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印鹏
(沈阳二四二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4)
牙体牙髓病是口腔科的常见疾?病类型,包括牙周炎、牙髓联合牙髓病、牙髓炎以及各类龋齿等,可造成疼痛、咬障碍,严重者甚至造成牙齿功能丧失并对颌骨及周围组织造成损害[1],在牙体牙髓病的治疗中,根管填充是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式,不同的根管填充程度对治疗效果有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将分析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病的治疗效果,结果如下。
1.1 临床资料: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到我院牙科就诊的患者中选择12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患者均予以填充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填充程度进行分组,其中有40例患者填充材料充满缝隙,与根尖的距离超过1 mm,做为欠充组;另有41例患者的填充材料充满缝隙,与根尖的距离不超过1 mm,将其作为适充组;最后41例患者的填充材料超过根尖,将其做为超充组。超充组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5.8±5.2)岁,其中牙髓坏死12例,急慢性牙周炎18例,急慢性牙髓炎10例;适充组男23例,女18例,患者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46.0±5.5)岁,其中牙髓坏死13例,急慢性牙周炎18例,急慢性牙髓炎10例;欠充组男22例,女19例,患者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46.0±5.0)岁,其中牙髓坏死12例,急慢性牙周炎19例,急慢性牙髓炎10例。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三组患者均予以根管填充治疗,在治疗前首先常规检查口腔,并拍摄口腔X线片,了解根管和根尖周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去除龋坏的牙釉质和牙本质,打开髓腔,拔除失活牙髓,清除髓腔内钙化物及细菌,进行根管预备,之后封药控制炎症,待炎症控制后,根据根侧仪、并结合牙片确定根管的长度,选择合适的牙胶尖,使用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预备。手术过程中使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对牙根交替冲洗,之后用无菌纱布将根管内清洗液充分吸净,根管干燥后若患牙无疼痛及肿胀情况实施根管填充。使用牙胶尖、根管糊剂进行紧密填充,氧化锌丁香油对根管口和髓腔行暂封处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封口时间(一般10 d),使用磷酸锌水泥填充牙冠,后予以影像学检查根管的填充程度。
1.3 观察指标: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7 d的治疗效果,另外对比三组治疗后的疼痛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治疗效果参照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痊愈:红肿、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无扣痛和窦道,未感任何不适,咀嚼功能正常,X线片检查根尖较治疗前明显缩小或消失;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可正常咀嚼食物,有轻微的扣痛感或无扣痛感,窦道封闭,X线片显示根尖较治疗前有所缩小;无效: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改善,甚至症状加重,咀嚼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有窦道存在且有强烈的扣痛感,经X线片检查,根尖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变化甚至增大[2]。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所得原始数据,以均数±平方差(±s)表示计量数据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率(%)描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经治疗后超充组中12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16例患者治疗后有效,13例患者经治疗后无效,治疗有效率为68.3%;欠充组中有共治愈10例患者,治疗有效的有20例患者,治疗无效的有10例患者,欠充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0%;适充组中治疗后治愈的患者有20例,有效的患者为19例,治疗后无效的患者有2例,适充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1%。适充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超充组和欠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50、8.520)P<0.05;欠充组的治疗有效率稍高于超充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250)P>0.05。
2.2 三组患者的疼痛发生情况比较:欠充组中有16例患者有明显的疼痛症状,欠充组的疼痛发生率为40%;超充组中发生明显疼痛的患者有18例,其疼痛发生率为43.9%;适充组中仅有3例患者发生明显的疼痛,适充组的疼痛发生率为7.3%。适充组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欠充足和超充组,(χ2=13.320、15.587)P<0.05;超充组与欠充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857)P>0.05。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口腔保健的意识提升,到口腔科就诊的患者增多,导致牙体牙髓病的诊断率随之增加。牙体牙髓病多由龋齿及外界创伤而造成细菌感染,形成牙髓炎症,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引起牙齿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出现疼痛、红肿、咬困难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3]。因此在牙体牙髓病出现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病情的发展,可阻止牙周组织的实质性病变。
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根管技术日益成熟,根管治疗在牙体牙髓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管治疗是通过机械或化学的方法将根内的大部分污染物去掉,之后通过填充根管、封闭冠部,防止根尖周病变或者促进病变的根尖周愈合[4],其治疗的关键步骤为根管填充,有效的根管填充可将根管、根尖周组织之间的通路隔绝,避免再次感染的发生,因此在根管填充治疗时填充的程度不同将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5]。若根管填充前欠量,则无法有效完全阻隔根管、根尖周组织之间的通路,根管治疗后可能再次出现感染,导致治疗无效,仍有疼痛、肿胀等症状。若根管的填充超量,可直接将牙尖周组织引入细菌,根管可经尖周组织液渗入,增加再次感染的概率[6]。从本研究的结果中可看出三种不同的填充方式中,欠充组和超充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后的疼痛率无明显差异,而二组的治疗有效率均低于适充组,治疗后的疼痛率均高于适充组,说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牙实施适量的根管填充,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综上所述:在牙体牙髓病行填充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量的根管填充,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