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劲
【摘 要】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没有了拼音这个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拐杖”,我们该如何进行识字教学呢?本文根据汉字“形音义”相统一的特点,挖掘汉字文化内涵,结合“部编本”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识字教学,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者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儿童认知规律,从“循‘音而教,在诵读识字中感受汉字的韵律美;循‘义而教,在看图识字中感受漢字的意蕴美;循‘理而教,在字理识字中感受汉字的文化美”三个维度,浅析了进行无注音识字教学的方法和路径,这对于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尽快适应部编本教材“无注音识字”这一改革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语文;汉字文化;无注音;识字教学方法和路径
“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这是今年9月新学期全国一年级小学生开始使用的“部编本”语文教材的重大变化,也是最大亮点。它打破了长期以来小学语文一年级开篇就是以阿拉伯文字呈现的拼音教学编排方式,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这一编排顺序的改变不仅仅是为了放缓坡度,实现幼小衔接,也不仅仅是为了强调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它彰显得更多的是教材编写者对儿童学习兴趣的呵护、对祖国传统蒙学文化的认同,充分体现了部编教材倡导的“注意对学生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培养”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编写理念,同时,它也是在告诉我们语文老师,要引领学生说铿锵有力的中国话、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书洋洋洒洒的中国文、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没有了我们习以为常的借助拼音认读汉字这根“拐杖”,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怎样来进行识字教学呢?笔者反复研读“部编本”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材,根据汉字“形音义”相统一的特点,挖掘汉字文化内涵,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者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儿童认知规律,寻找根据汉字规律进行无注音识字教学的新路径。
一、循“音”而教,在诵读识字中感受汉字的韵律美
识字是语文之根,诵读是语文之本。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具有音、形、义统一的特点。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音节,在识字教育起步阶段,如果让儿童去学一个一个的单字,必然引不起学习兴趣,而且会让识字变得枯燥乏味十分困难,即使勉强学了,也不容易记住。梁启超认为:“儿童识字之始,必教以古今杂事,如说鼓词,童子所乐闻也。多为歌谣,易于上口也。多为俗语,易于索解也。”而我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句式都较简短、整齐、押韵,这较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汉字具有单音节的特点,非常容易构成整齐的词组和短句,也非常容易合辙押韵。
部编本教材在第一单元的识字上大量采用了儿歌、韵文形式进行编排,较好地体现了汉语的语音规律,文句整齐,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和谐动听的美感。教学时教师应该紧紧抓住这一特点采用传统口耳相传的诵读方式进行识字,引领学生在听读、跟读、认读、反复诵读中完成识字。
如在教学《对韵歌》时,由于《对韵歌》极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采用以下多种方式趣味朗读课文,在示范朗读、反复诵读和背诵中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认读生字、巩固识字。
【教学片段】
1. 示范朗读、跟读正音。教师播放《对韵歌》录音创设朗读的氛围,学生听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教师边拍手边范读韵文,学生模仿边拍手边读韵文,在诵读中掌握字音。
2. 合作对读,认读生字。教师借助生字卡片,与一位学生示范边对对子边找生字;然后引导学生同桌对对子。通过师生、生生找生字对对子。在对读中巩固读音,感受诵读的乐趣,进一步认读生字。
3. 熟读成诵,巩固生字。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自由练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师生合作背诵。引导学生自主填空式背诵。熟读成诵,巩固识字。
二、循“义”而教,在看图识字中感受汉字的意蕴美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它与英语等表音文字最大的区别就是“形音义”的统一。
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是人们了解事物认识世界的载体。汉字充满了审美韵味与哲理意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一种结晶和象征,在汉字这四四方方的世界里有着说不尽的无穷魅力和神奇力量。识字教学就要紧紧扣住这一特点,通过对识字学习来达到记住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从而达到了解事物、认识世界的目的。儿童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强,对于图画情有独钟,看图识字能充分发挥儿童形象记忆的优势。根据孩子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特点,把看图、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让孩子在认识事物、了解生活常识的基础上认识对应的字,了解字义。部编本教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教材中的插图形象逼真,充满生趣,意蕴十足,这些插图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熟悉字形,领会字义。教学中,我们应该紧扣字义与字形字音紧密相连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
在教材《口耳目》一课中,第一部分通过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材把平面的汉字图像化,把抽象的汉字具体化,让孩子如临其境,汉字由抽象变得具体。因此,《口耳目》一课教学应重在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以图画贯穿识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看图识字活动中先领会字义、既而读准字音,最后感知字形,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
三、循“理”而教,在字理识字中感受汉字的文化美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最独特的文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从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从大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出现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直到今天,汉字虽然经历了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历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每个汉字的构成都有一定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识字教学就应该充分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也就是说应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的感受,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部编教材在无注音识字的第一单元中编排了《日月水火》一课,给学生呈现了8个象形字的演变过程,这8个象形字的教学就应遵循“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构字规律采用字理识字,以学生观察、交流为主,于情中寓理,让小学生体验出其中的奇妙和趣味,感受到其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汉字文化。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温儒敏,巢宗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7.
[3] 黄嘉烨.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索与实践[D]. 华东师范大学,2010.
[4] 白洁. 文化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13.
[5] 曹爱卫. 阅读教学中的识字策略[J]. 小学语文,2017(6):17-21.
[6] 将爱东,汪娟,杨玉国. 字源识字在低段教学中的意义、内容及运用[J]. 小学语文教学,2017(5):16-19.
[7] 黄攀伟. “造字法”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小学语文,2017(7-8):143-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