2次。(3)必要时配合补液强心等措施。在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配合应用0.1%亚硒酸纳注射液5~10ml,肌注,隔2~3天再注射1次。
2 血痢主要是湿热蕴结胃肠,气血淤滞,脾胃运化传导失司,或感染霉菌而发病。病初泻粪中带有大量脓血粘液,粪便腥臭,精神沉郁,被毛粗乱,弓背努责,体温升高,鼻镜干燥,口舌赤红,舌苔黄腻,食欲、反刍废绝。后期心跳快而无力,呼吸急迫,四肢末端欠温,肌肉震颤,肛门失禁。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燥湿利水为治则,方用白头翁汤合槐花散加减;西药以解热抗菌消炎为主,配合强心补液,增强营养,提高抗病力,可选用庆大霉素、乙酰甲喹、黄连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磺胺脒、硫酸安普霉素等药物,在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下,可配合制霉菌素内服。
3.1 2014年6月18日,四门镇三衙村一组村民汪某饲养的一头2月龄秦川母犊,因患白痢请本村兽医用庆大霉素、黄连素等肌注治疗两天,不见好转,病情加重,遂邀笔者诊治。诊之,病牛口色淡红,苔白,口津减少,结膜潮红,体温38.3℃,呼吸32次/分钟,心跳74次/分钟,胃肠蠕动音减弱,腹胀,磨牙,食欲、反刍废绝,不时努责,排黄白色带有大量粘液的团状粪。治疗:中药用党参20g、茯苓 20g、土炒白术 25g、土炒山药 20g、炒白扁豆 20g、陈皮 15g、炒苍术 20g、厚朴 20g、砂仁15g、薏米仁 15g、莲子肉 20g、木香 10g、黄连 10g、焦山楂30g、炙甘草10g,红糖大枣为引,上药混合,煎汤取汁,早晚灌服,连服两剂;西药以乙酰甲喹、恩诺沙星早晚肌注,连用3天,6月21日复诊,诸症大减,稍有食欲;继而用磺胺脒10g、乳酶生 10g、酵母片 10g、多酶片 10g、葡萄糖粉 10g,加水混合灌服,日服2次,3日后痊愈。
3.2 2015年8月20日,四门镇周咀村七组村民录某饲养的一头3月龄公犊,食欲、反刍废绝,排带有大量血液与粘液的腥臭稀粪,体温39.8℃,心跳92次/分钟,呼吸38次/分钟。中药用白头翁30g、秦皮 30g、黄连 20g、黄柏 25g、郁金 20g、地榆炭30g、大黄炭 30g、炒槐花20g、炒白芍 30g、粟壳15g、木香 20g、焦山楂 30g、炒车前子 20g、川朴20g、炙甘草20g,诸药混合共煎取汁,加制霉菌素20片同服,一日2次,连用3天;西药用(1)10%葡萄糖 500ml、10%维生素 C20ml、5%肌苷 20ml、1%ATP10ml,12.5% 止 血 敏 10ml, (2) 糖 盐 水500ml、庆大霉素 40 万单位,(3)0.9%盐水 500ml、5%碳酸氢钠 100ml,(4)0.2%诺氟沙星 100ml,一次静注,一日一次,连用3日,症状大有好转,8月23日,中药方去郁金、地榆炭、大黄炭、炒槐花、粟壳,加土炒白术、炒枳壳、茯苓、藿香、陈皮,连服2日,并加磺胺脒 10g、乳酶生 15g、多酶片 15g、酵母片20克混合共研沫灌服2日,8月25日复诊病愈。
4.1 应做好饲养管理工作,不用霉变的饲料喂牛,防止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保持牛舍通风干燥,光线充足,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4.2 要及时清理粪尿,对牛舍及活动场地定期进行消毒,
4.3 母牛在回孕期要加强营养,适量地添加一些含铁、硒、钴、锰等微量元素的添加剂,防止犊牛因微量元素缺乏而引发本病。
4.4 本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标本兼治,可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