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 张经纬
摘要:微生物制剂主要由特定、筛选的微生物组合制成的复合制剂。制剂不仅能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对肠道中益生菌发育也会产生影响,还能调节动物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对维持反刍动物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微生物制剂在幼龄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和作用。
关键词:微生物制剂 肠道菌群 反刍动物 动物营养
肠道菌群数量庞大而复杂,与宿主互相依存,协同进化,形成微生态系统,构成肠道生物屏障,对维持肠道免疫防御功能、营养代谢正常运作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微生物制剂对肠道营养具有调控作用,且无不良反应,所以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笔者经过微生物制剂对幼龄反刍动物营养和在饲料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制剂调节幼龄反刍动物饲料中的营养
微生物制剂能缓解反刍动物肠道菌群失衡,间接调节肠道功能。反刍动物日粮原料中含有大量非淀粉多糖,幼龄动物肠道内缺乏多糖消化酶,致使降解率非常低,导致食糜黏度增加。反刍动物肠道内食糜黏度加大会引起排空速度减缓,食物消化变慢,伴随着消化道内微生物发酵与繁殖,代谢产生大量的有害菌,影响肠道功能和机体健康。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屎肠球菌,牛对钙、磷、铁等的吸收和利用明显升高,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也有所提高。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依赖于益生菌效应,益生菌能够有效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所以常被用于养殖反刍动物。
二、微生物制剂对幼龄反刍动物瘤胃环境的影响
微生物制剂在反刍动物应用上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蛋白质水解酶、碳水化合物分解酶两大类外源酶制剂已应用在反刍动物。反刍动物具有庞大的瘤胃微生物区系,不仅有细菌,还有真菌和原虫,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的微生态体系。瘤胃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多,外源酶制剂的效果是酶、剂量及底物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优化瘤胃内的主要菌群结构,补充缺少的微生物,能够改善瘤胃内环境。
三、微生物制剂对幼龄反刍动物肠道作用的机制
1.微生物制剂可酶解底物
微生特制剂能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率,提高蛋白质溶解度,提高氨基酸代谢率,提高动物机体胃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肠道内容物的黏度,使肠蠕动增加,营养物质有序进入肠上皮屏障。微生物制剂还能降低胃肠道的pH值,抑制肠道中病原菌的定植,大分子抗原物质、病原微生物、肠道内细菌及其毒素不能进入肠上皮细胞。
2.微生物制剂通过降解产生功能性寡糖
功能性寡糖能增加有益菌,预防反刍动物腹泻,增强机体免疫力。研究发现可溶性非淀粉多糖NSP酶能改善胃肠道中的益生菌。牛幼龄饲料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提高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研究证明β-葡聚糖酶添加在猪饲料,其粪便中乳酸杆菌的数量未发生变化,但大肠杆菌数量减少。
3.增加有益菌群,提高免疫功能
在饲料中添加常用益生菌,能改变菌群的比例。如屎肠球菌可增加断奶反刍动物肠乳酸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布拉酵母菌制剂,能增加动物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量。蜡样芽孢杆菌可降低肠道内环境酸碱度,pH值下降,有利于提升小肠抗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力,肠上皮CD8+降低。大肠杆菌能显著提高反刍动物日增重,降低皮质醇浓度,减少白细胞介素含量,增加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刺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分泌。酵母菌和乳球菌能降低肠道内大肠杆菌数量。植物乳杆菌可提高反刍动物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在牛幼龄营养饲料中加入微生物制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可降低病原菌在肠上皮表面细胞定植,增加有益菌的定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反刍动物的肠道机能状态。
四、结语
通過多种酶制剂能改变肠道菌群数量、种类、活性,影响反刍动物免疫功能。肠道菌群作为复杂的微生物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宿主健康和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受到了广泛认可。新出生动物的消化道菌群还没有完全建立,幼龄动物正处于完善的过程中,将微生物制剂引入幼龄动物饲料中,对于动物消化系统发育和后期动物生长健康非常重要,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波,马世宏,王安如等.微生物制剂对于幼龄动物肠道调节的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18,(13).
[2]赵京杨,吕茂洲,苏海涯.微生物制剂添加方式对哺乳断奶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2,(5).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