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2018-01-19 09:09谢树连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乘法应用题分数

谢树连

【摘 要】 所谓创新,就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求异创新的机会。为此,数学设计必须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甚至是质疑问难的时空。

【关 键 词】 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策略

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试图从提供创新空间、夯实创新基础、指导学习方法等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提供创新空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求异创新的机会。为此,数学设计必须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甚至是质疑问难的时空。

例如,教学“分数乘以分数”,一般安排“分數单位乘以分数单位” “一般分数乘以分数单位” “一般分数乘以一般分数”三个阶段进行教学。但在具体教学时,为了提供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机会,教学“分数单位乘以分数单位”时,努力沟通了三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如下:

1. 操作:(1)请学生自选一个分数单位,以一个长方形为单位“1”,用阴影部分表示出来;(2)再以自己表示出来的阴影部分为单位“1”,再任选一个分数单位,用网格部分表示出来;(3)列出算式,并猜一猜网格部分是整张纸的几分之几?(4)想办法验证结果。这样就提供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机会。

2. 请学生展示算式和验证的方法。目的是给予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并可以从同学处获得新的验证方法。

3. 请学生讨论“分数单位乘以分数单位”的计算方法,学生将归纳出“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子不变”。 (实际上已孕伏了“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给予学生相互交流和争论的机会,以完善自己的想法。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索“一般分数乘以分数单位” 和“一般分数乘以一般分数”,并尝试计算,说说自己的算法,归纳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二、夯实创新基础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是学生创新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创新。离开扎实的基础,创新就成了空中楼阁。同时,创新是基础的升华,通过创新意识的培育,反过来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认识、理解和沟通,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所以,基础和创新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者之间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

例如,教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一课,就在学生掌握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了多种解答方法。具体教学过程是:出示例题“绿化造林可以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可降低1/8,人现在听到的噪音是多少分贝?”学生通过探索后得到以下解法:解法1:80-80×1/8,这是一般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解答,为旧知识的应用。解法2:80×(1-1/8),这是用所谓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解答,实际上是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方法的迁移。解法3:80÷8×7,根据线段图,结合分数1/8的意义(把总分贝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降低1份,听到7份),用归一法的思路解答,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受“解法3”的启发得到解法4: (1-1/8)÷1/80,即每分贝占单位”1”的1/80,求出听到的7/8里有多少个1/80就是听到多少分贝。解法3和解法4可视为创新的解法。

从上例可以看出,一般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分数的意义、简单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是学生学习“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形结合”“转换” “归一”等,是学生学习“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只有学生具备了这些基础,学生学习“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才具有可能性,并通过自主探索得到有一定新意的方法。

三、指导学习方法

一个人的创新意识,离不开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这种习惯与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想象力有密切的关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着力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仔细观察,敢于实践和乐于想象的习惯。

1. 培养学生敏锐、独到、深刻的观察力

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换句话说,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外部的各种刺激,形成对周围事物的印象,这就是观察。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始于观察。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三角形认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敏锐、独到、深刻的观察力。具体过程如下:

(1)给出一组三角形,观察每个三角形的角,说说各有哪几种角?分别有多少个?并问:你怎么知道这个角是锐角、直角、钝角?(体现观察的客观性:有的角通过观察可以直接判断,有的角要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去比一比)

(2)把观察所得的数据填入表中。(体现观察的全面性:全面系统地观察各类三角形中角的所有可能,避免了遗漏。渗透了学法的指导。)

(3)分类。把三角形按角进行分类、起名。并问:你为什么这样分?(体现观察的思维性:关键是要问一问学生这样分类的理由。)

(4)讨论。①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锐角?最少有几个锐角?②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钝角?③能用什么办法证明吗?(体现观察的探索性:分类后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弄清三角形中各种角的特征和相互联系,在学生没有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有关知识的情况下,想办法证明三角形内直角和钝角的个数。可采用操作的方法来进行验证,充分体现观察的探索性,而不是为观察而观察。)

如果长期进行系统、有意识的训练,学生不仅能在观察的过程中感悟到观察的重要性,逐渐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敏锐、独到、深刻的观察力将得到不断提升,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才能的培养打好坚实基础。

2. 训练学生灵巧、细心、高效的操作力

陶行知先生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意思是说大脑的思维与双手的操作是密切相关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小学数学各种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各种概念和意义的理解、各种数学性质和规律的归纳、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抽象等,都可以借助操作得出。

3. 启发学生自由、丰富、高质量的想象力

想象是人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事物的心理活动,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特有的一种反映形式。人的各种有意识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也说:“每一种假设都是想象力发挥作用的产物。”创造活动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是善于按新的方式想象事物的进程。在创新智力活动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想象。

猜想是否有价值,最终要接受实践的考验。“想象和理智结合就是创造,想象脱离理智就是疯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 “大胆猜想”的策略可培养学生“自由、丰富”的想象力,但唯有辅以“小心求证”的策略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向“高质量迈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有多种多样,但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创新氛围,只有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才敢于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参考文献】

[1] 于敏. 创设课堂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 中华少年,2017(3).

[2] 张萍.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 读书文摘,2017(17).

[3] 戴臣. 浅析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中外交流,2017(3).endprint

猜你喜欢
乘法应用题分数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关于线性变换乘法与矩阵乘法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乘法猪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