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芹
摘 要:英语新课标中指出初中英语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争取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标。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也是对外国文化知识的一种认知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种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中也成了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关注内容。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有效教学;教育理念
学校设立英语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了解国外的文化之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虽然英语作为学习的主课,受到了学校很大程度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应试教育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需求,却一再重视对于英语知识的传授,造成现在学生对英语学科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也普遍下降。那么如何具体实施才能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在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相关
建议。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素质的培养。而新课标旨在重点培养学生的素质,相比传统的教育形式,教育观和教学观都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从教育目的来看,传统的教育观念就是注重学生的智育,分数至上,而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其次,从教育对象来看,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只是面向成绩好的学生。再次,从教学内容来看,应试教育是考试考什么,就要求学生学什么,不在考试范围内的就一带而过,而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全面的提高。然后,从教学过程来讲,应试教育在课堂上教师永远处于教学的主导位置,忽略学生的需求,而素质教育则是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够独立自主地去学
习。最后就是在教学方式上的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以及在学习后对于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而应试教育下,学生则一直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都承受着强大的压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把学生的素质教育视为教学的重点。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無论做什么如果失去了兴趣,任何事就无从开展,当然学习也是一样的。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曾经说过“兴趣源于应用”。确实如此,在学习中,教师不能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灌输,而是应该适当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每时每刻能感受到英语的存在。没有了兴趣也就没有了求知欲,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要讲述的英语知识,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英语歌曲或者英文电影或者组织一些英语活动。
例如,英语教材每单元都会有需要学生背诵的英文课文和单词,教师在考查学生的背诵情况的时候,可以采取英语接龙的形式,对于英语课文,每个学生背诵一句,来完成对整篇课文的检查,对于单词的背诵,可以由前一位学生拼读英语单词,后一位学生说出单词的词义和用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关系,爱玩好动,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一特点,在学习中穿插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定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提升。
三、学习中加强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
新课标中提出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而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从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进行教育。所以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不但能为学生提供科学的竞争环境,在合作中学生也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同学间互帮互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监督,也促进了师生间的沟通,使学习氛围更融洽。
例如,在学习英语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有选择地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在学习中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对一篇英语文章的翻译,很大地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注重课外师生感情的培养
曾经一位著名心理学家说过,在教学中往往学生和哪一科的教师关系较亲密,则这一科的成绩就相对较好。其实不难发现,在学习中每一科都会有学习委员,而学习委员相比其他学生和任课教师接触的时间比较多,因此成绩也会不错。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培养感情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在课下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课外的感情投入,真实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越来越重要。教师一定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上注重学生间的合作和师生间的有效沟通,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课外加强师生间的感情培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内心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效率提高的同时,综合素质也有很快的提升。
参考文献:
[1]M威廉斯,刘学惠.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郭丽华.谈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0(12).
?誗编辑 高 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