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霞
【摘 要】:对淹溺从教学分析、设计思路、实施过程、教学反思4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提升学生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急危重症护理学;淹溺;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R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3--01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重要的专业课,淹溺是其中重要的章节之一。急危重症护理学内容繁杂、逻辑性强,编写的教材内容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便于知识的理解,知识的拓展,更直观观看护理操作,更规范的练习。为更好的促进教学,提升学生素质,我们对淹溺章节依据信息化教学规律进行了教学设计,现介绍如下。
1 教学分析
1.1 教学内容 淹溺,两课时完成。
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淹溺的发病机制。
能力目标:学会根据不同的淹溺情况进行救治和护理。
素质目标:团队合作精神,自学能力、网络资源检索能力。
1.3 學情分析
教学对象:高职护理专业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喜欢上网,喜欢动手操作,不喜欢理解性的问题。喜欢观看视频,喜欢交流互动式教学。
学生在大一学习了医学基础课程和人文修养、护理学基础等专业课程,对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有了一定的认识,已掌握了一般护理操作,但对淹溺等专业性的急救护理知识还不了解。
1.4 重点与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确定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淹溺的救护,教学难点是淹溺的发病机制。
2 设计思路
分析教材、学情和教学重难点,依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环境,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课堂教学分为创设情境、聚焦任务、任务交流、实训演练、评价总结五个环节。
3 实施过程
3.1 课前环节
教师活动:提前一周通过教学平台发布通知,要求学生登陆平台,下载与本课相关的学习任务,如:一些有关溺水的影像资料、自制微课等资料。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学有目的性,延伸了学习的空间。
学生活动:预习相关内容,学生根据任务单的要求完成作业,并将完成的作业、视频和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上传到教学平台。教师引导、协助学生完成。
3.2 课中环节
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查找和讨论答案,体现“教、学、做;教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创设情境:教师点评课前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结合学生普遍提出的疑难问题,利用视频案例创设情境从而引出本次课的工作任务。
聚焦任务:利用视频、动画帮助学生认识淹溺的发病机制;通过角色扮演、讲解和引导,让学生学会收集病人资料,评估病情。
急救护理:通过播放视频、老师示教,让学生学习淹溺病人的急救和护理。
实操演练:各小组按照网站视频和老师的示教进行分组训练,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熟练操作和动作规范。
拓展知识: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处理是否一样?倒水处理方法有多少种?
评价总结:教师将学生的知识掌握的熟练度、课堂表现、实训演练等情况进行评分,将成绩录入课程平台,从而实现过程性考核评价,教师对本学习单元进行总结并布置拓展任务和课后预习任务。
课后
3.3 课后环节
任务一:指导学生到平台做课后作业,查漏补缺,巩固知识。
任务二: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淹溺的宣传海报,宣教淹溺的救护方法,教师进行点评,选出优秀作品展示。通过展示优秀作品,强化榜样的作用。
任务三: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暑假等时间到社区、乡村进行义务宣教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淹溺,知道救护方法,争取在黄金十分钟内展开救护活动,挽救更多的淹溺者。
4 教学反思
本课程设计紧紧围绕“淹溺的救护”这一技能目标,借助网络,运用信息化手段,采用线上线下,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了学做一体教学。
4.1 优点
本堂课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真正主动建构知识信息。课前发布任务,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上传难点疑问,使老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有的放矢。课中利用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网上作业和考核,实现了无纸化教学,便于统计成绩和做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教学平台的使用,充分将互联网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延伸了教学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利用节假日进行社区宣教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信息化教学会提高课堂效率、提升个人学习能力,让我们的视野更宽阔,观念更贴近时代气息。
4.2 难点
教育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一些突发状况的出现,会令准备不足的教师难堪。老师不在是知识的权威,不再是说教者,而是引导者、管理者和辅导者。如果教师不能很好的运用计算机,或随机应变能力欠缺,也或准备不足时,可能出现无法驾驭课堂的情况,这是信息化教学的局限性。
总之,信息化教学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教学能力。但也要注意过多的信息化元素可能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信息化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护理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自学能力等。信息化教学能促进师生、生生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