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2018-01-19 00:47王君林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职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

王君林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各界对学生体育素养关注度不断提升,中职院校必须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具体要求 ,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变革,切实提高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简要概述了中职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措施,以期能促进中职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全面锻炼理念发展过程中,中职院校必须增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对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在最大限度上提升中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1 中职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教师专业课程教学作为重点,忽略了体育教育,导致体育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第一,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脱节,具体教学活动缺乏系统性,并未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很多学生将体育教学看作娱乐活动,无法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学内容单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重复性实施单纯的训练项目,并未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十分枯燥;第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与学生沟通交流较少,师生互动效果不尽理想,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

2 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措施

2.1增强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促进教学体系完善

在全民健身理念发展进程中,中职体育课堂教学重要性逐渐凸显,领导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的开展和效果,校方领导必须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改变原有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为体育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例如在某中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校方领导转变自身观念,从原有重视文化课的模式中走出,召开体育教学改革会议,以“终身体育,全校参与”为主题,召开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会议,要求与会教师提出具体改革建议,通过讨论分析形成具体改革方案。在此基础上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在原有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体育活动周和体育教学试验基地,每个月开展为期1周的体育活动,重点向师生科普各项体育活动,针对有兴趣的师生进行指导,并组织相开展比赛活动,增强师生参与积极性,使其在娱乐的氛围中感受体育项目的魅力,进而激励其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同时校方与体育用品企业联系,创设体育教学实现基地,创新教学模式,将学生实际情况与体育器材器械相结合,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进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2.2合理利用资源,发挥场地和器械作用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场地和器材发挥着基础作用,因此在具体教学开展过成长,教师必须合理利用场地和器材,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同时就学校方面而言,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应整合资源,提高场地和器材的利用效率,严禁出现闲置和随意破坏情况。以某中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开展为例,学校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场地综合应用方案,具体将排球场地改造为排羽综合场地,在保证原有功能的同时,提高了场地的综合利用效率。并且在承办大型活动或体育赛事外,学校应定期开放体育场馆,并向学生公布具体开放时间,学生可根据具体开放时间进行预约使用。此外,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体育器材,并在器械旁张贴使用说明,为学生提供使用指南,鼓励其自行使用,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3开展有趣的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学生兴趣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師应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切实提高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以篮球教学为例,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特色篮球赛”活动,具体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正规篮球比赛,在班级中选择篮球基础较高的同学,分为两组进行对抗比赛,教师担任裁判,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并就学生不规范动作进行指导,进而提升学生的篮球技巧;第二,男女“3+2”篮球赛环节,选3名男生和2名女生开展比赛,针对女生比赛规则可适当放宽,以此有效调动女生兴趣,还可组成“一对一”训练小组,让有篮球基础的学生指导零基础学生,促进其共同发展;第三部分,定点投篮,主要针对没有篮球基础的学生,要求男生在罚球线后投篮,女生在罚球线前50cm处投篮,共计投篮10次,投中即得1分,分数高者获胜。这样的活动充分考虑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具有明显的趣味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给予专业指导,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专业知识。此外,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贯彻落实“终身体育”理念,鼓励学生课下进行自主锻炼,其中长跑项目优势明显,其不受时间或场地限制,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安排锻炼时间,但是很多学生无法长期坚持,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设置专门训练环节,教师可将班级同学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接力跑比赛,转变具体训练模式,增加训练的竞技性,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同时,锻炼其耐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中职院校日渐重视体育课堂教学,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同时通过教师指导,引导学生掌握锻炼过程中需要的专业技巧,提升耐力,进而主动投身于体育锻炼之中,延伸课堂教学成效,促进学生体能发展。中职院校必须提高对体育课堂教学重视程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增强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获取快乐,同时学校保证场地和器材应用的合理性,为学生创造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范运祥,夏漫辉,马卫平,等.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及其诊断与矫正[J].体育学刊,2013,(3):69-74.

[2]方继东.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6):264-265.

[3]蔡晓晓.浅议中职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9):194-195.

[4]刘红梅.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8):66-6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微课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体育教学体现终身体育思想的几点思考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