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

2018-01-20 22:02张云飞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尿道炎淋病脓性

张云飞

(北京祥云医疗美容医院皮肤科,北京 100000)

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al urethritis)是指除淋病奈瑟菌以外的其他病原体感染而引起的尿道炎。沙眼衣原体是非淋菌性尿道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此外,还有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人型支原体、腺病毒、阴道毛滴虫,单纯疱疹病毒、副流感嗜血杆菌等。非淋菌性尿道炎近十年来是国内外研究的热门,由于致病菌种类众多,因此,致病机制各有不同,治疗方式也变得多样化。

1 临床表现

1.1 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尿痛、尿频或尿道刺痒和不适感;同时伴有尿道浆液性或浆液脓性分泌物增多,分泌物较稀薄,量少;少数情况下尿道分泌物可呈脓性,甚或带血性。部分患者可伴发附睾炎,也有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因此,约有50%的患者在初诊时易被误诊或漏诊。部分男性患者因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易对病情忽略,诱发精索静脉炎、睾丸及附睾炎、前列腺炎,甚至不育。有19%~45%患者同时伴有淋球菌感染。50%~70%的男性患者如不治疗可在1~3个月内自愈。未经治疗的衣原体尿道炎症状可自行减轻,病情缓解,但无症状的衣原体感染也可持续数个月至数年。

1.2 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尿道分泌物增多,呈浆液性或浆液脓性;尿痛、尿频;白带增多、色黄或带血性,或有异味,非月经期或性交后出血。宫颈口可见黏液脓性分泌物,宫颈充血、水肿、脆性增加,触之易出血,有时见较为典型的肥大性滤泡状外观。通过询问病史可以简单的区分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通常淋病潜伏期为3~5 d,多伴有尿痛,尿道分泌物量较多,呈脓性;而非淋菌性尿道炎潜伏期则相对较长,平均约1~3周或更长,尿痛感较轻,尿道分泌物量少,呈黏液状。部分女性患者可有阴道及外阴瘙痒、下腹部不适等症状,常被误诊为妇科病。未治疗的宫颈衣原体感染可持续1年或更长时间,且会出现各种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如尿道炎、急性尿道炎综合征、子宫内膜炎、成人沙眼衣原体眼部感染等。以宫颈为中心的沙眼衣原体播散的危险性可能小于生殖系统淋病播散的危险性。

2 检查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涵盖范围广,诊断依据除包括不洁性交史及临床表现以外,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确诊。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沙眼衣原体检测可通过细胞分离培养法、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解脲脲原体检测通过培养法、分子检测法;微小脲原体检测开展较少,以培养法、分子培养法为主;人型支原体采用培养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或实时荧光PCR;阴道毛滴虫采用湿片镜检法、培养法和PCR检测法等。因此,随着分子检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病原体都可经过分子检测,尤其是RNA检测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好和无创的优势,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精确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3 治疗方案

对非淋菌性尿道炎感染患者的治疗主要基于衣原体、支原体检测与药敏试验,目前尚未达成诊疗共识,一般根据结果选择适宜的抗生素。

不推荐采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研究显示,对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给予9种抗生素治疗,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是环丙沙星,其次为红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的为强力霉素、克拉霉素。不同地区由于用药习惯的不同,耐药菌株也不同。

参照《性病防治手册》推荐治疗方案如下。①由衣原体或支原体引起的成人无并发症尿道炎和宫颈炎推荐治疗方案:多西环素100 mg口服,2次/d,连续1周;或盐酸四环素500 mg口服,4次/d,至少连服7 d,一般为2~3周,也可在1周后改为250 mg,4次/d,直至21 d;或美满霉素100 mg口服,2次/d,连服10 d;或土霉素250 mg口服,4次/d,连服7 d。由于孕妇不宜用四环素,可改用对肝脏损害较小的红霉素治疗,红霉素治疗剂量为500 mg,口服,4次/d,连服1周。除使用口服药外,可以用含聚已甲基盐酸成分的洗液内洗配合治疗。②对患者的性伴侣也应进行检查和治疗。③由于耐青霉素淋球菌菌株的流行,以及多达45%的淋病患者在感染淋球菌的同时也存在衣原体感染,而目前尚缺乏快速、可靠的检测衣原体方法,故采用头孢曲松(250 mg,1次肌内注射)和多西环素(100 mg,口服,2次/d,连续7 d)联合治疗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

4 预后

推荐合理采用广谱抗生素,由于不同地区用药习惯的不同,也会有耐药菌株的不同。非淋菌性尿道炎经规律治疗后预后良好,因部分健康人也可携带支原体,难以彻底清除,因此,无脓性分泌物、临床症状消失者即可判断为治愈。

猜你喜欢
尿道炎淋病脓性
庆大霉素是否可代替头孢曲松治疗淋病
如何防治女性尿道炎频发
为什么女性好发尿道炎
脓性指头炎验方
2005-2017年烟台市淋病流行特征分析
“眼屎”里藏着健康秘密
治尿道炎
自拟清淋汤对慢性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女性性生活前多喝些水
鸭衣原体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