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理论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隅合研究

2018-01-19 09:32董君彦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50期
关键词:网络传播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要】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如何运用传播理论充分剖析和挖掘传播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和切合点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为依据,选取传播学的理论视角,并将此作为切入点分析和探讨“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受众行为,“把关”理论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沉默的螺旋”理论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以及“培养”理论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希望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关键词】网络传播 传播理论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0-0069-03

网络传播的去中心化、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在衔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和传播主流价值观及意识形态的作用愈发突出,使大学生在社会普遍由“被动接受信息”向“主动接受信息”的转化过程中不仅担当着推动网络传播快速发展的“隐形”生力军,也毫无疑问地成为被社会所公认的新时期网络时代发言人和传播源的潜力代表,然而社会问题和舆论争议的出现对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也显得尤为突出[1]。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行为分析

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成员有着特定的需求,因此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受众的行为动机往往与求知心理、消遣娱乐、交流、自我表现和宣泄等心理动机密切相关,尤其在年轻群体集聚的高校大学生中, BBS、贴吧、社交软件等虚拟社区的普及已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日益突出而逐渐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渠道之一[2]。同时,网络传播独有的身体缺场和匿名性为受众在网上寻求现实生活无法满足自身的某些需要提供了契机和场所,也在媒介融合趋势愈发明显的情形下吸引更多的受众通过使用网络获得自身的慰藉和满足感,在公共空间和开放的现实平台上畅所欲言、自由表达,以及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上寻觅情感维系和联系交友等也随着多元文化的兴起而成为目前大学生与网络接触最主要的行为方式,也刺激了大量移动终端软件的出现,针对受众的需求和行为特点,着眼于“使用与满足”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分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3]。

目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尽管传授双方的互动性借用网络数据实时反馈的平台得到明显改善,但基本的传授过程和程序仍然没有发生改变,仅仅将网络作为授课工具而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性深入挖掘网络载体优势,对受众的认识程度只凭借简单的课后反馈或答疑解惑处在浅薄的了解层面,除此之外师生之间几乎再无其他任何形式的交流,学生暗中充当了知识信息的接收者和储存者的角色,没有充分利用传授互动过程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传播过程主客体关系的变化,这种实际仍以传播者主导的传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受众主体性意识的缺失和传播效率的下降,不利于传播效果的及时反馈和信息的定时更新,同时,学生参与性意识的落后也会使得其对知识等其他信息的需求减弱,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因此,目前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及时追踪受众的需求和动机以维持传播过程的稳定,还需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充分发挥网络时代的技术优势,满足受众对求实、求真、求新、求快和求易的信息要求,让受众在体验网上课堂和对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更深入地加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坏境,增强互动性设置和网站的服务型功能,使他们在接收知识和储存信息的互动过程中强化参与意识,畅通便于实现创造力和发挥自我潜力的多样化途径,实现传授双方地位平等和信息对等的传播效果[4]。

二、“把关”理论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把关”理论认为大众传播通过搜集、过滤、处理、传播等环节,对传播过程进行必要的筛选和控制。而在新时期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由于网络传播的过度开放性严重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更新带来了严峻挑战,加之大学生自身社会经验的匮乏和信息分辨判断力的缺失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煽动,加强对信息扩散方向的把握和考量,已成为新时期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举措[5]。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的信息内容是经过大众传播审核和控制的结果,并且决定了社会思潮的兴起与扩散,而在网络时代的环境下,随着新媒介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媒体的专业性和社会化特征随着信息异化的出现而逐渐下降,另一方面信息过载和新闻自由的普及与公众对媒体尤其对主流媒体认知演变的冲突已成为大众传媒领域不可忽视的矛盾,信息表达形式的多样化和影响力的扩大很容易突破传统新闻媒体的门槛和要求,网络文化符号就是社交软件广泛流传的典型,信息泛滥、信息“无归责”数见不鲜。而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心理防线相对脆弱,追求新鲜感的心理刺激因素也加大了媒体的“把关”难度[6]。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因信息供需不对称将错误信息传授给学生的情况时常发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务必要明确“把关”的基本职责,坚持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对信息进行严苛的筛选和“把关”,克服信息价值度失衡,破解信息自由化所带来的信息传播无序化,主动根据受众的选择性接受心理和认知水平同步进行“把关”,避免信息“超载”和“垃圾信息”引发的学习困境,严格“把关”程序,强化“把关”效果,同时传播者也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在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更新传播内容的同时也应注重对专业素养的提升。此外,媒体工作者也要积极创设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形成文明高尚、自律負责的良好的工作作风,不随意散布虚假等哗众取宠的错误信息,正确发扬传媒作为“社会守望者”的角色和职责,避免网络“亚文化”的愈演愈烈,在全社会形成积极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良好社会氛围,为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添正能量和活力。

