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华 邬绍新 张 伟 李艺扬 于相浩 金芮伊 曹亚琼 张传英 刘 丹
(吉林省前卫医院妇产科,长春 130012)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巨大囊肿已得到广泛应用[1~3]。2012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对32例巨大卵巢囊肿(直径≥10 cm)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针对腹腔镜下巨大卵巢囊肿手术的常见问题,如囊内液体外溢、创面出血进行改进,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组32例,年龄17~45岁,平均38.5岁。已婚29例,未婚3例。已生育27例,未生育5例。有腹部逐渐增大,自觉腹胀及尿频等症状。腹部可扪及囊性感明显的巨大包块。囊肿直径10~20 cm,平均15 cm,囊壁不厚且光滑,占整个或部分盆腹腔,活动度好,B超检查提示囊性包块,边界清,内有液性暗区,无低回声或实质性强回声区。常规行肿瘤标志物检查,包括血清CA125、CA199、CA153、CEA、AFP、hCG等,其中5例CA125略升高,35~85 U/ml(我院正常值:0~35 U/ml),其余患者肿瘤标志物均在正常范围内。必要时行CT、MRI检查排除卵巢恶性肿瘤,明确肿物性质,术前诊断为巨大卵巢良性囊肿,排除恶性可能。既往有手术史3例,其中2例剖宫产手术史,1例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史。
病例选择标准: ①巨大卵巢囊肿,直径≥10 cm,症状明显,经药物及保守治疗无效;②全身情况较好,能耐受CO2气腹;③无全身疾病所致的手术禁忌证,如严重的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等;④无严重粘连所致的盆腔解剖关系不清;⑤术前查体及血肿瘤标志物检查排除卵巢恶性病变。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头低臀高位。根据卵巢囊肿大小决定第一穿刺孔的位置,通常选择脐上缘弧形切口或脐孔正中偏上方直切口,为避免穿刺到囊肿内,两侧用巾钳尽量上提腹壁,通常采用开放式套管鞘第一穿刺方法进入腹腔,穿刺成功后,气腹压力设定为12~14 mm Hg(1 mm Hg=0.133 kPa)。镜下综合判断卵巢囊肿的性质,观察囊肿是否光滑,囊壁是否完整,是否与周围组织粘连,如与术前评估一致再行囊肿剥除术。镜下分别行两侧腹壁辅助孔穿刺,根据操作方便程度,选择左侧腹壁5 mm或10 mm trocar(多为肿瘤侧)进行穿刺抽液。通常选择左腹壁5 mm trocar,将5 mm trocar放入套管鞘内,连同套管鞘一同用力刺向肿物内,刺入囊肿后再向前适当推进,然后拔出trocar,置入吸管,抽吸囊内液体,尽量将囊液吸干净,防止残余液体外溢。退出吸管,助手从右侧5 mm孔用抓钳提起囊肿,将囊壁上穿刺孔撕裂延长,找到囊壁与卵巢正常组织间隙后,采用“卷毯式”方法逐步剥离囊壁。若剥离的过程中遇到血管出血,随时用双极电凝止血,边剥离边止血,直到囊壁完全游离。因巨大卵巢囊肿,剥离后的残留卵巢大,且部分菲薄已失去功能,适当修剪卵巢皮质,去除部分已失去功能的卵巢组织,采用1-0可吸收线,先于卵巢的一侧缝合1针打结,沿卵巢皮质边缘做前后两层连续缝合,针距约1 cm,边距约0.5 cm,拉紧缝线,缝合到对侧时打结结束,再用3-0可吸收线在卵巢空腔底部缝合2~4针。缝合完毕检查卵巢是否色泽正常、血运良好,有无血肿形成等。切下的组织经左侧10 mm trocar取出。奥硝唑液体彻底冲洗盆腹腔,创面涂生物防粘连凝胶,排空气腹,拔出套管鞘,缝合腹壁切口,结束手术。
32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均为良性囊肿。手术时间30~85 min,(45.5±12.5)min;术中出血量20~60 ml,(38.6±9.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6~24 h,(10.5±3.5)h;住院时间3~5 d,(3.9±0.8)d。术后无切口感染、皮下气肿、创面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良性肿瘤(23例单纯性卵巢囊肿,7例浆液性囊腺瘤,1 例黏液性囊腺瘤,1例巧克力囊肿)。术后1、3、6个月门诊随访,月经正常,妇科检查正常,未见其他并发症,B超提示患侧附件正常。
近几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手术器械的改进,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学者报道巨大卵巢囊肿在腹腔镜下手术[3,8]。以往对巨大卵巢肿瘤(直径>10 cm)常采用开腹手术,主要原因为盆腔空间被占据视野不清、穿刺困难、易致囊肿破裂、囊内液体外溢、操作空间较小、肿瘤暴露不清等[4~10],施行腹腔镜手术有一定难度[4,8]。我们认为囊肿大小并不是影响腹腔镜手术的主要原因,术前严格选择病例,术中可以先刺破囊肿、吸净囊液,从而创造空间进行手术,手术顺利开展与否的关键是囊肿的性质、囊肿血供、术野暴露情况及与周围组织黏连情况。
术中尽量避免囊液外溢,缩短手术时间,是每个手术医师追求的目标。我们对手术做了适当改进,不延长腹壁切口,无须丝线荷包缝合囊壁。我们改良了trocar穿刺方法。在置镜充气,左右腹壁打孔后,由左侧腹壁5 mm或10 mm穿刺孔置入trocar,利用trocar的锐利针尖,连同套管鞘一同用力刺入囊肿内,退出trocar,置入吸管抽吸,这样囊液就不会外溢,即使囊内液体外溢,也会沿套管鞘流向体外,无须担心流向腹腔内,从而使原本复杂操作变得简单实用。
卵巢组织对于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有重要意义,巨大卵巢囊肿剥除后的残留卵巢组织如何止血非常重要,关系到年轻患者生育功能、身心健康。我们之前多采用双极电凝止血,由于卵巢组织对热损伤较敏感,特别是术中卵巢创面出血多,为止血而过度电凝常常造成患侧卵巢不可逆性损伤[11,12],因此,我们采用适当双极电凝,快速缝合止血重建卵巢,减少对患侧卵巢的创伤。在剥离囊肿的过程中,边剥离边用双极电凝止血,这样可以保持术野清洁,减少出血,并且避免囊肿剥除后因残留卵巢组织挛缩使创面过深导致止血困难。剥离后的残留卵巢较大,且部分菲薄已失去功能,适当修剪卵巢皮质后,用可吸收线缝合卵巢皮质边缘及卵巢创腔底部,既闭合卵巢残腔又可以辅助止血,方法简单实用。术后门诊随访1、3、6个月,患者月经周期正常,术后超声提示患侧附件正常。
综上所述,我们在传统腹腔镜手术基础上加以改进,利用trocar的锐利针尖,连同套管鞘一同用力刺入囊肿内,退出trocar,置入吸管抽吸,这样囊液就不会外溢,同时为防止过度电凝造成患侧卵巢不可逆性损伤。我们采用快速缝合止血重建卵巢。该方法不仅降低手术操作难度、保护卵巢功能,还可以避免囊液外溢问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