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学生的身体素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小学体育教学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所以,本篇文章主要谈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切实提升小学体育的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造性思维;教学方式
一、 引言
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直是小学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因此,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得体育教学更加的丰富多彩和新颖,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二、 进行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也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准备,并对教学活动进行提前的设计,使得体育教学能够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在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学习中,加强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在理论知识或者日常训练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在循循善诱中享受体育学习的乐趣。对于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充分信任他们,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改正错误,使得他们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还能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自觉去思考怎样去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前滚翻”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一个教学情境:小刺猬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了好多苹果,请问小刺猬怎样才可以将这些苹果搬回家?小学生的思维本来就非常的活跃,听到这样的问题后,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去,有的说把苹果抱在怀里;有的学生说用刺猬身上的刺扎苹果,然后再带回家;也有的说刺猬可以将苹果全部扎在身上,然后滚着回去。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示范一下刺猬是如何翻滚的。教师在根据学生的示范情况,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前翻滚的动作要领,及时地纠正自己学习中还存在的不足,这样能够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 尊重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生活经验和阅历都比较缺乏,再加上先天性的差异性,使得他们学习知识、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很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虽然学习能力比较强,文化课的成绩也比较好,但是在体育技能的学习上却不是很好,也有的学生则恰恰相反。因此,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给予每一个学生足够的重视,尊重个体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发展。教师在对体育技能进行教学的时候,切勿机械地进行教学,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學生都能发挥自身的特长,从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只有对学生足够的了解,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下,学生对所学习的体育知识才会更加容易理解,掌握得也会更加深刻。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这种体育长处,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会更加积极地追求突破,这对学生创造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有的学生很有跳远的天赋,而且他对跳远也很感兴趣,教师可以给他讲解一些跳远的技巧和方法,让他在课余时间多进行一些练习,切实提高他的跳远能力。对于一些不喜欢跳远的学生,教师就没有必要强求他们,而是让他们选择他们喜欢的体育项目,这是提高学生体育积极性一个很好的办法。
四、 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体育教学大都是在室外开展的,这非常符合学生喜欢自由、多动的特点。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一些体育活动,比如跳方格、跳皮筋、编花篮等,这些活动不仅有趣,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更是学生创造性的一个体现。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需要教师能够根据体育学习的内容、体育教学的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比如提供更好的教学场地、选择更加丰富的体育器材或者是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巧妙的设计,对学生比较熟悉的体育项目进行重新的编排,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到焕然一新,感受到原来体育还可以这样学习,激发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运用到体育学习中去。
例如,在进行踢毽子的练习中,教师只给学生提供毽子,至于如何训练、怎样训练,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和选择。不一会教师发现,学生有个人间比赛的,也有小组比赛的;有的是进行简单的练习,有的则是花式的踢法。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儿童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是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需要。教师需要树立一个现代化的体育教学观念,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合理地选择,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体育教学的基础,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切实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魏劲松.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漫谈[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3):95-96.
[2]谷玉冰,耿兆启,李士萍等.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08):105-108.
作者简介:
华悦,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杨寿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