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研究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认为大众传媒通过公共领域的议题来影响公众的认知和判断,并且凭借对某一件事进行重点报道和传播来突出这件事的重要程度。在传统媒介环境下,受众只能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被动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没有获取信息的主动权,对事情的认知程度只能通过媒体报道来判断。而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公共空间的议题设置主体已经由媒体转为网民,受众可根据自己对事情重要程度的判断任意设置话题,在网上自发讨论并促进信息内容的扩散,如微博的话题排行和热门搜索榜单就是“议程设置”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话题的实时更新可帮助用户查看最近一小时乃至一天最新的流行趋势和近期的重点新闻,此外,公众还可随意参加其中任一话题进行发帖讨论,讨论的参与度会影响信息热度和方向的转移进而引出新的话题[7]。因此,利用“议程设置功能”对于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实时掌握舆论导向的监督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功能发挥作用是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

网络的“议程设置”虽然极具时效性但持续时间短,加上状态不稳定等特点很容易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适得其反,但是就目前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言,作为密切接触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年轻群体,大学生不仅是催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形式的动力之一,也是网络“议程设置”萌芽的需求之源,网络为大学生参与话题设置和热点问题的传播提供了开放性的互动平台,既充分利用了新媒体的特点,迎合了年轻群体在网络上逐渐占据主动地位的趋势,又是反映“议程设置”议题“年轻化”强有力的佐证[8]。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在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前提下,通过“议程设置”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先进观念和主流话语的有效引导,适当穿插正能量的新鲜话题适时监测学生的关注度和讨论情况,在既达到宣传主流文化目的,又实现良好传播效果的过程中尽量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迎合他们对网络新文化的满足和体验,这不仅是对网络传播理论的现实利用,更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要求。

四、“沉默的螺旋”理论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研究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社会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密切联系,媒体通過营造“拟态环境”反映大多数公众的意见,致使其他群体为避免受到社会孤立和排斥而隐没自己不同的意见,使得“优势意见大声疾呼”,而“隐藏的意见渐渐埋没”,这便是媒体暗中引导社会舆论方向的隐性方式。而如果将这一理论运用到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尽管网络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为弱势群体发声提供了契机和空间,但它也是大多数意见形成和扩散的温床。网络的平等是建立在每个群体都能通过“身体缺场”[传播学专业名词。指的是网络两端看不见对方而只能在虚拟空间中主体间发生的交互性活动。]和匿名性的方式随意的发声,但并非所有的话语权都能由每个群体均衡地掌控,意见领袖[指大众传播中为他人提供信息并施加影响力的群体,在信息传播到大众群体中起着筛选和过滤的作用。]和舆论引导者,以及近期在微博上流行的营销号等都是网络信息的主要扩散源,他们通过近期公众对热点事宜的普遍性讨论和意见向所有公众潜在传递一种容易被大多数群体接纳和认可的结论,从而达到引导网络舆论形成的目的。而新时期下对“沉默的螺旋”的深度把握则成为突破现阶段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瓶颈的关键[9]。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网民群体的不断扩大使得“沉默”与“高调”的对立愈演愈烈。基于人类的从众心理以及“少数服从多数”这一公认的定律,“沉默的螺旋”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作为社会人,大学生在与同龄人的相处中也会出现类似隔阂、孤独等人际交往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与多数意见背道而驰会促使一部分人不得不委曲求全追随大多数意见或者选择沉默的方式以示无声的抗议。但在网络中,大学生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在网络上与绝大多数同龄人相悖,往往会采用各种手段公开“发声”,诸如发帖声讨、成立群组在内部形成独立性意见,或者直接拉帮结派表示不满和对立,借此消除内心担心被孤立的恐惧和无助感,但代表少数群体的声音如果一旦在网上公开长时间没有人理会和支持同样会也会遭到埋没和淘汰,或者某个群体存在的反动性言论触及了大多数群体的利益也会致使其言论被无情地扼杀或者发言资格被大规模的舆论所剥夺,由于网络是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等为一体的特殊新媒体,受众的趋同心理尽管因舆论导向的依然存在无法避免,这种自发形成的现象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逆转的一大弊端,但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随意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现实生活中“沉默的螺旋”的影响,助长了网络话语权交替更迭和发言权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结合“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既要认识其局限性,尽可能多的让不同的声音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发言出现在公众视野,切实关心每一个传播对象的成长和发展,又要自觉提高信息的质量和价值,及时根据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相应抵制恶意舆论入侵,发扬被大多数人认可同时也符合现实背景的正确思想观念,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10]。

