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2018-01-19 13:39孙拖红
考试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摘 要:结合当前小学语文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重点探讨了如何将合作学习方式高效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希望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学习对于后续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其学习好坏直接影响相关课堂的理解和学习。经过统计,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已经较为广泛能够开展合作性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利用相互合作、互相帮助等形式主动进行学习,并能结合自身存在缺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进一步保证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好应用,这里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就相关的教学方法和对策分析如下。

一、 当前小学语文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一) 小组学习内容不合理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中,并没有合理合适相应内容,教师并没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的学习内容不能被学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在具体的合作学习中,仅仅重视学习中的交流,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习主体性的提升,但交流内容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和基础,并没有尊重相关的教学实际规律。这种情况下,存在着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另外,在进行合作学习目标的制定中,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基础考虑过多,没有从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次的设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小组的搭配不合理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开展学习,在进行小组分配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合理分组的重要性,这样在开展合作性学习中,就会造成一定难度困难。大部分情况下,则是根据学生座位进行分组练习,并没有遵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对问题理解程度等方面,这样的分组结果会导致小组合作学习不能有效开展,难以开展学习上的深层次的交流。

(三) 教师角色定位不合理

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中,部分教师不能实现自身角色转变,还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思想,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另外,在进行活动中,教师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自我思考和探索。在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基础能力的前提下,不可避免会造成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干扰,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得不到提升,不能保障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 学生职能不明确

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中,主要是通过小组为单位的形式,鼓励学生能够在小组中获得共同学习的快乐,并积极开展相关的探究学习。当前的合作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对于自我定位的问题,教师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过于注重表面形式,分组后的管理工作较为混乱,这样难以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合作中需要完成的工作,难以实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一) 制定明确的目标

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首选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在进行“空城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则是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能够了解到相关的人物,了解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所以,教师应该结合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来布置相关的教学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进行全文通读,这样学生就能基本掌握故事情节,了解必要的故事背景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就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会选择空城计,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物性格的不同,并在学习课文之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于故事的看法,这样才能体现出学习的目标性。在明确目标要求下,方可保证小组合作时间得到充分利用,结合具体任务来开展必要的合作交流,并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保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提升,实现预期的语文教学效果。

(二) 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积极进行组织和引导小组合作学习,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能实现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不断总结和提升自身素质,特别是应该在专业方面不断加强学习,同时,也要提升在教学管理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教师才能更好的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通过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结合实际进行分组合作,保证小组合作的高效性。

(三) 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为顺利实现预期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语文教师应该发挥其重要的引导作用,展示应有的职能。一般来说,教师并没直接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则是依靠自身在教学中丰富的经验,充分发挥引导和组织作用,特别是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帮助。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保证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具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只有重视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方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保证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提升。

(四) 小组分工更加合理

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小组合理分工,这样能保证每个人在小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升小组合作效率,进一步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相关内容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小组分工开始重视,并提出明确的小组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应选择具有组织能力、学习能力都较强的学生来担任组长,要求小组长能结合学习情况来调控小组内各成员的学习,并在课外进行必要管理工作。通过小组合作的组织学习,教师并不直接安排学生相关的学习任務,而是重视学生培养自我学习意识,这样才可以在后续的小组合作中开始学习,实现小组成员的自我管理,为后续的良好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性的教学活动,主要就是要求教师应该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教学观念,在合作学习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确自身的职能。通过明确的分组,提出合理且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在目标驱动影响下,进行相应的合作学习,保证小组合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方式,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焰.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4).

[2]郑玲.小学语文合作教学模式探究[J].课外语文(下),2017,(6).

[3]王秀永.刍议小学语文合作式学习模式的实施[J].才智,2014,(27).

[4]黄惠仪.从合作走向成功—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能力教学探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3).

作者简介:孙拖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新疆克孜勒苏阿图什市阿皮力克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