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凯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畜牧兽医站,734000)
附红细胞体病是猪、牛、羊、马等多种动物共患的,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热性、溶血性传染病。病猪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又称“猪红皮病”。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药品的抵抗力很低,但耐低温,在5C日时可存活15天,在冰冻凝固的血液中可存活活31天,一般常用消毒剂均能杀死该病原。
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多发。猪附红细胞体病可发生于各年龄的猪,但以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患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本病可以通过疥螨、虱子、吸血昆虫(如刺蝇、蜱等)以及污染的注射针头、手术器械、用具等传播。应激是导致本病暴发的主要因素,分娩、过度拥挤、饲养管理不良、更换圈舍或饲料及其他疾病感染时,猪群亦可能暴发此病。
2.1 临床症状 病猪表现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皮肤发红,耳背青紫色,被毛无光泽毛孔有铁锈样出血,腹泻,排浅红色尿,眼结膜出现不同程度的苍白黄染,病畜消瘦。两后肢发生麻痹,不能站立,卧地不起;耳郭、尾、四肢末端坏死;大便干如栗状,表面带有黑褐色或鲜红色的血液。怀孕母猪可出现流产和死胎现象。
公猪可出现尿鞘积尿,病猪最后卧地不起,体温下降,全身循环系统失调,衰竭死亡,病程长达 8~12d。
母猪生殖机能下降,产仔率降低,不发情,流产,产弱仔,泌乳量下降,缺乏母性,临产前后发病率较高,乳房,阴户水肿可持续1~3d,哺乳时缺乏耐心,烦躁不安。
仔猪出生后不久即可发病,耐过仔猪生长迟缓。仔猪常发生于断奶后,特别是阉割后几周的仔猪,急性表现为高烧41℃~42℃,厌食或绝食,鼻镜干燥无汗。
2.2 病理学诊断 主要病理变化为贫血及黄疸。表现为血液稀薄、色淡、不易凝固,全身性黄疸,全身脂肪和脏脏器显著黄染,皮下组织水肿,多数有胸水和腹水。心包积水,心外膜有出血点,心肌松弛,色熟肉样,质地脆弱。肝脏肿大呈黄棕色,表面有黄色条纹状或灰白色坏死灶。胆囊膨胀,内部充满浓稠明胶样胆汁。脾脏肿大变软,呈暗黑色,有的有针头大至米粒大灰白(黄)色坏死结节。肾脏肿大,有微细出血点或黄色斑点。膀胱黏膜有少量出血点。
2.3 鉴别诊断
本病与猪肺疫、猪气喘病有相似之处,应加以鉴别。
2.3.1 猪肺疫与猪附红细胞体病
症状相似之处:体温高(41℃~42℃),耳、胸前、腹下、股内侧皮肤紫红,气喘,呼吸困难,犬坐等。症状不同处:咽喉型咽颈肿胀,口流鼻液。猪肺疫喉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出血性浆液浸润。胸膜有纤维素性肺炎,切面大理石纹,抗生素药物及时治疗有效。
2.3.2 猪气喘病与猪附红细胞体病
症状相似之处:传染性气喘,呼吸困难,体温高(40℃以上)等。症状不同处:猪气喘病一般体温不高,咳嗽呈痉挛性,体表皮肤有少量出血性紫斑。
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尽量不从外地引入猪只,若必引进时要严格检疫。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和圈舍的清洁卫生,经常消毒用具、饲槽等。消灭蚊蝇,并消除一切应激因素。驱除体外寄生虫,注意严格消毒医疗器械。
3.2.1 血虫净(贝尼尔)按5~10mg/kg,用生理盐水配成5%~7%的溶液,深部肌肉分点注射,1次/d,连用3d。
3.2.2 贫血严重者,肌注VB12注射液和肌苷,及时补充铁制剂
3.2.3 饲喂白术散:白术10g、炙甘草5g、山药10g、扁豆 15g、莲肉 10g、桔梗 8g、薏苡仁 8g、砂仁 10g,加清水1000ml,浸泡30分钟,水煎20分钟,去渣,分3次灌服。
3.2.4 高烧不退的注射柴胡注射液,Vc注射液、氨基比林,心肌衰弱的注射安钠咖,食欲不振、便秘的,内服人工盐,大黄苏打片等健胃药,以缩短病程;体弱者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Vc200~250mg、VB150mg 静脉注射;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1次/d,连用3d。
3.2.5 脱水严重的,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加10%葡萄糖500mL摇匀,静脉注射,能明显缓解症状。
3.2.6 康复期可在饲料中加入氟苯尼考、土霉素、坏死素粉等药物防止复发或继发其他传染病,驱杀蚊、蝇、腮疥蟎等体外吸血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