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娟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未成年的违法犯罪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犯罪率的居高不下,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预防和控制未成年犯罪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未成年犯罪;犯罪预防;犯罪控制
随着我国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未成年易受到生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多重影响而发生变化,尤其是处于无管教状态下的孩子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国的学者将未成年犯罪、吸毒贩毒和环境的污染并列为世界的三大公害,可见未成年犯罪的危害之大。未成年犯罪不仅关系到青年自身的命运和前途,而且还会影响了社会的风气和和谐环境的塑造,更关系到我国当前千家万户、举国上下共建和谐社会、中国梦的实现的大问题,加强预防和控制未成年犯罪是维护我国社会秩序,稳定我国经济建设和谐环境客观要求,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具有重大研究的课题,是目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未成年犯罪的原因
(一)未成年犯罪心理原因。
未成年年龄尚小,心智仍未发展成熟,缺乏缺乏是非曲直的判断力,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未成年的叛逆意识的增强。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未成年在身心两个方面都发生一定的变化。在心理的突出表现是自我认知能力增强下自我意识的提高,简而言之就是通常人们说的叛逆意识明显提高,产生明显的独立意向,我行我素,遇事不想依赖大人,总是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完成每一件事情,当家长或者朋友以不同意见去建议或者劝说时,自己内心按照自己的想法、兴趣不办事情的反抗情绪就会增加,心理上表现出不稳定性,一些消极的反抗情绪油然而生,长此以往,在叛逆心理的作用下,如果再受到外部条件的诱惑,则更加容易导致他们走入犯罪的深渊。
2.未成年的情感因素。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未成年不断的追求独立、创新、竞争和行动的自由,但如果这种追求无法和现实环境协调平衡,就有可能导致鲁莽冲动、急躁不耐、胆大妄为和攻击性,乃至可能做出僭越社会规则和道德法律的行为,例如青春期对情感关系的渴望,而这通常会给青春期的孩子带来情感上的早熟,一旦男女朋友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心理方面的冲动,甚至激发心理的感情变化,进而引发种种的矛盾冲突,更有甚者为了情感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社会环境因素原因
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当前社会上的腐化现象、不良风气等一些粗俗文化带给未成年的腐蚀和影响。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低俗文化的影响。受到当前网络、通信等传媒便捷性的影响,一些不健康的文化书刊、录像图片等充斥在未成年周围,一些未成年就是在好奇心作祟的情况下效仿而犯罪。低俗的文化不仅不仅给未成年的身心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极易诱导未成年走上不法的犯罪道路。
2.拜金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近年来,人们在完成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开始对高消费意识盲目膨胀,未成年之间开始相互攀比,追捧高档手表、手机、汽车等与未成年年龄不匹配的奢侈品,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私欲,不惜采用偷、抢、掠夺等方式,也因此走上了违法之路。
(三)家庭环境和教育的因素
1.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未成年成长的基础,对未成年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健全、有着良好教育的家庭对未成年的影响是积极的,相反,一个支离破碎的不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和后天性格的塑造方面是不好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财富的不断膨胀,高离婚率成为社会中不为人鲜的事情,有严重缺陷的家庭教育,是造成未成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2.教育因素。未成年教育缺位也是造成当前未成年犯罪的一个主要原因。所谓的教育因素主要的是未成年的学校教育的相关方面的缺陷而带来的致使未成年走上不法之路的弊端。一方面是学校教育的重视度不够,法制教育的宣传普及在中学阶段的形式化,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倾向和对当前未成年的懵懂而又叛逆心理的忽视;另一方面是未成年法制教育方法的单一化和教学内容缺乏规范化而造成的。虽然近年来不同的学校都开展了对未成年的法制观念的讲授和普及,在是很多学校往往只重视单一灌输的教堂授学,且法制课常常被排斥在课程表外,老师们讲授法制课往往是被安排在自习课,或是挤占部分课一点时间,没有统一的法制课程表来由专业的老师讲课,另外此课程也不作为年终考试的科目之一,未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也就丧失了该课程的安排意义,使的预防未成年犯罪的理念和思想大大受到折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未成年的犯罪预防对策
(一)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未成年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父母的举止言行和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影响。家庭预防未成年犯罪可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摒弃以往重教育轻实践的教育方式,殊不知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只是“说”,而要去“做”,要知道自己的言传身教的重要意义。二是多与未成年开展交流,摒弃以往的不爱谈心的错误做法。“话”是开心锁,当未成年在青春期内不断的徘徊和犹豫的时候,正是需要家长坐下来和孩子谈心的时候,打骂孩子的错误做法无疑是把孩子又往错误的行径上推了一把,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很有可能使得问题更加的复杂和难以解决。
(二)加强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方面应重视学生相关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在预防未成年犯罪的作用和积极影响。学校应将法制课作为一项重要的普及未成年法律常识的基本课程固定下来,通过课堂的授课、课下的讲解和传染使得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确立正确的人生航向,在不断进取和奋斗的人生历程中,有意识的磨砺自身的思想建设,从而提高自身相关方面的建设。
三、结论
当前我国未成年犯罪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既有未成年自身心理方面的因素有关,也有社会、学校方面的因素有关,自身、学校、社会等在内的主体由于部分功能的缺位而使得未成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我國必须加强未成年犯罪的预防和防范,通过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加强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和加强社会的“净化”营造美好空间等措施来完善相关方面的职能缺失。
参考文献
[1]李晓凤.学校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230-231.
[2]王智民,黄京平.经济发展与犯罪变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292-293.
[3]李如森.未成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和对策[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1年第9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