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路军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面临着内涵不足、思想性不够,变革不够,站位不高,协作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育人成效。需要进一步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坚持紧跟新时代的发展步伐、落实立德树人育人任务、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导向、优化课程实践供需均衡等原则,在新时代积极推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路径创新,以提升课程实践教学的育人成效。
关键词:实践教学 必要性 基本原则 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2-0012-02
近年来,国内高校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对于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育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纵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路径,不断满足学生对于优质实践教学的迫切需要。
一、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回应思政课面临的新时代诉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新起点、新机遇。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还要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回应时代关切,需要高校思政课用理论的高度向学生传递对现实问题的阐释,用实践的深度向学生进行社会现象的关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是必须通过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让大学生真正掌握的科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五门高校思政课程之一,担负着把“四个选择”讲清楚,把国情、国史讲明白的课程要求,肩负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程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的课程责任。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这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提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实效成效的显著性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以其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在时空的转换中、在历史实践的感知中、在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中,读懂中国故事,凝聚中国力量,领悟中国精神,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
(三)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强烈需求
新时代的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时光要在大学里度过。这一时期,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于成长成才有着强烈的心理需求。面对专业兴趣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等多样性的需求,远远不是课程教学活动就能够满足的。面对不同群体、不同专业、不同特点具有不同发展倾向性的学生需要提供更多的时空、更多的形式、更好的内容,利用多种路径来实现其个性发展、视野开阔、能力提升的需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不是一门历史课,是带有历史特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渠道,是学生以史为鉴、培养自己向上向善人生的价值来源。“中國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实践教学能够充分展示学生对国情、国史的了解情况,能够让学生以更大的格局来审视自己的人生意义,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成长成才的人生路径。
二、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紧跟新时代的发展步伐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必须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紧跟时代步伐,紧跟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发展现状,勇立时代桥头,回应时代关切,要始终保持时代特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目标坐标、理论坐标、实践坐标、国际坐标,放眼世界,彰显党的执政理念,谋划思政课的战略发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需要突出时代特点,紧跟时代方向,突出红色文化特质,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担负起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育人工作。
(二)落实立德树人育人任务
“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是高校思政课首先要回答而且是必须作出回答的问题。作为社会主义大学,高校思政课必须服务于培养为“实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的时代新人的战略目标。因此,高校思政课是一项为党、为国、为民育人的铸魂工程、战略工程,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必须培养兼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集于一身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要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发挥育人的课程作用,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导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表面热闹、内涵不足、迎合学生、趣味不少、思想性不够;忽视个性,依赖经验,变革不够,呈现供给单一化;站位不高,自说自话,大局不够,主流意识不够,呈现实践边缘化;协作不足,独立运转,与专业对立,呈现运转孤立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育人成效。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中高度重视,在课程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中要主动寻求解决,要带着问题意识,去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相关目标、内容、路径及成果的呈现。
(四)优化课程实践供需均衡
推进课程的供给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低质量的供需平衡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供需平衡迈进,力图解决学生对高质量、高水平课程教育的现实需求。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而言,推动其供给侧改革恰逢其时。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供给侧来说,需要强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引领力,向学生提供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学生要有获得感、怀念感;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需求侧来说,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多元需求,但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心理,需要全面客观地把握需求主体的多样性。
三、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路径
(一)强化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时间跨度近180年,教学课时安排仅40学时。要在如此有限的课时内完成理论和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实现的事情。這就需要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进行科学安排,注重对课程实践教学学时合理分配,对教学材料进行有效整合,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突出“四个选择”,对教学过程进行周密细致有序的设计。尤其是要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要站在历史的时空之中,整体性地建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四个选择”,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既要突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特点,又要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既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又要思想突出,主题鲜明。
(二)构建“1+3”实践教学体系
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比较常规的是让学生拍摄历史情景剧,观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红色影片,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阅读红色人物传记,进行专题辩论等,这种体验式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了“四个选择”的意识[2],突出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特色。然而,由于受到学时的限制,不少实践课参与的学生是有限的,未能让全体学生在课程实践中普遍受益。因此,需要积极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课内实践教学为主,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网络实践教学为辅的“1+3”实践教学体系,拓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空间,延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时间,丰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载体。课内实践教学突出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以红色电影播放、红色人物阅读、红色故事分享等静态内容为主;校园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红色历史情景剧拍摄、政治信仰调查等;社会实践教学需要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共同参与红色经典参观、革命人物寻访、红色文艺汇演等内容,网络实践教学突出网络红色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目前,全国知名的红色景点均能够进行网虚拟参观,这个资源不可忽视,要让学生用好,增强育人的实效。
(三)形成可视化的预期成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需要有可视化的成果作为课程实践教学成果的体现。这需要进一步强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成果化。这不仅是为了应对学校各级各类检查的需要,也是课程教学资料积累、丰富课程资源的需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可视化的成果可以有多种呈现形式,例如:进行历史情景剧拍摄过程中的剧本、照片、视频,展播过程中的观影照片,甚至包括实践报道都可以以电子或纸质的成果体现出来。在进行红色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可以精心设计诵读方案、实施过程,通过音频、视频展现出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可视化的成果是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更好更新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以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贾秀堂.体验式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的应用[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2).
责任编辑: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