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多维多层”立体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18-01-20 23:53安慧姝庹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财经类立体化

安慧+姝庹莉

摘要:面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正确审视财经类应用技術型人才的培养现状,明确财经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协调发展、强化实践应用与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因材施教与协同培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传统教育等原则,构建财经“多维多层”立体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立体化;财经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3-0160-02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部发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和《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以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建设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双师型”师资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明确了今后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

一、财经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现状

1.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度不足。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提出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对所在地区企业的实际需求缺乏了解或认知不足,仍受到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尤其落实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是不清晰,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度和契合度不足。

2.课程体系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应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必备实践应用能力的对应较为模糊,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设置系统的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

3.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融合力度不够。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但内容和形式单一,仅设置了《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创业就业类课程,不能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客观需求。

4.“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因存在“理论型多、实践型少”的不合理师资结构和引进企业人员相关政策的不完善等情况,“双师型”教师引育结合并不到位,导致教师与校外交流不畅,教师实践场所和实践机会少,教师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教师素质未达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标准,很难满足学生的应用技能培养需求。

5.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反馈体系不完善。很多院校是以教学质量评价为主的内部评价反馈作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结果。重视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监控评价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监控评价相对薄弱;重视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评价,对实践教学的监控评价相对薄弱。

二、明确财经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

黑龙江财经学院是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为黑龙江省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财经类应用技术型人才,其培养目标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和主动服务地方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理念,以提升学生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

三、构建财经类“多维多层”立体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财经类“多维多层”立体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即以培养财经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从财商素养通识教育、专业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应用能力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时间五个维度,从课内学习、专项实训、综合实习和校企合作四个层面,以时间维度为主线,将财经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所有相关要素整合在一起,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财经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

四、财经类“多维多层”立体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条件

1.树立终身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学的一次性学习不再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这就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树立终身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适应未来人才市场、未来职业与工作岗位不断变换的要求。

2.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培养要求。各专业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结合社会及行业岗位需求,提出符合本专业实际、全面、系统、有特色的专业培养要求,包括通用要求和专业要求两个方面。通用要求要体现财经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特色,明确应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职业素养和身体素质;掌握网络、多媒体技术和Office常用软件,具有运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基本掌握1门外语。

3.构建科学适用的特色课程体系。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要求的支撑载体。财经类各专业要依据行业、职业及岗位需求梳理现有的课程体系,以优化知识结构为重点,突出“精专业、强技能、重素质、考双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特色;依托“平台+模块”构建“精化基础理论、优化专业知识、强化实践环节、深化素质教育、突出专业特色、突出财商素养、突出行业技术、突出执业能力”,即“四化四突出”的特色课程体系。

4.打造深度融合的实践育人平台。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对技术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要深入开展学业、就业、创业调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参与人才培养,大力打造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进校园”、“课堂进企业”等更加灵活开放、各具特色的协同合作育人模式。

5.建设具有应用型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围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构建教师全面提升教育实践能力的体系。以培养中青年教师为重点,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鼓励和支持教师承担企业科研项目以及社会服务项目,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考取执业资格证书,等等。

6.建立多元动态的质量评价反馈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由学校、行业、企业、学生和家长以及第三方机构等组成的多元动态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反馈体系。注重对教育活动过程开展动态评价,针对重点环节组织常规教学检查和专项评估,充分利用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所反映的各类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做到检查有结果,结果有反馈,反馈有落实,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云阔,郎海凤,赵宇.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以转型背景下的黑龙江省为例[J].教育探索,2016,(07).

[2]关雯文,鲁宇红,黄洋.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4,(21).

[3]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技术型财经类立体化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面向模具行业需求的模具专业应用技术型创新人才内涵研究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财经类MBA院校案例研发队伍建设研究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财经类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的探索
山西太原南中环立体化改造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