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的作家心理初探

2018-01-19 07:32屠雯吴蓓胡蓉
考试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知人论世朱自清

屠雯++吴蓓++胡蓉

摘 要:对作者心理的探究就是站在作者的立场,走进作者的心里,带着作者那样的想法,用作者的眼光去看人看事、观物观景,也就是“知人论世”。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性格禀赋,基于文本探究作者的情感。

关键词:知人论世;朱自清;文本探究

读书,表面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实质上是读者借助文本这个媒介与作者的心灵对话。直白显豁的文本观其文就能通其意,了不了解作者无关宏旨。面对背景复杂,含而不露的文本,如果我们不了解作者的性格禀赋,志趣倾向,要真正读懂恐怕未必能够如愿。了解作者性格禀赋,志趣倾向这种阅读的准备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知人论世”。

要了解一位成名作家的性格禀赋,志趣倾向,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专业研究者而言,在当今这个大数据时代,只需打开搜索平台,就能获得海量的信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筛选、取舍、整合,无需苦心孤诣就能如愿以偿。但对于深受快餐文化影响,习惯浅阅读的青少年读者,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小学生,那就另当别论了。

受时间和特定环境制约,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对文本作者性格禀赋,志趣倾向的了解往往是“零准备”,要自主读懂文本,就有必要引导中小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把握作者的思想脉动,与作者产生共鸣,同作者一起歌哭,才能开卷有益,读有所获。

在此,笔者试图以阅读心理为基础,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为样本,拟作一次非常自我的解读。

1927年7月朱自清任清华大学文学院教授时发表的散文《荷塘月色》自问世以来就成了大中小学各种语文教材争相选入的范本,评介其人其文的著述指不胜屈,难以赘述。

对于朱自清,对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按常理中小学生应该耳熟能详。然而事实上除极少数好学者外,大部分中小学生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在没有背景资料,又不能上网搜索的广大农村中小学,怎样才能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读懂这篇名作呢?设身处地,走进作者的灵魂深处,应该是一个不二选择。

在多数教材中,《荷塘月色》被选入高中课本,高中学生在小学、初中已学过朱自清的《匆匆》《春》和《背影》,依稀记得:朱自清原名朱自华,“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他同时还为自己取号“佩弦”……

朱自华,缘于苏轼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宋】【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是指一个人读书读得多了,身上会自带一股书卷之气,这样的人不需要刻意装扮,就会由内而外产生出一种气质。“朱自华”这个名字赋予的意思是:气度不凡,雍容华贵。

朱自华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为什么改用“朱自清”?“自清”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兮”,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朱自清出生书香门第,受传统文化影响甚深,擅自改名是要承受家人和亲友的责难的,此举不是冲动,趋时,更不会是逆反,应该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可以理解为他不愿“不凡”,不愿“華贵”,而要“廉洁正直以自清”,这体现了他性格的内倾,行事的低调。

他在将自己原来的名字朱自华改为“朱自清”的同时,还为自己取号“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这一点透露出朱自清其人心肠软,性子慢,他自己及朋友都认为这是性格上的缺陷,需要克服和改进,这才自号“佩弦”。

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krates of Kos,约前460——前377)和古罗马医生盖伦(GALEN,约130-200)将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四种: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1849-1936)对应提出了四种性格类型:冲动型、表演型、理智型、敏感型。为理解方便计,笔者在此选出张飞、王熙凤、诸葛亮和林黛玉四位文学形象及历史人物来分别代指上述气质类型的人群。从朱自清改名取号的行为来看,按其性格禀赋,志趣倾向把他归入抑郁质敏感型的林黛玉式应该说得过去。

《荷塘月色》的标题就明确了文章主要写“荷塘”和“月色”。这里的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刻意渲染的是亮色中大块的暗影,没有温度的水光月色无法点亮作者的心灯。

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自陈“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后文处处关联这种不宁静的心绪,朱自清不满于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淡淡的忧愁情绪笼罩了全文。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二十九岁的清华教授,堂堂七尺男儿竟怕夜色;“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情郁于中,不能自已”,情何以堪?张飞式的激进人士可以上山打游击,王熙凤式的人物可以娱乐至死,诸葛亮式的牛人或许有办法绝地反击,林黛玉式的悲情角色只能“望花垂泪,对月伤心”。佩弦先生温柔敦厚,出门夜游,生怕吵到了妻儿,“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回来时是“轻轻地推门进去”,对这样一个走路都怕踩死蚂蚁的书生,心里添堵,你不能设想让他去丢炸弹,或者到皇城根下去飙车,或者参加某个锄奸行动队,总得找个管道宣泄,月夜宁静的荷塘自然就成了冷静独处的一方乐土。月色不毒,可以扫淡自己心里的阴霾;荷花不语,可以聆听自己心碎的声音。这帖“净心口服液”果真有效,片刻间,作者觉得“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移情作用在这里显现。

一档选秀节目中,主持人问“日本人怎么吃鱼?”众选手尽皆瞠目,觉得这个问题太难,主持人笑道“用嘴”。众选手的症结是把简单的问题想得太复杂了。对于《荷塘月色》的主题,只要我们站在朱自清的立场,走进朱自清的心里,带着朱自清那样的想法,用朱自清那样的眼光去看人看事,观物观景,结论自会豁然开朗。

作者简介:

屠雯,吴蓓,胡蓉,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第五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人论世朱自清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朱自清致逯钦立信函之四(1945.6.25)
知人论世——知杜甫其人,赏杜甫诗歌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知人吟咏悟人生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如何让诗歌教学策略更有效
散文教学要做到“知人论世”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