五、“培养”理论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研究

“培养”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凭借某种倾向性使人们头脑中构造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产生偏差,对人们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的结果,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大多数人眼中,主流媒体对人们世界观的“培养”凌驾于网络之上,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纷繁杂乱的信息堆里无时不刻地接受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传统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所倡导的思想观念凭借其独一无二的公信力和垄断实力宣告着新时代思想观念的崛起,同时也可能警示着另一种意识形态的终结,这也是我们业已形成的观念来源和耳濡目染的感知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如何利用“培养”理论在媒体倾向性报道的前提下确保信息来源的真实有效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的重要环节。

就目前而言,“培养”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虽然无处不在,它通过意识和行为的双重“培养”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大体认识和了解,而在网络传播环境下,人们很难根据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对事情的好与坏做出明确的定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很难从受众角度出发为其量身定做迎合他们口味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便转向网络媒体参考新闻报道和社会舆论对这件事做出评价,而一旦事情的性质被颠覆或者结局被扭转,他们便会对此类报道的真实程度和价值意义产生怀疑,乃至形成否定。传播学的“刻板印象”观点认为,公众对某一类事件存在着群体性印象,并且这种也已形成的印象如果一直没有发生能够让其颠覆的事实那么公众会一直这样认可。高校学生作为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者传播的知识内容首先要做到实事求是,减少带有明显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从教育本质出发,量身定做学生真正需要的教育内容,使他们不再被陈词滥调和毫无实用意义的“炒冷饭”传播所左右,将知识以及信息传播内容的真实性放在首位,不应为了迎合某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行为进行品质和道德的绑架,尽最大努力还原他们所关注的细节和尚存疑点的问题,使高校学生在“十三五”新时期端正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提高自身的判断力和分析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与根本诉求[11]。

六、结语

网络传播的快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一方面为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和生机,在理论和实践意义上均推动了传统教育模式的革新和完善,另一方面却又随着信息异化和观念冲突的愈演愈烈而逐渐加深了维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与方法的危机和隐患,尤其在抵御外来思潮及变革发展路径层面难以同时迎合时代发展和工作开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在坚守和把握传统思政工作基本原则和要求不变的情形下,只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特性更新思政工作的信息传播模式和价值观念培育的新方法,发现和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挖掘扭转和规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措施,才能始终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以新姿态和新思维实现教育方法的有效创新。

传播学视角下的传播理论与新时期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存在如此多的契合点,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归根到底也是传授互动的过程。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网络传播更新换代速度的不斷加快,传播理论也应迎合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才能为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双刃剑”的影响下提供更多的思考与启发。

参考文献:

[1]陈怡琴.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09):70-73

[2]曹延汹,董梦霞.“互联网+”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的构建路径[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05):390-394

[3]唐亚阳,胡彩霞.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脉络与走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5(09):65-69

[4]骆郁廷,魏强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话语权[J].教学与研究,2012(10):74-80

[5]秦宏毅,谢斯玮.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1-5

[6]李堂.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6(23):231-231

[7]王思思, 李青蓉, 宋彩虹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现代交际, 2017(09):104-105

[8]郅梦,周晓波.浅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现代交际(学术版), 2017(11):104-105

[9]郝文丽.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交际(学术版), 2016(23):66-67

[10]杨茂.网络文化教育:教育环境改变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43-47

[11]张姝.“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索[J].现代交际(学术版), 2016(05):113-114

作者简介:

董君彦(1992-),女,湖北黄冈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网络传播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