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菊
体育教学的课程种类十分丰富,随着校园硬件设施的改善,许多体育课程都有自己专门的场地和器材。从篮球、足球到棒球、游泳,这些不同的教学内容都有各自的特点,与文化课的教学有着很大区别。因此,“同课异构”在体育课上的必要性更为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同课异构”的原则、反思和策略。
一、体育教学同课异构的原则
1.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同课异构,是根据学习主体的不同进行的不同“异构”,同一节体育课可能因为男女生比例,或者学生对某一个体育项目兴趣程度和学生身体素质而针对教学环节设计比重。女生多的班级,在教学设计上可能多一点理论指导,剧烈对抗性的教学实践适当减少,既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体验感,还不对体育课产生反感和疲惫感。男生较多的班级可以适当加大对抗性的教学环节,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在教学“异构”中教师应该多设计自己亲身示范的环节,让学生主动去寻求体育的感受。
2.可行的教学目标。一堂高效率的教学课必须要有清晰、明确并且可行的教学目标,不管学生自身的水平如何、教师优秀的教学手段都是建立在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础上进行的。“同课异构”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但是依旧要有一个共同的总教学目标。它是判断教师是否创造一堂高效课程的依据。
3.合理设计、融合教学目标。文化教学中一个知识点可能只需要一个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会有不同,但是硬性完成的目标差异不大。体育教学不同于文化教学,要有三个目标在同一个教学内容里完成,一是运动技能目标,二是运动负荷目标,也就是要有一定的运动量完成。三是德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成。所以体育教学上进行“同课异构”要将以上三个目标融合到课程当中。
二、对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反思
如今进行“同课异构”的课程越来越多,但是有好多教师在教学后没有认真对异构后的课程进行反思。“同课异构”的精髓就在于不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要不断地对课程和教学主体进行思考才能再次创造出更好的课程,在遵循教学原则的前提下,教学反思是找到更好的同课异构策略的保证。
1.同课异构体现个体差异。学生作为个体的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自身具有不可预测性和差异性,每个学生的特点可以说都是不同的,这就使我们不能把教学看作是编好的程序。就“同课异构”而言,首先他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注重了人的个性,从教学分析、教材研究、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师都有很大的自主性。这些自主性的依据就是学生有不同的特点,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一切“同课异构”无论多么的复杂都要围绕着学生和教师的特点来进行,有的教师教学侧重于互动,可能是因为这一节课的内容比较沉闷、学生不喜欢发言的缘故。
2.同课异构能体现教师问题解决能力。同课异构,重点在于异构,异构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不断改善和反思的过程,教师不断进行创新创造,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加适合面对的学生。异构的整个过程教师要不断进行验证、反思、猜想,是一个极其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要进行多维的互动才能够找到一个具有个性异构效果。比如“同课异构”时,要解决女生对足球兴趣、认识不足的现状,可以通过异构来创设教学环节,设置疑问激起兴趣。可以将女生感兴趣的足球明星引入教学当中,提起女生对足球的兴趣,这样可以让教师对高中女生足球课有更多的思考。
三、提升同课异构教学效果的策略
1.分层设计,考虑梯度。教学目标的实现不是电梯,不能直达,更不能直接给予,而是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来层层揭开教学目标的面纱。一方面学生有了探索知识的过程和欲望,另一方面也是将教学内容中的任务及任务中的子任务由易到难地完成,学生能够从不同层次进行教学参与。针对不同的任务和目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给予不同的帮助,还能够组织小组完成某一层的教学设计,发挥小组人员的优势和特长,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有梯度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也是丰富教学过程的一种方法。“同课异构”必需要有一定的分层设计才能体现教师的个性和特点,体育课要通过循序漸进的锻炼,先考察学生的身体因素,一般上学生普遍身材偏瘦,灵活性好,对抗性差一点,教学内容分层设计有助于孩子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感受自己的提高。
2.教学理念与实践相互作用。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教学理念交流中,“同课异构”为体育教师的交流研讨和专业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单纯地为了“标新立异”而“异”,是不行的。“同课异构”依旧需要体育课程标准,所有的教学手段的创新和重新排列组合都要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构建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和模式。天马行空和毫无依据的异构创意是不可取的,脱离实际的教学设计无法落实,更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材内容是有血有肉的不能够任教师随意摘取和宰割,无根据地处置。重新的排列组合和侧重点分配都是不能脱离教材内容的,异构不是毫无约束的。
3.给予“同课异构”针对性。众所周知,不是所有的“同课异构”都能够达到预设的目的,特别是在更换教学对象之后,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从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角度来看更是如此。只有提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同课”思考,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同课异构”对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作用。体育课程的“同课异构”要有具体课程内容的,比如对排球、足球、篮球、踢毽能够进行异构,能够体现同课异构的功能性和教师的教学水准。在此基础上再分析学生特点,针对学生情况进行教学环节创新。如果是一堂没有针对性内容的自由活动课进行“异构”后的作用就会显得不伦不类。想要真正地发挥“同课异构”模式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作用,应当给予“同课异构”模式以针对性。
4.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无论多优秀的“同课异构”都需要语言交流串联起来,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影响着教学效果。体育课堂中不仅要求教师有着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更要求教师通过肢体语言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形成动作表象,领略动作要领。灵活运用两种语言的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尽管是相同的“异构”环节,但是不同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带来不同的效果,从教学练习、队伍组织,语言的设计如何更恰当是学生领悟教师意图、掌握技术动作的一大关键点。针对体育学科所特有的宜少讲多练的教学特点,更加要求教师课前充分做好教学设计,语言的表达既要做到条理清晰。因此,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对语言的运用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