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远征 王晓波
(1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2 东北输变电设备集团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糖尿病是困扰许多老年人的疾病之一,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已经是导致老年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糖尿病的发生群体不仅仅是老年人群体,很多中年人也开始患上了糖尿病,近年来还出现了青年人也得了糖尿病的病例,这说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在向年轻化发展,同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对一些人来说较为痛苦,面对这种现状,社会及医学界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做相关研究[1]。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选择在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人数20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组病例对象划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可知,对照组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为(56.35±1.98)岁。观察组男性患者60例,女性40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为(55.82±1.77)岁。综合针对两组患者上述数据对比可知,两组患者不存在有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以传统的常规的指尖血糖检测流程方案进行检测:要注意的是检查核对糖尿病患者姓名、症状等信息,然后对患者用常规的指尖血糖检测流程。观察组以优化的指尖血糖检测流程方案进行检测:①优化的指尖血糖检测流程前提要求是糖尿病医护工作人员在“指尖血糖检测”该方面知识的学习与完善,并且掌握该方面的专业技能。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若发现其中的不足要找出弥补措施来完善该检测流程。②在整个指尖血糖检测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要了解指尖血糖检测疼痛的症状、原因、后果、相应措施等,要用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应变能力解决出现的问题,为患者服务。③相关医护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患者在指尖血糖检测中的用针力度和角度等,再进行适当的血液采集。以免因不正确操作方式导致患者产生不适感。④相关护理人员要详细记录患者的信息,如采血量、穿刺点等以及患者的反应情况。为后续检测工作提供指导。⑤在整个指尖血糖检测过程中,所用仪器要优化,医护人员所用方法也要优化。这样能够使整个流程规范秩序化,达到想要的效果[2]。针对患者在采血过程中提及建议等,更需要仔细加以考虑,在后续采血工作中逐渐进行完善。
1.3 指标判定:针对患者的疼痛情况,将两组的疼痛程度用疼痛评分表来表示,分数值的总分10分,分数值为0分(不疼痛)、分数值为1~3分(轻度疼痛)、分数值为4~6分(中度疼痛)、分数值为7~10分(重度疼痛)。依从性评价内容主要有患者测量血压、遵从医嘱、进行锻炼、合理饮食共4项,完全依从(4项达标)、部分依从(1~3项达标)、不依从(无一项达标)。
1.4 统计学方法:把相关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有效及时的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可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疼痛程度评估,对照组不疼痛0例、轻度疼痛55例、中度疼痛40例、重度疼痛5例,对照组的轻度疼痛率为55%;观察组不疼痛0例、轻度疼痛88例、中度疼痛10例、重度疼痛2例,观察组的轻度疼痛率为88%。观察组的轻度疼痛率比对照组的轻度疼痛率高33%,说明观察组以优化的指尖血糖检测流程方案可以缓解患者疼痛。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依从性评价,对照组完全依从46例、部分依从40例、不依从14例,对照组完全依从率为46%;观察组完全依从85例、部分依从12例、不依从3例,观察组完全依从率为85%。观察组的完全依从率比对照组的完全依从率高39%,说明观察组以优化的指尖血糖检测流程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完全依从程度。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其临床效果好,患者及其家属对此都很满意,说明优化的指尖血糖检测流程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运用。同时,相关医护人员要继续加大对尖血糖检测流程优化,使其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另一方面,医护人员要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养,这也是对新时代医护人员的新要求,只有医护人员这个团体越来越优秀,那么相关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才有可能达到质的飞跃量的突破。如今,医患关系不是很和谐,很多患者对医护人员有怨言,所以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相关医护人员就要做很大的付出,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多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为患者服务,相信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3-4]。当然优化的指尖血糖检测流程也可用在其他适当的地方,这就需要在生活中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