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利 曹文荣
近年来, 宫颈癌已成为目前病变原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 该病因的产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多次反复感染有关, HPV病毒作为一种双链DNA病毒, 常常感染到人的皮肤黏膜的上表皮, 并不断的蔓延在体内扩散, 从而导致多种病变, 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甚至会带来生命危险[1]。但是经研究发现宫颈癌同样是一种不具有明显症状的疾病, 因此需要做好预防工作。该病因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演变的过程, 具有明显的时间分期, 一旦发生该种病情需要及时进行宫颈锥切术,通过解剖刀在麻醉的前提下方便对病理的进一步检查, 当下,对于患者进行补充手术已成为治疗领域广为认同的举措, 通过二次手术能够更好的分析研究患者的病理状况以及相对应的发展阶段, 本院在对宫颈锥切术患者进行再次手术, 在手术补充方面, 针对患者的临床病理深入分析,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行宫颈锥切术患者 120例 , 年龄 22~57 岁 , 平均年龄 (35.1±7.3)岁 ;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已婚妇女, 初次性生活年龄均>18岁;术后3个月均进行随访工作, 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初次手术 120例手术患者均统一在本院进行治疗,其中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进行治疗的患者60例, 采用电热圈锥切术进行治疗的患者60例。
1.2.2 补充手术 50 d后对患者进行再次手术, 由于在断性锥切方面发现了活检诊断不足的宫颈癌病例, 因此需对锥切病理较活检病理升级者进行二次手术[2]。对宫颈上皮内发生瘤样病变的进行积极的治疗, 并根据患者不同的实际情况,一定程度上调整切除部位及切除方式, 对患者盆腔淋巴结进行彻底的清洁[3]。
1.2.3 随访 本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接受跟踪调查工作,术后3个月对其进行细胞学方面的检测与妇科的检查等, 如无异常, 1年后再次进行电话访问的方式, 保证患者病情不存在复发的现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患者的术后情况及随访情况。
120例患者中, 病理升级患者110例, 切缘阳性患者10例,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补充手术。后期随访过程中,100例患者无病变情况, 10例患者病理方面相对之前降级,10例患者术后与初次手术病理类似。
世界范围内, 宫颈癌已成为女性健康的杀手, 且在发展中国家中最为常见, 在中国, 宫颈癌仍是严重的妇科恶性肿瘤[4]。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宫颈癌筛查项目处于不断普及的轨道, 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如: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导致普查效果与专业度的不对称, 另外在该方面的专家与细胞学医师相对短缺, 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这就要求女性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好及时的防御工作。首先, 要加强健康方面的教育, 提高防范意识, 避免过早性生活、杜绝性生活混乱;其次, 定期做好妇科检查, 对于已婚女性建议每年做1次宫颈细胞学检查, 发现问题应进一步及时做好病理学检查;最后, 对已发现的宫颈病变及生殖系统感染, 尤其是HPV感染人群, 应积极采取相应诊疗措施, 以防宫颈癌进一步的发生和发展[5-8]。以免其达到病情恶化的地步。与此对应的是, 在对该病情的诊断中往往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并且将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作为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最终诊断, 往往采用宫颈锥切术的方法, 相对于子宫颈环行电切术, 其受到的质疑较小, 宫颈锥切术宫颈切缘阳性率随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 锥切的病理一定要注明切缘是否为阳性, 宫颈腺体是否受累和病变是否为多中心[9-1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加, 在对宫颈锥切术进行再次治疗的过程中, 还需在手术过程中注意一定的事项, 保证在术前做好血常规的检测与出凝血的时间, 也要化验肝肾功能, 检查白带常规状况, 排除阴道领域病毒的感染, 注意在无菌清洁的环境下避免发生术后的感染, 对于术中出血情况, 要及时的进行止血, 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术后, 对于补充手术的患者要做好及时的复查工作, 检查各项指标的达标状况, 只要各项检查正常需要6个月后再检查1次, 每6个月1次共6次, 若仍处于正常状况则可以1年复查1次, 共检查8年, 没问题则即可放心[14-18]。对于宫颈锥切术再次进行补充手术的患者来说, 病情在前2年未复发是最为重要的。
综上所述, 对于已进行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来说, 进行完初次手术之后, 为更好地对患者的病情负责, 需要进行补充手术, 因为初次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病变残存的状况以及病理取材不到位的现象。因此在未来医学领域和方向方面,处于患者进行完初次手术的角度, 若患者呈现浸润癌病理,需再次手术, 其具有安全性的保障, 对于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临床上应该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