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升高 薛梅苓
【摘 要】目的:探究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使用中药汤剂治疗的104例门诊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结合医院中药汤剂应用现状,在治疗期间利用制定的药学干预措施,对照组记录不良反应,分析产生远远并据此制定药学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致患者口服中药汤剂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药物自身以及用药不规范,通过采取有效的药学干预措施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无痛清宫术;稽留流产
【中图分类号】R9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3--01
中药汤剂的安全性虽然比较高,但并不是不会带来任何不良反应[1]。近年来,一些中药汤剂的不良反应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证实,但还有一些中药汤剂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以及治疗措施不是十分明确。这些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出现新的症状,并对中药汤剂的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当对中药汤剂中经常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药学干预政策,进而促进其安全性和疗效的提高[2]。本研究主要探究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的临床效果,其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使用中药汤剂治疗的104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其中观察组男29例,女男23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5.3±3.7)岁。对照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6.8±4.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详细记录对照组患者的中药汤剂服用情况,同时分析导致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
观察组患者根据自身的不良反应以及用药情况,制定药学干预措施,具体如下:首先加强对患者口服中药汤剂的监管力度,完善药物反应检测体系,详细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同时对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进行严格的规定,针对人为因素导致的不良反应,如用药过量、处方失误、医嘱不完善等,需对责任人进行一定出发,进而提高医护人员对用药安全的重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次,对中药汤剂的使用方法进行正确的规范,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药物的特性,规范药物的煎制方法、服用方法、服用次数、服用时间、服用温度等。再次,规范配伍,在中药汤剂中,其配方对药材之间的相互配合十分重视,使药材可以发挥最好的效果。但是有些药物放在一起使用将会出现药效相克,且进一步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在进行药材配伍应当更为规范,避免十九畏或者十八反的问题出现。同时利用药物之间的相互制约降低药物毒性,进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后,辩证论治。病症相同的患者,年龄不同、病因不同,可能用药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应当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因、寒热虚实情况,制定中药方剂,斟酌用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有效的干预措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共有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对照组共有1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比较
对照组药物因素和剂量疗程导致的不良反应例数较多,经药学干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得以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2所示。
3 讨论
中药复方中包含很多的药物,而且其用量、用药温度、用药时间、炮制方法等均有很高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导致重要汤剂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其一是药物因素。很多中药自身具备一定的毒性,在使用中往往需要现将其毒素去除,或者添加可以化解毒素的药材。因此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好用量,将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3]。其二是药物使用疗程和剂量。药物使用的疗程和剂量也是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因为一直以来中药用药的安全性都很高,因此一些临床医师在用药时,不会十分严格的按照《中华药典》的相关规定开出处方。如《中华药典》中关于附子片用量为3~15g,但在临床上很多医师开出的处方中使用附子片的剂量超过了30g。此外还有一些中药如果长期服用将会导致患者身体内积累很多的毒素,最终出现不良反应。因此使用中药时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切勿随意延长疗程。
在口服中药汤剂中应用药学干预,可以很大程度的促进医护人员的用药安全意识,减少患者因为药物配伍、炮制方法、用药使用不当等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同时可以便于辩证论治的实施,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经药学干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中药汤剂中药学干预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杨卓,陶婉君,李灵玲等.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价值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6,36(6):1022-1024.
周荔洪.我院中药汤剂不良反應分析与药学干预对策研究[J].海峡药学,2017,29(8):260-262.
徐根山.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J].中国处方药,2018,16(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