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创新研究

2018-01-19 05:30杜立群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21期
关键词:党外知识分子统一战线高校

杜立群

[摘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统战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新时代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优势,统战工作中的重点是要充分调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与时代发展过程中的参与性与责任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陈旧的统战模式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和方式对党外知识分子进行统一战线的团结,需要对现有的工作进行创新化研究,以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背景,将统战工作向更深更广层次发展,本文从对目前统战工作的机制解读出发,分析了当前统战工作面临的部分挑战,并结合工作经验给出了进一步的创新化建议。

[关键词]党外知识分子;统一战线;高校;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8)21-0021-02

党外知识分子特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其中包括参加各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和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的无党派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在我国知识分子中的占比达一半以上,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民族统一事业以及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这充分显示了党和政府对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既是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要集聚地,也是掌握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的主要人群,因此,做好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坚持发展和完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创新机制,是新时期我国各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现状解读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教育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知识分子,高校是知识分子的主要集聚地,以党外知识分子居多,这些党外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和替代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从学术层面看,这些人大多是我国科研教育的主要领军人物与教学骨干型人才,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在高校中具有模范带头作用,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优良的思想品德以及正确的教学导向作用,给当代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我国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是新时期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因此,做好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对于我国科研创新的发展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都意义重大;(2)从政治层面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党外人士的优秀代表,具有极高的政治热情和政治思想,在历史进程中也一直是党外统战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对于我国各高校学生政治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完善,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与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在我国政府以及民主党派人士的发展中都具有极高的政治地位,因此,各高校应随时关注党外知识分子的需求,全力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这不仅仅是政治需要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应当从其自身出发,保障党外知识分子的各项权利,充分激发他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有利于加速我国特色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当前高校党外统战工作面临的挑战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与建国初期相比已经有很大提升,随着社会发展形态的不断转变,我国党外知识分子的统一战线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统战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问题。

首先,统战工作对象复杂化。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提高,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成分日益复杂化,统战工作对象不仅从教学岗位发展到行政岗位,而且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统战工作已经逐渐从国内逐渐延伸到国外,包括一些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华侨等,这些日益复杂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象使得统战工作日益复杂化,矛盾化和具体化,另外,由于教育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有利条件使得这些党外知识分子日益受到国外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文化的熏陶,一些大肆鼓吹西方民主、人权等言论逐渐渗透入我国,极易对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产生不良影响,并且这些党外人士由于国外开放的思想,极易忽略我国社会发展现状而产生对政府产生质疑和批评等过激思想,不利于我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统战工作机制不健全。由于高校环境的相对封闭性,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常常无法跟上社会发展节奏,导致部分党外人士在统战工作的进程中缺乏参与性与积极性,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例如在统战工作中一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渠道并不广泛,参与政协是其唯一的方式,而目前政府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制度来保障这些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渠道的畅通性,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各级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不利于统战工作的广泛开展。

三、关于做好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创新途径探讨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是一个长期艰巨的问题,对这些工作的处理不仅需要考虑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还要根据不同党外人士的个体情况采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相应政策来保障统战工作的顺利推进。笔者根据多年来参与统战工作的经验而谈,特总结出以下几点创新性建議:

创新工作模式。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首要并且最重要的是创新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T作。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对党外人士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并且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全球化的影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学术交流和国外培养等方式的过程中逐渐接触到国外的一些思想方式,受到一些西方政治文化的冲击,因此,创新思想教育方式便显得尤其重要,在教育过程中,要从党外人士所处职位上进行,在岗位中进行贯穿,在岗位下进行延伸,从而在科研、教学、生活的诸多方面都进行渗透教育,形成多管齐下的教育模式。立足于宏观教育层面,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教育模式实现多样化,不仅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层面的教育,更要从实际出发,包括纪律、道德、法制等方面全方位的教育,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模式实现党外知识分子拥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从而实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全面推进。

创新工作体制。首先,应尽量拓宽现有的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渠道,这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相应关注,在体制改革过程中不断增加党外人士的参政议政方式与渠道,保障其相应的权利,让其在参政议政过程中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为其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发觉其在这方面的工作潜力,增强其参政活力。其次,在统战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应当尽量为格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服务,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给予充分的经费支持与制度支持,对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或相关工作需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提高其对政府部门的信心,坚定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信心和决心,通过积极引导和支持,吸引各方资源和优势,使党外人士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积极为我国社会发展服务,争取实现统战工作的全方位深层次的推进。最后,在一些推进统战工作的部门,应当尽量将各部门与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具体化,避免再出现认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是形式化的消极思想和情绪,避免出现政府工作人员与党外人士矛盾化问题的出现,要求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树立服务化意识,切实以统战对象利益为重,踏踏实实为其谋发展,对一些制度的规定也应当具体化,避免出现泛泛而谈的规章制度,做到责任具体化,提高统战工作的服务效率,加快统战工作的推进程度。

创新工作载体。首先,“互联网+”的浪潮不断推进,将统战工作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大统战工作在全范围的影响程度,有利于政府与各界党外人士积极通力合作为社会发展服务。传统的教育培训方式如座谈会、学习报告等方式已经逐渐不适合当前社会发展形态,借助网络媒体诸如电脑视频、电话会议等方式的媒介载体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各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的方式与方法,将网络媒体作为统战工作新的阵地和载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限性,扩大了统战工作在各阶层各领域党外人士中的影响力,在最大限度保证信息时效性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对党外人士的思想工作进行实时跟进,推进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信息化发展,有利于统战工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其次,社会各界党外人士在社会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其对参与社会改革,贡献社会一直有着无限的热情,政府和管理工作者可以发挥这些优势,与一些民主党派人士通力合作,利用民主党派人士的优势和特点共同建设社会服务设施,例如居民养老院或者一些爱国教育基地等,依托这些载体进一步加深与党外知识分子的通力合作,促进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全面高效推进。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并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在推进与发展过程中,需要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不断根据当前形势对统战工作进行创新化研究,以期实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不断向更深、更广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司云翠,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

[2]張乃侠,雷孟林.“大统战”格局下的高校统战T作创新研究[J].社科纵横,2017,32(7):163-166.

[3]周令,李连宏,韩静.“互联网+”背景下创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载体研究[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3):20 -24.

[4]刘以榕.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创新思路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 (1).

猜你喜欢
党外知识分子统一战线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民族地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微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