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感恩意识的培养是学生成长历程中不可缺乏的环节,是对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的教育。初中政治学科,承载着塑造学生灵魂,培养学生健康心灵的重任,在初中政治学科教学中,必然离不开感恩教育。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感恩教育的实施谈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感恩教育;实施途径;策略
学会感恩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所必须培养的,这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在教学环节中融入感恩意识,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学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以及社会的关爱之恩等,让学生理解自己所拥有的不是现成的,是来自各方面的付出和培养,让感恩的意识在学生的脑海里油然而生。本文就怎样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为初中思品课堂增添人性化色彩提出几点建议。
一、 合理引导,感激父母养育之恩
我认为感恩意识培养的源泉,来自于学生的家庭,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做到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心存感激,这是对其他方面存在感恩之心的前提。当前我国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从小就得到了来自家庭中各种角色的呵护,没有兄弟姐妹能够与他们分享来自父母的爱,因此存在着父母严重溺爱孩子的现象,久而久之,很多独生子女认为父母给予的爱是理所当然的,于是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占了上风,他们的内心深处从来就缺少分享意识和关爱他人的动力,这是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
例如,在讲到《百善孝为先》一课时,我播放了影片《背起爸爸上学》的其中一段视频剪辑,学生在观看以后纷纷热泪盈眶,这时我让学生尝试感受父母之恩:“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父母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爱,就像歌词里唱的一样,天之大唯有你的爱是完美无瑕,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伟大的。”说到这,我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作为儿女,我们在享受这无私的爱的同时,是否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呢?你们关心过父母的衣食住行了吗?是否可以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呢?学生纷纷陷入了沉思和回忆中,这种沉思是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反思和检讨,能让他们站在父母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关爱和付出,经过这样的教学引导,才能够让感恩之情在学生心底滋生。
独生子女任性的现象比较严重,他们很多都不会关心父母,也就不会理解父母为了家庭所付出的一切,因此缺乏心存感激的心态,对父母和长辈没有应有的感恩。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在思想品德课堂开展的过程中,去解决和引导,不断弥合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缺失。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必要的感激父母的倾向,培养学生感恩周围的意识,这才是正确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 将心比心,感激老师教育之恩
学生时代,长期生活的环境其实还是学校,学校生活占据了每日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在这种环境中,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教师存在感恩之心,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源泉。教师既是各种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甚至是学生的家人。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但是不少学生却不能将心比心去感受教师的付出,有的甚至把老师出于善意的训斥化成仇恨。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有必要加強对学生感激老师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我在讲到《成长中的我》一课时,提到了如何对待师长问题,我以新课改的要求为出发点,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一些东西,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老师的立场去看待问题,我布置了一些课堂活动:在上课前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小组学生选择一位科任老师进行采访,让老师把一天的生活工作流程都介绍下,然后在班级同学面前反映一下,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了解到特别是有些女教师身负教书育人和照顾老小的多重压力,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不易,知道老师教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是我们做人必备的品质。
通过以上介绍的各种活动,起到了辅助教师进行教学任务完成的作用,不但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激活学生对新知学习的认同,还在活动的开展中,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以实践参加的方式,切身培养了学生感恩的意识,真正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产生对教师的尊重与感恩。
三、 联系社会,感激社会关爱之恩
学生学业有成之后终将融入社会,成为助推社会发展的一份子,对于社会生活的感受也会越来越丰富。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够意识到对社会的感恩,甚至认为与社会没有多大关系,这需要教师去改变,想要实现学生感激社会关爱之恩的目标,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教学引导,让学生们对于很多问题能够形成正确的理解与认知。
例如,在讲到《法律护我成长》一课时,在教材的开始阶段告诉了学生,党和政府为了关爱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制定了很多专门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目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并把未成年人的保护细化为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司法保护这四道防线。这些特殊保护,体现了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巨大的关爱,也说明了政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足以证明社会关爱的例子,教师要悉心挖掘素材让学生去感受,让学生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这样才能够让感恩意识在学生心里形成与深化。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都是社会的一员,学生同样如此,在学生的幼小的心田中,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感恩意识,能让他们以健康正确的心态面对社会,以积极向上、感恩他人的良好心态对待周围世界,这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课本中的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成为这方面知识的教学素材,教师要合理地利用这些素材,这对于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非常重要。通过对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的感恩,全面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以及亲社会的理念,为将来回报父母以及社会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
宁家震,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阴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