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红
(临沂市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中包括影像信息共享系统、检验信息系统等多种系统,为了实现所有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使用容灾机制对系统数据进行保护,避免系统故障对医院的社会、经济收益造成严重损害。
容灾指的是系统数据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发生损害后,依托容灾机制可以实现数据快速恢复,促使医疗系统可以继续运行。应用容灾机制时需要按照以下3种方式来进行,首先制作数据库镜像,系统故障后可以通过镜像来恢复系统;其次为远程复制,使用其他计算机数据库远程控制医院系统计算机,之后对计算机上的数据进行复制;最后为数据快照,在数据发生损坏丢失问题后,通过快照可以尽快恢复。因此基于容灾机制的数据信息系统可以有效保护数据,实现数据安全,数据恢复时间快,基本不存在延迟问题,发生严重故障后可以零时间将数据转移至其他的数据库内,使得系统可以正常有序运行[1]。目前很多医院在日常运营时,也采用容灾机制来对医疗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以此有效抵御黑客、病毒、木马程序对系统的攻击和入侵。医院基本为全年无休式工作模式,其中的医疗信息系统需时刻保持运行的畅通性,但是由于计算机系统中的双机集群软件仅可以进行静态基本盘的工作,使得共享数据盘无法进行数据镜像制作,致使数据容灾无法实现;同时双机集群软件需要在仲裁磁盘下工作,该磁盘使用期间发生问题,会导致系统中保存的数据全部受损或丢失,系统运行停止,会发生单点故障。此外系统中的各个节点联系密切,某个节点发生故障,会导致整个软件无法运行[2]。上述数据容灾问题的存在,使得医院的各项工作存在运行安全问题,需要医院结合具体问题,应用先进容灾技术解决问题。
医院需要对数据容灾进行重新设计,在备份中心设置磁带库,将所有数据完全保存在此处,之后将磁带库与存储阵列、备份服务器进行连接,以此在医院正常运行时,可以将系统数据同步备份到备份服务器中,在系统运行停止时,可以帮助医疗系统借助于另一数据库中的备份数据开展医疗服务工作。针对数据容灾可以从技术选择和模式应用2个方面进行解决。
2.1 容灾技术:构建容灾系统时,需要选择相应的技术手段优化系统,其中数据远程复制技术为所有技术类型中的关键技术,容灾系统可以依托该技术对数据进行复制,存储于本地的数据在远程控制下,可以同步到远程备份中心,发生故障后,远程备份数据可以直接与医疗系统连接继续运行。同时还包括备份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以对系统出现的单点故障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解决,并且对保存的所有数据可以进行有效保护,具有完整性、保密性、安全性较好的特点。其中在对存储磁盘进行设计时,需要使用RAID技术对位于各个区域的磁盘进行不同级别的设计,充分发挥冗余设计作用来保护数据。还需要应用技术对数据进行设计。医疗信息系统中保存的患者信息较多,在进行信息备份与保护时需要对保存信息的存储区域网架构存储方案进行冗余备份设计,通过制作镜像进行数据备份,确保医院核心业务数据被全部备份,有效规避数据损坏风险[3]。
2.2 容灾系统应用:医疗信息系统应用容灾系统实现数据容灾时,常用的容灾模式有3种,其一为2+1模式。使用时备份服务器、主服务器各有一台,将服务器与磁盘阵列(一台)进行连接,故障发生时备份服务器可以发挥另一个服务器的作用。其二为2+2模式。除了有主服务器、备份服务器外,还有两台磁盘阵列,相互连接后可以应用镜像制作备份数据。其三为2+2模式的精简版,应用时将服务器、磁盘阵列(双阵列卡、光纤)连接。
在容灾系统具体应用时,首先选择质量性能优良的硬件设施。其中计算机机房需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室内干燥,可以自主对室内温湿度进行调节,可以防静电、防雷击,以此为医院的数据容灾工作的进行构建良好的机房环境;机房使用的电源,需配备USP设备,以此在医院停电后,备用电源可以及时供电,确保各项业务有序进行,检修人员可以在备用电源工作时及时进行电源维修;使用的服务器、交换机,一般需配备两台,其中一台运转出现问题后,可以直接转移到另一台设备上进行系统运转。其次重视分级工作。容灾系统需要在合理分级下发挥数据容灾作用,具体可以分为3个级别:数据级、业务级、应用级。其中数据级用于全业务、核心数据业务的保护工作中,使用异地数据库方式保存所有数据。应用时操作简单,系统建设花费资金较少,数据保护的安全性极高。最后确保系统保护功能完全发挥。容灾系统进行数据备份、保护时具有防毒、限制非法访问、设置内网、终端PC保护等功能,各个功能在系统运行时可以互相配合共同发挥数据容灾作用[4]。
数据安全对于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经济收益的提高意义重大,一旦发生严重的数据安全事故,会给医院、患者造成巨大影响和损失,因此医院需要在当前信息化发展的环境下,对数据容灾加强认知和了解,设计构建容灾系统对医院医疗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