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 朱发彦
摘 要: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与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完善,生物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即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革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研读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已有文献,并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归纳总结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为今后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希望能够促进我国高中生生物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探索
一、引言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学有效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对高中生物的教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世纪初,相关学者就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做出了较为详尽的界定和阐述,认为教师与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有效性,随着课堂机制的不断完善,教学有效性逐渐侧重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的完整课堂表现以及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当前,我国大部分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严重的表面主义,教师往往看重课堂整体效果的展现,却忽略了学生的真正需求,致使学生无法形成专业系统的生物知识体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特色教学模式
(一)创新实践课程构建体系
1.实践课程的设置
对于高中生物课程来说,细胞膜的相关内容、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个体发育、组织器官分化、生长素对人体的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原核生物的种类等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相关调查发现,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使实效性实现最大化,在此教学过程中,基本理论的学习与实验的具体操作交叉进行,从而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应该将生物实践课程与生物理论课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教学效果实现最大化。
2.实践课程的具体运行情况
高中生物实践课程大多采取视频模拟、教师课堂上集体展示等形式,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基础学习实验、技术实验和专业实验。其中基础学习实验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实验和相关生物原理运用实验这两部分;技术实验则主要强調免疫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发生机理,对于相互作用原理的相关内容的把握通常采用技术实验手段予以强化;专业实验应该建立在基础学习实验和技术实验的基础上,主要包括细胞分裂条件研究、DNA结构和提取分析实验以及各种综合性专业实验等。
(二)运用多元化网络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理工科目,其理论知识大多抽象,学习难度较大。要想不断完善生物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生物的学习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网络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生物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应当运用多元化的网络手段,制作生动形象的图片与视频,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为深刻地理解与把握相关知识,同时为生物实验课程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把握抽象、晦涩的生物理论知识,调动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促使生物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完善生物实践课程的教师团队建设
要想实现学校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做”一体化的教师团队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生物学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同时课程内容表达能力与系统分析实际生物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为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学校一方面可以聘任生物专业的高材生作为教师骨干,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校的生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召开相关生物研讨会,以便于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教师的奖惩机制,对教学能力较差的教师积极进行相关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以便于储备优秀的教师资源。
三、结束语
高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我国高中生物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缺乏实践性以及教师整体素质较低等。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该不断革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一方面要系统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要结合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设备,以便于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与把握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校也要定期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并引进专业人才进行教学,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相信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一定可以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金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5):51-52.
[2]曹玉,蒋兵.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J].软件(电子版),2016(5).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