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不可否认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这些问题和缺陷已经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着力于分析现有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明确认识、分析、思考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对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认识;思考
一、 引言
数学课程在高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数学更是学生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从人才培养的长远发展来看,研究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 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难以做到较好地衔接
相比于初中数学课程,高中数学具有难度大、范围广、知识量大的显著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当学生升入高中,面对高中数学课程难以适应。而目前的教育工作者可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往往将这类问题归咎于学生适应能力弱。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将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 教学方式僵化、单一
目前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途径都是“题海战术”,通过大量习题的联系反复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可否认,“题海战术”是一种具有现实可行性的举措。但是这一方法被过度重视,甚至被许多学校奉为至宝。事实上“题海战术”的采用需要一定的基础性条件,即需要通过教学已经使得学生对数学课程拥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记忆。在实践中,往往有很多学生因为种种因素没有建立起对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解和基础知识的记忆,如果对于这些学生不加区分地采取“题海战术”,不但不能够达到期望的效果,还会进一步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效率进一步下降。
(三) 数学教材编排不够合理
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数学教材也有一定的改变。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改版过程中,虽然新版教材有着更加贴近生活、加入了时代特征等優点,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数学教材内容编排顺序不合理,难度总体上不能够做到“循序渐进”。因为课程难度参差不齐,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够平稳,成绩也随着课程难度的变化出现波动。二是数学教材不能够与其他学科很好地结合,数学是一门以理论为主的学科,但是如果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必须要将其运用于现实中。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实际上不必刻意寻找具体实践运用例子,在其他的学科中如物理、化学、生物中都可以有具体需要利用数学原理解决的问题。如生物遗传学学习过程中的遗传概率分析、排列组合,化学学习过程中化学平衡问题的方程运算,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几何学、方程、函数等很多问题都有数学知识的运用。新版教材没有注重数学学科与这些学科的结合,学生不能体会到数学学科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和数学思想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也就无法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探索的乐趣。三是对教材内容的删减不合理,使得学生的求知欲、知识扩展受到了限制。
(四) 教学思想具有片面性、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
我国教育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应试教育,教育方向主要为了提高高考分数。数学学科因为具有难度大的特点,成为了高考中拉开分数差距的主要科目,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数学学科的应试教育化问题尤其严重。在应试教育制度的束缚中,学生精力已经被转移到如何提高分数上,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深度思考不够,反而对高考数学题型、解题方法了如指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思想僵化,对于数学问题往往以千篇一律的解题思维应对,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学科素养的提高。
三、 解决高中数学教学中现存问题的举措
(一) 高中建立入学衔接班
在部分思想较为先进的高中,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了刚入学的学生不能够很好地适应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从而创新性地设立了入学衔接班。在学生入学的初期设立短期的衔接班,在衔接班内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理念进行指导,使其可以迅速适应高中学习环境。
(二) 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
“题海战术”在许多学校被当作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这一落后的思想急需改进,但并不是完全否定“题海战术”的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索问题、总结问题,然后由教师进行针对具体问题的数学知识教学并且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随后可以适当采用“题海战术”,即辅以大量的针对性训练,使得知识真正被学生吸纳接受。简而言之,不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题海战术”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害无益的,只有实现多元化教学,综合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基于目前应试化教育的现状,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社会往往都有错误意识。即认识到数学学科素养、创新性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这些培养方向和提高数学分数两种选择之间进行权衡后,往往选择后者。事实上,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数学分数的提高两者间不存在对立性,反而存在一致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揭示了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建议加入数学史研究、数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数学方法的建立等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积极意义。当学生具有了学习欲望和探索欲望,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并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自主性,对于学生提高数学成绩也是有帮助的。
四、 结束语
对现有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明确认识和深入理解是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基础。本文只是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理论上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和总体指导思想,其最终的解决还需依赖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1]周延杰.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学周刊,2015,(28):43-43.
[2]蒋敏.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教育界,2016,(13):78-78.
[3]李生.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新课程·下旬,2016,(5):341.
[4]张梅.浅析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性对策[J].考试周刊,2015,(68):57-57.
作者简介:
吴志清,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